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素质教育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 ,素质教育观念观照之下的大学培养目标 ,应该是培养素质结构合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包括宽厚的基本文化素质和精深的专业素质。这就意味着大学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基本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 ,而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 ,艺术修养可诱发人的创造灵感。发达国家的大学普遍开设类似于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六分之一。虽然各大学开设具体科目不一样 ,但一般呈现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领域的共同…  相似文献   

2.
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管理。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根本目的 ,如何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就成为高等学校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一、教学管理与高校素质教育当前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已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除了提高全体学生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之外 ,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因为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够创业的专业人才。有人把大学素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和普通教育…  相似文献   

3.
浅析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都属于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本文试从系统的角度对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作一番探究。一、正确认识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一)素质与整体素质的涵义素质,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与后天环境...  相似文献   

4.
应用课程需求分析理论,从学习者主观需求和工作情景需求两个视角以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维度调查分析了理工科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需求内容与结构。理工科专业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符合学习者主观需求,也符合未来工作情景需求,但是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亟待改进。理工科专业在校大学生主观需求和未来工作情景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专业和层次的理工科专业学生关于人文素质课程的实际需求也存在差异。理工科专业人文素质课程要从"边缘化"向"基础化"转变,从"单一化"向"多维化"转变,从"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从"标准化"向"订制化"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面向市场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理工科大学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重科技知识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重科学理论轻科学方法,重知识性轻实践性,重课程设置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从人文素质的培养,科学素质的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对目前高等学校所进行的专业改造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浅谈加强选修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实施学分制教学制度改革中,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不但有利于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推动整个教学改革的进程,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兴趣爱好、个性、智慧与潜能,加强身心修养与陶冶情操,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适应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一、高校选修课程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高校许多选修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对培养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极为重要,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工程”,比如美学概论、汉语逻辑学等。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各门选修课程应强调其中…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是在大学开设的语文课,故人文性应是其课程定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此前"工具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的定位偏差,是长时间以来认识上混乱与误区的体现,成为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基础性原因。人文维度是"育人"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在必然要求。人文维度的缺失,是导致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审美教育是建立大学语文教育人文维度的基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巨大挑战。大学英语课程跟中学英语课程、社会语言培训、大学专业双语课程,以及网络英语教学资源等均应具有关键区分。大学英语须坚守"英语语言与文化"这一核心领域,脱离应试倾向,兼顾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负载较系统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具有浓厚人文氛围。在此基础上形成该本课程的特质和不可替代性,大学英语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围棋是中国国粹,是中国贡献给全人类的智慧之果。大学是文化承传之地,也是科技创新之所。文化承传,当然也应该包括围棋之传播。因此,当下,中国很多大学都开设"围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开课高校大多只重棋理讲解与棋艺传授。大学围棋教育面临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围棋既启智,也娱情;是智育,是德育,也是美育,还是一种情性教育。将棋艺与棋道教育结合起来,以素质教育促进专业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大学生思维品质、道德情操与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文化、科学与技术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是大学围棋教育的应然与可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回归自然:大学生德育的根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德育往往更为注重说教与规训,缺乏对学生自然心性的养护与提升,忽视了最为元始的自然对道德的作用。在回归自然的人文思潮中,大学生德育也应顺势而为,遵循一条新的路径:回归自然天性的原点,以自然德性为根基,在自然与德性的天然契合关系中筑造人的道德法则,以自然来牵引和滋养德性。在实践层面,创设"花园式"校园、开设"蓝天下"德育课程和倡导"绿色经典"阅读等举措都是可行的,都有利于重建大学生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并促进其自然德性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铸造机械化》课程开展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华南理工大学邹日荣,陈绍华,李竞操1开展自学《铸造机械化》课程的可能性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开展自学《铸造机械化》这门课程有它的可能性。从学生的素质来说,高年级的大学生通过大学一、二、三年级的学习,已经学完基础课、...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完整意义包含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特别是文化科学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即知识、能力和智力之间协调发展的教育.对于如何做好大学素质教育第二方面工作,解决知识和智能失调的问题,我国教育学界、教育界的认识尚有不足.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大学生各项具体能力,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能够起到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然而,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偏低,还难以满足能力培养的现实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新走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途径 :由政府推动走向大学的自觉行为我国政府为在短期内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大动作”。如在政策方面 ,出台了专门或涉及素质教育政策法规 ;在组织机构方面 ,从教育部到大学成立了专门或附属的素质教育机构 ;在经费方面 ,教育部仅对全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一次性就直接投入达百多万元 ,此外 ,在国家和教育部的“九五”、“十五”课题指南中将素质教育列为重点申报项目。但问题的关键是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还有必要持续由政府出面吗 ?大学素质教育不是一场运动 ,而是…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社会人才需求、大学生知识结构、学习理念、就业市场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开阔国际视野,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以此来适应WTO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一、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是基本前提近些年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令人忧虑,从教育自身究其原因,恰恰反映了高等教育在一个时期以来,忽略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教育。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他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应该在哲学、经济学、数学、语言、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课的课程体系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开设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结构。教学科目设置不当,结构不合理,都会达不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高等学校开设人文素质课已有多年了,但各高校大都根据已有师资力量,能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多多益善。这种状况有待改变。...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朱九思在总结他领导和管理高等学校教育四十多年的经验时,认为大学生命的真帝是学术自由,追求真理。这也是他的教育观。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理念,他曾体验到具有办学自主权的好处;建议废除重点大学“终身制”,实行竞争和转化;使单一的工科大学逐步改变为文,理,工,管结合的格局,广泛开设人文学科课程,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人文精神的高级人才。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理念,更为耀眼的是办好了一所他领导了三十年大学。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院校中 ,特别是理工农医类专业性较强的非综合性大学开设人文课程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是非常必要的。但是 ,人文学科涉及音乐、美术、语言、文学、艺术、美学、哲学、伦理学、宗教等多门课程 ,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课时 ,合理安排学生的人文课程结构 ,需要我们明确人文课程的功能和目的 ,确立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建设规划。一、人文学科的对象、目的和方法根据研究对象及其性质的不同 ,人们一般把人类的知识分成四类 (参见下表 ) :第一类是物理科学 ,它以物质的物理现象为研究对象 ;第二类是生物科学 ,…  相似文献   

19.
咬定青山不放松--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探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简称,是指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世界公民而实施的教育。翻开科技发展史粗粗浏览便可发现:世界一流大学群星璀璨,硕果累累。“有人统计,70%的诺贝尔奖和70%的对国计民生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都是在一流大学做出的”。那么,人文教育与科学创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本文试图以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为基础来探讨这一问题。一、世界一流大学人文教育1.人文课程——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开设人文课程是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人文教育的首选方案,人文课程也就成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世界…  相似文献   

20.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显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骨骼框架,隐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灵魂血肉,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这一教育终极目的。隐性课程是一种“软课程”,是一种非理性教育,它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以氛围、风格、环境等方式体现出来。人文底蕴越深厚的大学,其隐性课程的表现样式就越多样化。大学精神主要是靠隐性课程来存储和散发的,它是大学的形象和标志,是大学的精气神。隐性课程的习得必须要亲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大学达到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