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铬鞣机理认为,铬鞣是胶原的羧基与铬鞣剂配位结合。铬鞣过程必须遵循先渗透后结合的原则。在铬鞣过程中,过早地发生铬鞣剂与胶原羧基的结合,就会阻止铬鞣剂的继续渗透,出现“夹生”。因此在铬鞣工艺中,将裸皮先进行浸酸,然后再鞣制。浸酸,一方面抑制了胶原的羧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铬鞣制机理,鞣制过程,从胶原改性,鞣剂改性,稀土作用及鞣制提碱等几个方面对铬鞣高吸收过程作了深入探讨,并对其促进铬吸收原理阳一定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定新的丙烯酸和柠檬酸体系,是由自由基聚合和酯化反应同时反应生成柠檬酸丙烯酸酯低浆物。并采用不同的光谱工具(H,C核磁共振和ATR—IR),GPC和热重分析/DTA研究了这种低聚物可能有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机理。分别测定铬鞣胶原(皮粉)和酸皮的热力学性能,发现作为蒙囿剂的环保型低聚物(柠檬酸丙烯酸酯低聚物)在铬鞣过程中与胶原发生反应并且有浸酸的作用。柠檬酸丙烯酸酯低聚物能够取代传统的强酸的使用,并能有效改善鞣制过程中铬的吸收率和成革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铬鞣制机理,鞣制过程,从胶原改性,鞣剂改性,稀土作用及鞣制提碱等几个方面对铬鞣高吸收过程作了深入探讨,并对其促进铬吸收原理给予一定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制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皮在软化后直接用其进行鞣制,成革粒面紧实,但柔软度稍差。为使该鞣剂适用于轻革生产中,对不浸酸铬鞣工艺平衡进行了探讨。采用加强复灰的方法,平衡浸酸工序对胶原纤维的作用,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强复灰5~6h后,用C-2000进行鞣制,成革柔软性、面积变化与常规鞣制相当,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比常规鞣制略高。  相似文献   

6.
将5.0%复配型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KRT-113和3.75%合成型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KRT-114,分别配合4.0%的铬粉应用于小浸酸少铬鞣工序中,鞣制后蓝湿革收缩温度分别为100℃和98℃,鞣制废液中Cr_2O_3的含量分别为214.3mg/L和331.7mg/L。与常规铬鞣革相比,采用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配合4.0%铬粉鞣制后,坯革的抗张强度有所提高,柔软度略有降低。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配合少量铬粉鞣制后,坯革的纤维粗大、饱满,分散性良好,并且没有破坏胶原的微观结构。比较2种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的应用结果,复配型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KRT-113的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原文法文)为了降低废铬液中废铬含量,作者建议采用干铬鞣法,该法可使加入铬盐的95%被胶原纤维结合。该法所必备的条件是,鞣制时,设备中要没有液体。一般生产中,实际上皮革只吸收了所用 Cr_2O_3的一部分,而其中30—40%进入废水浪费了。铬盐的固定,取决于鞣制时所采用的络合物和鞣制结束时所采用的中和剂。干铬鞣的程序如下:浸水、浸灰、脱灰和软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了皮胶原经过铝、铬、四羟甲基氯化磷鞣制前后的氢键变化,以及这3种鞣法得到的皮胶原湿热收缩前后的氢键变化。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均显示,鞣制使得胶原分子中的氢键数量增加;鞣制过的皮胶原在湿热收缩过程中伴随着三股螺旋中酰胺羰基氢键的断裂;拉曼光谱还可以观察到脯氨酸、羟脯氨酸氢键的断裂。这一结果支持了氢键在维持胶原(包括鞣制改性的胶原)三股螺旋结构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鞣制改性皮胶原的湿热收缩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阴、阳离子型铬鞣剂结合鞣制工艺进行研究,探索一种两步法无盐浸酸的铬鞣工艺。先用2%(以灰皮质量计)的不浸酸铬鞣剂SF-1对绵羊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及酸液处理,再用4%的AB铬粉对坯革进行常规铬鞣。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在总铬粉用量均为6%的条件下,两步法铬鞣废液中的Cr_2O_3含量为1 020.3mg/L,低于常规浸酸铬鞣废液中的Cr_2O_3含量3 160.2mg/L,且鞣制后坯革中铬的分布更加均匀。两步法铬鞣坯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均能达到国家标准,并优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通过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两步铬鞣的坯革粒面平细,纤维分散程度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0.
不浸酸铬鞣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占光  陈武勇 《中国皮革》2002,31(11):19-22
通过对不浸酸铬鞣剂 C- 2 0 0 0溶液的耐碱稳定性、不同电荷的铬配合物的组分随陈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及鞣制过程中皮内 p H值及皮收缩温度随鞣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的研究 ,对不浸酸铬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环境友好型铬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  付丽红 《皮革化工》2005,22(6):27-33
在皮革加工所使用的传统的铬鞣方法中,要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药品,经不同的单元操作长时间处理皮革,并耗用大量的水。这些使铬鞣废水中的COD值、Cl^-、硫酸盐和其它矿物盐的含量增加。除了上面提到的环境污染外,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在地下水快速消减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工艺要消耗大量的水。一种按脱灰、浸酸、碱化这一顺序进行的无铬鞣工艺已被应用到奶牛、水牛和山羊皮的制作中,这种工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除此以外,在改进的工艺中,浸灰和脱灰后不用进行水洗操作,去肉之后将浸灰胶原直接转移到改进的铬鞣系统中,这就使得仅在铬鞣过程中就减少20%的化料消耗量,水的消耗量也降低了37%~40%。从原皮开始的整个铬鞣周期将缩短12%~15%。通过物理性能测试和有经验的铬鞣工作者的感观评价发现,这种鞣革的性能等同于甚至有时优于传统的铬鞣革。此过程也使废水中的COD(化学耗氧量)降低80%~85%、TS(总固态物)含量降低80%、TDS(总溶解固体量)降低84%。由于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能源消耗和化料消耗比较低,在经济上切实可行。这种形式的工艺能够得到质量好、丰满、厚实的革,从而可间接得到更大的产率。所以,新的环境友好型铬鞣工艺使独一无二的、更加清洁的鞣制系统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2.
酶软后或浸酸过程中用无铬预鞣剂进行预鞣,直到收缩温度达到170~185°F,这样就使得牛粒面革及剖层革的制造程序得到简化。预鞣皮经剖层、削匀、鞣制用以制造粒面革和剖层革。全部处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刨皮,浸灰去肉(视需要而定),酶软,浸酸预鞣或浸酸之前预鞣;第二步:挤水,剖层,分类,削匀。第二步中的鞣制是在削匀后进行的,接着再染色加脂。制得铬鞣革丰满,物理性能很好,面积得率高。为了增加利用价值,预鞣剖层皮可用不同鞣制方法(如植鞣,铬-植鞣等)制成不同的皮后再进行分类、削匀。削匀革屑不含铬,且含盐量很少,因此可作其它的用途,即使废弃也不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鞣制用的化工原料是按削匀革重计算的,因此,鞣制用铬很少。废液即可用于鞣制粒面革,也可用于鞣制剖层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制革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原皮冷冻保藏,少硫,无硫/酶脱毛的保毛脱毛技术,灰液循环,水性脱脂,二氧化碳脱灰技术可大大减少准备工段的污染,而无盐浸酸,高吸收收铬鞣,铬的回收及铬鞣液循环利用,无铬鞣,白湿皮生产技术可以减少鞣制工段污染,采取水基或无溶剂顶涂剂,辊涂技术则可减少整饰工段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甘芬  俞从正  李闻欣  赵凯 《皮革与化工》2008,25(4):20-23,2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无铬金属—有机鞣剂结合鞣的研究进展、鞣制机理、应用方法,展望了无铬金属—有机鞣剂结合鞣将是有希望取代铬鞣的鞣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不同鞣制方法、不同鞣制程度的皮胶原为对象,研究不同蛋白酶对其的酶解作用。通过对酶解溶液中羟脯氨酸和酶解后皮胶原的收缩温度以及对处理后皮胶原的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植物鞣和戊二醛鞣制皮胶原比铬鞣皮胶原更能耐中性蛋白酶酶解作用;酸性蛋白酶更易酶解铬鞣皮胶原,碱性蛋白酶更易酶解植鞣皮胶原,而戊二醛鞣皮胶原具有广泛的耐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邦坎  黎翔 《北京皮革》2007,(8):99-105
本文针对水牛皮质次面粗,皱纹较多且深,给制作高档家具革(家用沙发革,汽车内饰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对水牛组织特征及难于做细,做软,做滑的难题,利用浸水酶作用于纤维间固化的脂肪与非胶原蛋白来缩短浸水时间去除纤维间质,分散了胶原纤维:使乳头层充分充水,从而利于打开皮的皱折。采用变型少浴灰碱脱毛法在生皮膨胀过程中碱的渗透与充水膨胀是分步进行;生皮膨胀均匀,充分且适度,亦减少硫化钠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去除皱纹增加面积得革率,减轻成革松面现象。在脱毛浸碱后期加入耐碱的蛋白酶,可提高浸灰效率,以利于胶原纤维的松散。无铵脱灰,同浴软化及选择有机酸与硫酸采用封闭浸酸方法,进一步松散胶原纤维,创造适宜鞣制的pH值。油预鞣,鞣制选用Cr-Al结合鞣循环法;应用一种铝合成鞣剂用4.5%后,仅用4.5%铬鞣剂就可达到传统铬鞣法的7%铬鞣剂鞣制效果。铬吸收率达到90%以上,铬革粒面细致,平滑,毛孔清晰。高吸收Cr—Al结合鞣液浴中铬含量低,有利于直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7.
铬鞣助剂OXD-I的应用工艺优化及高吸收铬鞣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变OXD-I铬鞣助剂的应用工序、用量、提碱终点的pH值以及铬鞣剂用量等应用条件,对OXD-I的应用工艺进行了优化。进而研究了OXD-I助剂与皮胶原、铬鞣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OXD-I助鞣的革坯的铬结合牢度,探讨了OXD-I的高吸收铬鞣机理。结果表明,OXD-I助剂的优化工艺为:2%的OXD-1在铬鞣前加入,KMC铬鞣剂用量为5%,鞣制终点pH值控制在4.0左右;废液中Cr2O3可降至0.18g/L,铬吸收率达到97.0%。革坯染色性能优良,丰满性良好,其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均能明显高于普通铬鞣革;OXD-I的高吸收机理为:OXD-I助剂先与胶原上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将羧基、羟基以及胺基等基团引入胶原纤维上。在鞣制过程中,助剂上羧基与胶原侧链羧基等共同与三价铬配位,形成了交联配位结合、单点配位结合以及环状螯合等不可逆结合,这些协同作用使OXD-I助剂具有很强的助铬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8.
聂敏 《北京皮革》2006,(5):90-93
本实验开发了一种新的结合鞣法,这种无铬鞣法采用铝盐,二氧化硅,四羟甲基硫酸膦(THPS)的组合作为结合鞣剂。在本文中,蓝湿皮的概念被白湿皮取而代之,研究了三种独立的组合:二氧化硅一铝盐,二氧化硅-THPS,二氧化硅-THPS-铝盐;并研究了铝盐-二氧化硅鞣制皮革时,配体对收缩温度和性能的影响。用二氧化硅-THPS-铝盐鞣制的皮革收缩温度达到86℃。使用这种结合鞣方法鞣制的皮革,其手感和力学性能与传统的铬鞣革不相上下。该方法中THPS的存在能提高成革的力学性能。应用少浸酸结合鞣方法时,COD和TS分别降低了41%和67%。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下铬鞣机理,采用对比实验法对常规铬鞣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印证性研究。采用传统的皮胶原氨基酰胺化和羧基醇化来确定铬配合物分子与皮胶原结合的反应基团。研究证实了去氨基和羧基酯化的方法的可靠性及胶原羧基在常规铬鞣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环保无铬鞣剂F-90对绵羊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并对预鞣的坯革进行无盐浸酸试验,使浴液的p H值降至2.5~3.0,然后加入铬鞣剂进行结合鞣制,并与铬鞣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F-90用量≥4%时,预鞣的坯革不发生膨胀;在F-90用量为4%时,结合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随着铬鞣剂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与铬鞣制相比,当铬鞣剂用量相同时,结合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提高,鞣制废液、水洗废液和中和废液中Cr_2O_3含量均降低,纤维分散程度增大,粒面细致程度和物理力学性能提高。这种基于F-90预鞣的无盐浸酸铬鞣制技术思路是一种清洁化的少铬鞣制方法,不仅实现了无盐浸酸鞣制、降低了废液中铬含量,而且可以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蓝湿革,该工艺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