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丝素粉体与聚氨酯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表征丝素与聚氨酯间的相容性能,探讨了丝素粉体,聚氨酯共混膜在模拟体液中超声处理前后的质量损失率,强度和断裂伸长.对比了水溶性丝素、非水溶性丝素、干法共混膜与湿法共混膜相容性之间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丝素与聚氨酯之间的相容性较差;但非水溶性丝素湿法共混膜的质量损失最小,并且力学系能性能保持最为稳定;选择合适的含量比例,并不影响丝素在聚氨酯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首次采用丝素粉体和水性聚氨酯按不同比例混合,经热压法成功制备出丝素/聚氨酯共混薄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分析及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的加入,促进了丝素蛋白分子β-折叠结构的形成,导致丝素结晶度提高;丝素含量越大,共混膜中聚氨酯的玻璃化温度越低,共混膜的拉伸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越高;当丝素含量从0到70%变化时,试片的断裂强度由0.6MPa增大到10.4MPa,断裂伸长率从1065%下降到47.5%。聚氨酯的加入改善了共混膜的弹性,韧性随聚氨酯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自制的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与医用聚氨酯共混制膜.。一方面,利用丝素蛋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弥补其用于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时生物相容性的不足;另一方面,以这种非水溶性丝素粉体为药物载体,将阿司匹林加入到聚氨酯膜中,来提高聚氨酯膜的抗炎症性能,开发新的小口径人造血管材料。以空白组为阴性对照组,PTFE材料为阳性对照组,采用体内埋植实验来评价新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表明,PTFE材料的组织相容性最差,丝素/聚氨酯共混膜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共混膜中加入阿司匹林后,其炎性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4.
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丝素(SF)溶液和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APU)混合制成透明的薄膜。通过测试,分析了共混膜的IR图谱、X射线衍射曲线、电子显微镜扫描照片和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的SF/APU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中的丝素的结晶度由于聚氨酯的加入,β-结构有所提高;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拉伸断裂强力和初始模量提高,拉伸断裂伸长率减小;压缩线性度随聚氨酯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共混膜的柔软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阴离子型聚氨酯对丝素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分散阴离子型聚氨酯和丝素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丝素/聚氨酯(SF/PU)共混膜。借助SEM、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结构。结果表明:共混膜为非均相体系;膜的结构、力学性能和透气性均与膜中两组分的相对含量有关,随着聚氨酯的加入,共混膜的柔韧性得到提高,它能够克服纯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最后,对用共混液整理的真丝织物的湿态回复角、透气性等物理性能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系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湿法相转换成膜技术制备聚氨酯/聚乙二醇(PU/PEG)膜,聚氨酯/聚丙烯腈(PU/PAN),聚氨酯/醋酸纤维素(PU/CA)和聚氨酯/聚砜(PU/PSF)共混膜,利用膜性能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讨论了铸膜液组成,制条件,成孔剂含量等对共混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溶解丝素(SF),获得BMIMCl/SF溶液,再与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共混,制备得到PVA/SF共混膜。共混膜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水接触角、拉力试验等表征。结果表明,溶液共混使共混膜中SF与PVA发生了化学键键合,乙醇处理使共混膜中SF主要以β-折叠结构存在。随着SF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透光率逐渐变小,亲水性则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丝素——PVP共混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丝素-PVP共混膜的制备方法,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吸湿性、透气性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丝素中加入适量PVP后,可使共混膜具有良好强伸度、柔软性,吸湿性以及良好的透气性,改善了丝素创面保护膜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丝素--PVP共混膜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丝素-PVP共混膜的制备方法.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结构及力学性能、吸湿性、透气性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丝素中加入适量PVP后,可使共混膜具有良好强伸度、柔软性,吸湿性以及良好的透汽性,改善了丝素创面保护膜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苯基异氰酸酯(PI)和十八烷基异氰酸酯(ODI)对超细羽绒粉体进行表面疏水化改性,制备了不同羽绒粉体含量的超细羽绒粉体/天然橡胶弹性体共混膜。分析了粉体含量及不同改性剂对天然橡胶共混膜吸水性能和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体的添加提高了共混膜的吸水率,与未改性粉体相比,PI和ODI对粉体改性可降低共混膜的吸水率,并提高了共混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共混膜的弹性模量随粉体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共混制备了PEG/PU多孔相变膜,用超声波洗涤测重的方法、红外光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测试,讨论了PEG/PU多孔相变膜的PEG含量、化学组成以及其结晶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多孔相变膜的PEG含量与共混时PEG用量、溶剂DMF用量及浸泡时间有关;PEG、PU共混后制成的多孔相变膜没有新的化学键生成;PEG在多孔膜中结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聚氨酯(PVDF/PU)共混物,并使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以及聚氨酯含量对聚偏氟乙烯结晶形貌和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DF/PU为热力学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当PU含量较低时(<50%),PU可提高PVDF的结晶速率,且PVDF组分能够形成结构完整的球晶而PU组分形成分散相;当PU含量占优时(>50%),PU抑制PVDF的结晶,且随着PU含量的增加,PVDF结晶速率逐渐降低,PU组分形成连续相.  相似文献   

13.
将季铵盐壳聚糖(HACC)与水性聚氨酯(WPU)进行共混,对共混膜进行了耐静水压、透湿量性能测试.讨论了HACC用量、共混时间、烘干温度对共混膜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ACC用量10%~15%,共混时间15~20min,烘干温度100~110℃时,制备的共混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性能及共混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TP)、苯酚、碳酸钾为原料,四正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氯苯为溶剂,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将HPCTP首次应用于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滑石粉复合体系,制备了无卤阻燃的聚丙烯改性塑料.结果表明,HPTCP对复合体系具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复合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弯曲强度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拉伸强度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先增后降.当HPCTP的质量分数为10%时,阻燃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滑石粉复合体系的氧指数达到25.6%,冲击强度为15.1kJ/m2,弯曲强度为34.2MPa,拉伸强度为23.9MPa,断裂伸长率为59.1%,该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制备羊毛角蛋白/羟甲基纤维素钠共混载药膜,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采用溶液共混浇铸成膜法,以奥硝唑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膜,模拟人体血液环境,通过原料配比、变性剂用量、药物用量、pH值单因素对比试验考察体外释药性能,结果表明:羊毛角蛋白/羟甲基纤维素钠质量比60 40、戊二醛用量0.1%、反应时间1小时、温度37℃条件下制备的共混载药膜,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作用和pH值敏感性。载药膜致密均匀,扫描电镜显示成膜状态良好,贮存6个月,外观形态及释药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以异氰酸酯(MDI)、聚己二酸丁二酯(PBA)、1,4-丁二醇(BDO)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了聚酯型聚氨酯(PU),并优化了聚合工艺;考察了聚氨酯浆料浓度、凝固浴的温度和浓度以及致孔剂等因素对聚氨酯多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DI为硬段物质、PBA为软段物质、BDO为扩链剂合成的聚氨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聚氨酯膜的结构及性能最优的成膜条件为:聚氨酯浆料浓度为30%~40%,凝固浴温度为30℃,凝固浴浓度要低于10%,同时添加适量的PEG或BDO等致孔剂.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平板分离法、poly-P和PHB染色以及柠檬酸铁还原实验,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以Fe(Ⅲ)为电子受体厌氧聚磷的聚磷菌株AP3,其16S rDNA与Pseudomonasmosselii ATCCBAA- 99的同源性为99%.菌株AP3于柠檬酸铁液体培养基和无铁液体培养基中厌氧避光、27℃静置培养,在含有Fe(Ⅲ)的培养基中比在无Fe(Ⅲ)的培养基中生长好;菌株AP3在无Fe(Ⅲ)的培养基中,表现出典型的厌氧释磷特征,释磷量为3.68 mg·L-1;在含有Fe(Ⅲ)的培养基中,先厌氧释磷,释磷量为6.62 mg·L-1,10h之后开始厌氧聚磷,聚磷量为5.89mg· L-1.菌株AP3能以Fe(Ⅲ)为电子受体,具有厌氧聚磷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氢氧化镁和聚乙烯的相容性,采用硬脂酸镁和硅烷偶联剂A对氢氧化镁进行干法改性,并且通过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改性剂与氢氧化镁之间发生了化学吸附.初步研究了改性后氢氧化镁在氢氧化镁/聚乙烯(MH/PE)共混体系中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及分散性,结果表明,与纯聚乙烯相比,氢氧化镁添加量达到3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从23-71MPa下降到20-57MPa、氧指数从18.6增加到26.0,热失重残余量从0增加到22%;与未改性氢氧化镁相比,改性氢氧化镁在其聚乙烯共混体系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超滤技术作为海水反渗透系统预处理的可行性,以未经过任何处理的高浊度海水为SFP型超滤膜的进水,监测其出水水质是否符合海水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结果表明,在直接以高浊度海水为进水的情况下SFP超滤膜的出水水质符合海水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因此,SFP超滤膜可以在高浊度海水为进水的情况下作为海水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