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常温下用吡嗪-2,3-二羧酸(C4N2H2(COOH)2,简称Pyzdc与金属镍反应制得新颖的吡嗪-2-3-二羧酸镍(Ⅱ)的配合物Ni[Pyzdc(COO)COOH]:·2H2O单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2个吡嗪-2,3-二羧酸配体以氮原子和氧原子与镍(Ⅱ)离子反式螯合配位,2个H2O分子则以氧原子与镍(Ⅱ)离子轴向配位,形成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的弱相互作用构筑成一维、二维的空间结构,与此同时,应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配合物与核酸的作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主要以插入作用方式为主,进一步通过凝胶电泳法测定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的断裂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2,6-二乙酰吡啶为原料合成了Ni[C5H3N(CCH3N—C6H5)2]2(PF6)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其组成.对配合物进行了非等温TG-DTA分析,研究了其热分解动力学,求得配合物第一步热分解反应机理为二级反应,机理函数f(a)=(1-a)2,活化能为155.22 kJ/mol.配合物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da/dt=Ae-E/RT.(1-a)2.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Ni[CH3N3S]2 SO4·3H2 O ,得到深绿色晶体。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m。晶胞参数 :a =0 632 60 ( 3)nm ,b =1 6365 ( 3)nm ,c =0 6961 0 ( 3)nm ,β=99 1 1 ( 3)°,V =0 71 1 5 ( 2 )nm3,Z =4。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包括一个独立的[Ni(CH3N3S) 2 ]2 +阳离子 ,一个硫酸根阴离子和三个溶剂水分子。 [Ni(CH3N3S) 2 ]2 +的中心镍原子与两个氨基硫脲配体以NiS和NiN键螯合 ,形成一个以NiN2 S2 为中心的四配位的扭曲的平面正方形几何构型。NiS和NiN键长分别为 0 2 1 638( 3)nm和 0 1 90 1 ( 5 )nm。在固体状态下 ,[Ni(CH3N3S) 2 ]2 +、未配位的水分子和SO42 - 离子形成三维氢键网络从而使晶体结构稳定。同时 ,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溴化镁与三苯基膦氧在乙醇溶液中反应生成新的可用于MgO粒子制备前驱体的双核镁化合物[Mg2(μ-OH2)2(H2O)4-(OPPh3)4]Br4.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双核镁配合物结构由一个均氧配位的双核镁阳离子基团与4个溴离子所组成,两对溴离子参与形成分子间的O-H…Br氢键,并组成了由[Mg2(μ-O)2(O)4]核所共享的高度扭曲立方烷构型,其中每个镁原子与2个μ-OH2、2个OH2和2个OPPh3中的6个氧原子组成了八面体的空间结构,Mg-O(PPh3)、Mg-O(OH2)和Mg-μ-O(OH2)的平均键长分别为198.3(2),206.1(2)和226.0(2) pm.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丝胶蛋白质与镍(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络合物的二次结构。pH滴定和电子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pH值为9~9.5时开始出现配位化合物的435,240nm吸收峰,pH约10.5以上时每个Ni2 与肽链主链或侧基上的氮配位并释放出4个H ,从而确认了Ni(N)4型配位化合物的生成。此反应在反应物种的摩尔浓度比[Ni(Ⅱ)]T/[HL]T乃小于0.07时,按照化学计量学法则进行,大于0.07时由于肽链的立体障碍而偏离线性关系。根据PH11.5条件下生成的Ni(Ⅱ)-丝胶络合物的比浓粘度,以及固体试样的FT-IR、X射线衍射,DSC测定表明:丝胶蛋白质的二次结构由于Ni2 的配住而具有无规卷曲的结构.从而使初期热分解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配体2‐醛基‐8‐羟基喹啉与Yb(ClO4)·6H2 O反应,得到8‐羟基喹啉‐2‐甲酸甲酯镱配合物,配体中醛基在甲醇、乙腈溶液中转化为甲酯基,转化后的甲酯基与镱离子配位。配合物为零维单核结构,3个配体对镱离子形成包裹型配合物,并表现出镱离子的近红外荧光性质,固态下的荧光寿命为12.01μs ,甲醇溶液中的荧光寿命为10.07μs。  相似文献   

7.
以Ni(Ac)2.4H2O、乙腈和三乙胺在甲醇溶液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得到标题配合物[Ni(BEI)2].H2 O(BEI:二乙酰亚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于方斜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胞参数为a=0.740 10(6)nm,b=1.297 91(13)nm,c=1.405 19(16)nm,α=90.00°,β=90.00°,γ=90.00°,V=1.349 8(2)nm3,Z=4,Dc=1.454Mg/m3,F(000)=624;最终偏差因子R1=0.054 8,wR2=0.162 3(对I〉2θ(I)的衍射点)和R1=0.081 5,wR2=0.179 1(对所有衍射点)。依据晶体结构数据使用Gaussian 03W程序对配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结构单元的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和成键特征,分析了其活性原子并预测了其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基态较稳定,中心镍原子周围的价键属于共价键范畴,电荷布局分析结果与晶体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配合物[Ni(ptc)(bipy).4.5H2O]单晶,(H3ptc为2,4,6-吡啶三羧酸,bipy为4,4’-联吡啶).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体H3ptc上的一个氮原子和两个羧基氧原子与Ni^2+螯合配位,而另一个配体bipy的一个氮原子为端基配位,金属Ni^2+离子的轴向位置被两个水分子占据,形成一个六配位扭曲八面体构型.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1-辛基-2,3-二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简写式[OMMIm]Cl)作为添加剂进行铜的电解精炼,对所得阴极铜进行扫描电镜和粗糙度测试.结果表明,在铜电解液中添加5~20 mg/L的[OMMIm]Cl作为添加剂能使阴极铜晶粒细化、板面光滑致密;对含有上述添加剂的电解液进行循环伏安和塔菲尔测试,发现该添加剂对铜离子在阴极的放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工艺和电化学两方面对[OMMIm]Cl在62℃的铜电解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知该离子液体在62℃的铜电解液中保温48 h也不影响其对阴极铜细化晶粒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溴代正丁烷与N-甲基咪唑为原料,利用微波法合成咪唑类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考查设定温度、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及原料摩尔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优的实验条件为:设定温度120℃,微波功率400 W,反应时间15 min,n(N-甲基咪唑)∶n(溴代正丁烷)=1∶1.1;收率为98.81%.产品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氢谱确证.并对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的吸水性及溶解性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用乙酸镍和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得到的配体(H2L),以及硝酸钆在无水甲醇体系中合成Ni—Gd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对邻香兰素、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H2L)、[LNi]·H2O金属配合物和Ni—Gd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谱仪对异核双金属配合物做荧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金属元素成功的配合到Schiff碱上,成功地合成了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Ni—Gd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DNA的断裂反应是近年来最为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研究发现某些金属配合物具有催化DNA裂解的功能,因而该研究对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及其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为了研究金属与DNA的作用机制,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溶剂挥发法合成配合物[Ni(BDA) (H2O)4]2H2O(其中BDA为2,2'-联吡啶-4,4 '二羧酸),并应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所有表征均证明合成的是目标配合物.通过凝胶电泳法测定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的切割能力,发现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具有一定的切割能力.利用MTT法检测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报道通过2–呋喃甲硫醇/十二羰基三铁/三乙胺体系所形成的中间物[(μ-2-SCH2C4H3O)(μ-CO)Fe2(CO)6]Et3NH同CS2作用生成络阴离子[(μ-2-SCH2C4H3O)(μ-S C—S—)Fe2(CO)6]后,同卤代物原位反应,合成了3个新颖的含μ–二硫代甲酸酯配体的铁硫簇合物(μ-2-SCH2C4H3O)(μ-RS—C S)Fe2(CO)6(R=CH3、CH2Ph、CH2COOC2H5).这3个新颖配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4.
摘要:由查耳酮和4-氯苯甲酰肼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新的酰腙化合物:查耳酮4-氯苯甲酰腙.以该酰腙、吡啶和硝酸钴在不同条件下水热合成标题配合物,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学数据:α=1.3394(5)nm,b=2.4356(8)nm,c=1.4680(5)nm,β=97.005(7)°,V=4.753(3)nm^3,Z=4,μ=0.521mm^-1,D。=1.309rag/m^3,F(000)=1940,R1=0.0726[I〉20-(I)],wR2=0.1217(alldata)。GOF=0.9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