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亚铵法制浆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亚铵法制浆废水的特点,提出了亚铵法制浆废水处理的方案,试图为解决我国草浆造纸废水的污染问题提供一种行为有效的方法。高效絮凝剂(PMY)具有脱色、去除悬浮物和降低水中COD的优异功能,它成本低、使用方便、易于保存和管理,挥发性有机物可以在曝气过程中被氧化或吹脱,难挥发的或不溶有机污染物可以在絮凝中除去,COD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2.
肉鸡屠宰废水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氨氮含量高、臭味大。工程采用混凝-水解酸化-移动生物膜法对该废水进行治理。废水处理后各项污染指标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一级标准。该工艺简单,对其他废水的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苏某化工厂将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采用“化学沉降除锰-汽提(吹脱)脱氨-A/O生物氧化处理”的综合治理工艺,从源头对代森锰锌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再与全厂综合污水一并进行生化处理,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并通过副产品的回收降低了运行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中有机物的分析及去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相萃取-GC/MS榆测分析技术,分析黄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对比利用粉末活性炭与高锰酸钾联用技术和粒状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检测结果表明黄河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黄河水中共检出有机污染物26种,包括烷烃类、酯类、有机酸、苯系物、醇类、不饱和烃类、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化合物,其中有三种属于有毒物质.黄河水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污染物是烷烃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实验表明粒状活性炭对黄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粉末活性炭与高锰酸钾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旋转填料床处理含氨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空气作为气提剂 ,在旋转填料床内进行了含氨废水的吹脱研究 .方法考察了转鼓转速、气液体积流量比、液体温度以及 p H值的变化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和废水的 p H值对氨氮废水吹脱效果的影响较大 ,增加液体温度和 p H值均有利于提高氨氮去除率 ,最适宜的p H值为 11.0 .增加转鼓转速和气液体积流量比在一定程度也可提高氨氮去除率 .在适宜的吹脱工艺条件下 ,单程吹脱率大于 85 %  相似文献   

6.
用新型吸附树脂除去并回收煤气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气生产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其中酚类化合物(包括苯酚、三种异构的甲酚和多元酚等)的浓度高、毒性大,是严重污染环境的五类有机物之一。目前世界各国都规定了限制其排放浓度的严格标准。煤气废水脱酚的一般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液膜分离、蒸汽脱酚和生物氧化等四种。前三种方法虽然可以回收80~95%的酚,但废水中残留酚浓度仍有数十至数百毫克/升。另外,萃取和液膜脱酚均造成二次污染,蒸汽脱酚的能耗很高。生化法一  相似文献   

7.
旋转填料床处理含氨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以空气作为气提剂,在旋转填料床内进行了含氨废水的吹脱研究。方法 考察了转鼓转速,气液体积流量比,液体温度以及pH值的变化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废水的pH值对氨氮废水吹脱效果的影响较大,增加液体温度和pH值均有利于提高氨氮去除率,最适宜的pH值为11.0,增加转鼓转速和气液体积流量比在一定程度也可提高氨氮去除率。在适宜的吹脱工艺条件下,单程吹脱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酵母废水的常规特性以及找出生物处理酵母废水难以达标的原因,应用常规分析方法对15批次酵母废水的pH值、COD、BOD5、TN(总氮)、TP(总磷)等常规指标进行了定量表征,得到酵母废水pH值为5.26~6.53,BOD5:TN:TP为(40.3~75.6):(5.2~8.8):1,TOC:TN:TP为(31.7~66.1):(5.2~8.8):1,BOD2/COD比值在0.22~0.35,CODd(可溶性COD)占Tc0D(总COD)的80%~92%,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酵母废水的生物难降解特性,得出酵母废水pH值、BOD2/COD比值不高以及碳、氮含量比值不协调等可能是导致生化处理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用紫外光谱参数表征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实现污水水质的实时在线监测,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洗浴废水和生活污水生物处理前后的紫外吸光特性,给出了定量表征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紫外光谱参数,并与常规有机污染物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相关联.结果表明,波长为254 nm的紫外吸光度和波长在226~400 nm范围内的紫外吸光度的积分与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中,紫外吸光度积分与总有机碳的相关性最高,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测定迅速简便,无需消耗化学药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常规有机污染物指标,是一种绿色水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新型的空塔吹脱设备代替传统的填料吹脱塔处理高氨氮模拟废水。研究了模拟废水pH值、气液比、温度对氨吹脱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空塔吹脱在废水pH值约为12左右,温度为60℃,鼓风量为150 L/min的操作条件下,氨氮吹脱率达63.16%.空塔吹脱具有操作简单,脱除效率稳定且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胜利褐煤经CS2-丙酮混合溶剂(V/V=1 1)萃取获得萃取物EM,EM在300℃的甲醇中热溶2 h获得热溶物ET.对EM和ET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在EM中有43种GC/MS可检测组分,而在ET中检测到了132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32种在EM中未检测到的甲酯类化合物(MAs)和16种酚类化合物.分析了MAs和酚类化合物的形成机理,得出了胜利褐煤CS2-丙酮可溶大分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的4种结构单元.本文提供了一种研究煤中可溶大分子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弥补了GC/MS在检测大分子化合物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萃取法(PEE)、水蒸汽蒸馏(HD)法及超临界C02萃取(SFE)法从短毛独活中提取精油,并对所得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提取精油的收率分别为2.67%(PEE)、2.17%(SFE)和0.78%(HD),共鉴定出了59个化学成分,同时确定了各组分的质量分数,3种方法共有20种相同组分,其中含量最多的均为虎耳草素.  相似文献   

13.
室温下用等体积的二硫化碳/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对灵武煤进行超声辐射萃取。依次用正已烷、苯、氯仿和四氢呋喃作为展开剂对萃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馏分F1~F4,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各馏分。结果表明,烷烃高度富集于F1中,F3中稠环芳烃相对含量最高,F4的主要成分是合氧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吸附萃取搅拌棒对肉味香精呈香组分进行提取,利用热脱附仪进样,结合气相色谱嗅觉计联用(GC/O)、气质联用(GC/MS)双重定性方式,令组分富集率更高,且检测结果可以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香精的香气组成;为高级香精的调配及仿香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实验仪器采用在色谱柱出口安装"石英三通"进行1∶1分流,样品被同时引入质谱和嗅觉计,避免了单一定性方法存在的不足.其中,两种方法共同检出的物质31种,仅GC/O检出的物质24种,仅GC/MS检出的物质26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TMSOTf、SbCl5和活性炭制备固体酸催化剂。以环己烷为溶剂,对葛亭煤进行非催化和催化加氢裂解,用石油醚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溶剂萃取,分别得到萃取物E1和E2,并对两种萃取物进行GC/MS分析。在E1和E2中共检测出200种化合物,可以分为以下8类:芳烃、烷烃、烯烃、酚、酯、酮、其他含氧化合物以及含氮化合物,其中芳烃含量最高;E2中8类产物的含量均高于E1中对应产物的含量,其中芳烃含量差别最大;与E1相比,E2中萘、菲和芘及其同系物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在E2中还检测出了角鲨烯和几种茚酚。结果表明,所制固体酸催化剂可促进葛亭煤中Car—Calk和Car—O的断裂。  相似文献   

16.
在超声波辐射下用NaOCl水溶液氧化玉米秆粉末(CSP),经过滤分离得到滤液和滤渣,依次用CS2、CH3OH和CH3COCH3萃取滤渣,得到萃取物E1~E3,用Gc/Ms分析E1~E3。结果表明,在二硫化碳萃取物中共检测出17种有机化合物,且大部分为有长碳链结构的有机物;在甲醇萃取物中只检测出1种长链脂肪酸酯;在丙酮萃取物中共检测出40种有机物,包括多种芳香族化合物及少量正构烷烃。  相似文献   

17.
新疆黑山煤液化重质油组成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馏程为360~380℃的新疆黑山煤液化重质油,检测出的主要成分为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此外还有少量正构烷烃和以酮的形式存在的含杂原子化合物。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煤液化重质油,所得洗脱馏分中质量分数较大的为石油醚洗脱馏分和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1)混合溶剂洗脱馏分,表明煤液化重质油的主要成分呈弱极性。各洗脱馏分用GC/MS分析,其可测成分与直接检测相比,多检测出偶碳烯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和含氮化合物等,表明合适的预分离对提高GC/MS分析的灵敏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此外,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用来辅助定性.共定性出1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大茴香13种,小茴香11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9.43%和99.53%.共有组分7种.大茴香和小茴香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茴香烯,含量分别为70.72%和85.82%.  相似文献   

19.
饮用水生产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结合吹扫捕集直接对邯郸市地表水源水及自来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发现地表水及自来水共有21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其中包括酚类、氯代烃、脂肪烃、芳烃等毒性较强的有机物。分析发现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石油、焦化、农药和制药污水。  相似文献   

20.
对灵武烟煤的甲醇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将石油醚淋洗液浓缩后得到其中一馏分为无色油状液体,对其进行提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无色油状液体的化学组成,确定该馏分与矿物油的成分类似,并检测出其中的45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