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东化工》2021,50(4)
研究通过逐渐提高培养液的盐浓度从含石油烃的钻井泥浆中驯化获得四株耐盐的石油烃降解菌,筛选出1株对原油降解效率高的优势菌株SW-1。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环境因素对该菌原油降解率的影响,研究其对典型石油烃类物质的降解能力及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菌耐受的盐度为9%;盐度为0时,菌株SW-1的原油降解率为51.49%; 16S r 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 MGB70112. 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 p H值为9,温度为30℃降解效果最佳;在9%盐浓度,最佳条件下培养7 d,SW-1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为33. 10%,对菲的降解率为46. 53%; GC-MS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W-1可以降解链长为C19~C28的烷烃,C19~C28烷烃的平均降解率达到18. 48%。  相似文献   

2.
萘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土壤和水环境中消失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加油站废油排放口附近被污染土壤中筛选到两种降解萘的混合菌H1、H2并从中分离出一株纯菌C_1。研究发现,利用纯无机盐培养基加萘作为唯一碳源要比加入其它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对于筛选萘降解菌更为有利。H_1、H_2和C_1均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在萘初始浓度为1000mg/L的纯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40h后,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分别增长10倍以上,利用气相色谱测得萘的降解率都达到99.6%以上。  相似文献   

3.
石油降解优势菌的筛选和降解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长期污染的油田土壤中筛选分离出4株石油优势降解菌和1组原始天然组合的混合菌,并对其石油降解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3株菌在中性或偏碱性的pH值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在5d时间内石油去除率高达61.85%;无机离子对菌株的石油降解有很大影响,其中常量无机离子Mg^2+,Ca^2+起主要作用,微量无机离子的影响较小;混合菌株对外界不利条件(如偏酸偏碱或缺少生长元素等情况下)的承受能力明显高于纯种菌株。  相似文献   

4.
原油泄漏及盐渍化土壤的原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高浓度原油及高盐条件下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生物修复技术难以广泛应用.由辽河油田原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原油降解菌TG-1,经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6%质量分数的原油7d降解率高达95.6%,对直链烷烃、姥鲛烷及植烷的降解率均在9...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分泌鼠李糖脂能力对原油降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分泌鼠李糖脂能力对原油生物降解的作用.将保存在原油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转接至甘油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观察到各继代培养下鼠李糖脂分泌量越高则该发酵液对原油的乳化降解能力就越强,推测该菌产鼠李糖脂能力决定了该培养液对原油的乳化与降解程度.鉴于此,分别将鼠李糖脂提取液、发酵液加入到原油培养基中,观察其各自的原油乳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发现鼠李糖脂本身可以乳化原油但不能降解原油,且其乳化能力不如去菌体的发酵液.去菌体发酵液能很快地乳化原油而同样不能降解原油.只有含菌体的发酵液既能乳化又能降解原油.因此,可以认为鼠李糖脂本身具有乳化原油的能力,但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分泌的其它表面活性物质可能协同鼠李糖脂更好地乳化原油以促进微生物对原油的利用与降解.  相似文献   

6.
一株多环芳烃降解菌吉2及其降解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中原油田毛8区块油田采出液中分离得到一株多环芳烃(PAHs)降解菌吉2,根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管家基因和DNA-DNA同源性分析判断,吉2属于一株Microbacterium新种。研究发现,该菌能在萘和芘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也能够降解萘、菲、蒽和芘的混合PAHs。7 d对这4种PAHs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61.4%、86.6%、69.9%和18.6%。吉2对原油有很好的降解及降黏作用,7 d原油的降解速率达到了134 mg·d-1,黏度降低了29.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族组分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显示吉2能够优先利用原油中含PAHs的芳香烃和胶质等组分,原油中萘系列、菲系列、噻吩系列、芴系列、(艹屈)系列、C21-三芳甾醇、芘和苯并(a)芘的相对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吉2具有修复PAHs和原油污染的水体或土壤环境的能力,为微生物修复PAHs污染和原油污染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汽油烃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如何选择最佳分析条件,以提高分忻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经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驯化、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从长庆油田措施废液集中处理后残渣中筛选出了5株具有较强降解石油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将其分别编号为D1、D2、D3、D4、D5。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实验对分离得到的纯种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D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D2属于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D3属于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Bergey sp.),D4属于微球菌属(Micrococcus Cohn sp.),D5属于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将得到的5株纯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3 d,分别按单株菌株5 mL、2种菌株以1:1的比例各5 mL、3种菌株以1:1:1的比例各5 mL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到原油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 d后,按照《CJ/T 57-1999》标准测定原油降解率。比较原油降油率,得到2种菌株组合接种的降油率高于3种菌株组合高于单菌菌株。其中D1、D4按照1:1比例,各5 mL的接种量接种到原油液体培养基中得到的降油率最高,为89.39%。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环烷酸在原油中的分布特点,介绍了现阶段采用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方法加工环烷酸的工艺和优缺点,对高酸原油中环烷酸的分离工艺及环烷酸高附加值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大分子量环烷酸未来可能的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柴油和石蜡混合物为碳源,利用液体培养基富集培养石油烃类降解菌。得到的菌液通过DCIP显色实验和原油模拟降解实验初步筛选出13株降解菌菌株,并经过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大部分为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经过摇瓶培养后,HY-3、G6和8号菌对于COD和TOC的去除效果较好,并通过和活性污泥复配后发现8号菌能够有效提升SBR系统的生物处理能力,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溶液作为驯化液,对某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从中分离筛选到1株苯酚降解菌,编号为BW-1.该菌株最高可耐受2000mg/L的苯酚.对该苯酚降解菌降解性能研究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35℃、pH值为6.0~7.5、装液量为60mL、接种量20%,摇床振荡速度120r/min的条件下,反应6h后可使400mg/L的苯酚降解率达80%以上;葡萄糖对菌体的生长及苯酚降解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当葡萄糖浓度是600mg/L时,该菌对苯酚的降解率仍在60%以上.该研究对处理含有其它碳源的含酚废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原油降解菌株AS1筛选自延长油田油水样,对延长轻质原油具有良好降解能力,通过生理生化指标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菌种鉴定,原油降解菌株AS1的16SrDNA基因序列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相似度为99.1%,因而将其命名为P.aeruginosa AS1。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能以延长轻质原油、液体石蜡为唯一碳源生长,并能合成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对柴油、煤油和原油等均有很好的乳化效果,在常温下形成EI24值为100%的乳状液。鉴于P.aerugi-nosa AS1的良好生物属性,该菌株有进一步进行微生物矿场试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和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富集培养法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降解菌株,命名为L-1。接种于500mg.L-1的阿特拉津无机盐培养基,96h对阿特拉津的降解率达到94.8%,降解效果理想,对其进行菌种的初步鉴定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被鉴定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通过室内降解效果优化试验,确定菌株L-1对阿特拉津最佳降解条件:温度为30℃,初始pH值范围为7~8。  相似文献   

14.
间甲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广东韶钢焦化厂废水处理站好氧池中的污泥作为菌源,分离出能降解间甲酚的复合菌种,根据其功能性命名为CDMs(cresol degrading micro-organisms)。通过摇瓶试验考察了环境条件对该菌种降解间甲酚的影响,确定了最适pH值、接种量、温度及常见金属离子浓度影响的范围。得到间甲酚的最适降解条件为pH值6.2~7.2、接种量10%~15%、温度35~40℃。当K 、Na 、Ca2 、Fe3 和Mg2 的浓度分别为50 mg/L、2000 mg/L、3 mg/L、1.5 mg/L及4~10 mg/L时,CDMs对间甲酚的降解表现出高活性。Cu2 严重抑制该降解过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CDMs对不同初始浓度间甲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当间甲酚初始浓度为551 mg/L时的平均降解速率达到8.4 mg/(L.h)。表明所分离得到的CDMs在适宜条件下可高效降解间甲酚并体现出较强的毒性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邻二甲苯作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焦化废水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降解邻二甲苯的高效菌株LJ5,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LJ5适宜的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5℃,pH=7.0~8.0,摇床转速150r/min。菌株LJ5在邻二甲苯浓度高达2500mg/L时,对其的去除率在30h内可达到73%,它对邻二甲苯的降解过程符合Monod动力学方程,当邻二甲苯浓度远远大于64.32mg/L时,LJ5降解底物速率最高,达到43.29mg/(L·h)。菌株LJ5能在实际焦化废水中很好的生长,菌液投加48h后可使COD降解率达到34.74%。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稠油开采过程内-外源菌的协同驱油机理,以嗜烃乳化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L-1作为外源菌,考察了该菌与内源菌群的协同降黏、降烃性能。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探讨了内-外源菌的协同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菌株SL-1后,稠油中的长链烷烃被显著降解,原油黏度降低约79.5%。菌群结构分析表明,菌株SL-1的加入有效激活了烃降解菌、产氢菌等采油功能菌,产气量及甲烷含量升高,同时增强了菌群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采油功能菌代谢性能的发挥。物种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株SL-1与PseudothermotogaCoprothermobacterGelria等产氢菌呈正相关性,这些物种间的相互协同可推动烃降解及产甲烷等进程,进而有利于提高稠油的采收率。本研究为菌株SL-1在稠油开采中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稠油开采过程内-外源菌的协同驱油机理,以嗜烃乳化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SL-1作为外源菌,考察了该菌与内源菌群的协同降黏、降烃性能。通过16S rDNA扩增子测序,探讨了内-外源菌的协同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菌株SL-1后,稠油中的长链烷烃被显著降解,原油黏度降低约79.5%。菌群结构分析表明,菌株SL-1的加入有效激活了烃降解菌、产氢菌等采油功能菌,产气量及甲烷含量升高,同时增强了菌群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采油功能菌代谢性能的发挥。物种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株SL-1与PseudothermotogaCoprothermobacterGelria等产氢菌呈正相关性,这些物种间的相互协同可推动烃降解及产甲烷等进程,进而有利于提高稠油的采收率。本研究为菌株SL-1在稠油开采中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王晶  倪金荧  王利群  卿青  严生虎  张跃 《化工进展》2021,40(7):4021-4026
经高温碱性盐法预处理的玉米秸秆预处理液中木质素和碱性盐含量高,为了反复利用含盐预处理液,需脱除其中的可溶性木质素。本实验从腐木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木质素降解菌株CCZU-WJ6,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测定了CCZU-WJ6木质素降解相关酶的活性,及其在玉米秸秆预处理液中的生长趋势、预处理液的COD去除率和木质素降解率,通过GC-MS和FTIR检测预处理液中组分及其化学键的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菌株CCZU-WJ6处理预处理液的最佳条件为pH 7.0、温度30℃、预处理液稀释倍数10倍、接菌量0.5g/mL。在处理6天后,预处理液COD脱除率为40.9%,木质素的降解率为32.1%,CCZU-WJ6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分别达到215.5U/L、200.1U/L。CCZU-WJ6会破坏木质素结构中的苯环结构、醚键以及C=O键,降解产物中含有愈创木酚和对香豆酸,推断其降解途径为β-芳基醚代谢途径和阿魏酸代谢途径。CCZU-WJ6可用来处理含木质素的工业废水,在工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从天津市渤海油田某污水处理厂污水中分离出3株菌,选出其中1株生长最快,对原油和聚合物去除效果最佳的菌,并对该菌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温度、接种量、pH和DO等影响因素.在温度为35℃、接种量为100~150 mL/L菌液、pH为6.5、DO为4 mg/L、降解时间为42 h的最佳条件下,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油和聚合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7.13%和36.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