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损害赔偿请求权包括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其范围包括物质损失及精神损失。协商是私法领域内主张权利及解决纠纷的一种最为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损害赔偿请求权包括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和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其范围包括物质损失及精神损失.协商是私法领域内主张权利及解决纠纷的一种最为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彭利玲 《商品与质量》2012,(Z3):214-215
我国法律对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主要包括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是否包括含有精神损害不明确,学界存有争议。本文对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各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一方仍可获得损害赔偿,是对无过失一方信赖利益损失的赔偿。信赖利益赔偿请求权,是在诚信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法律的形式直接的加以规定,不以合同的有效成立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八种侵权责任方式。侵权责任方式具有多元化、救济性等特点。侵权责任方式的适用应该考虑特定条件、侵权法的社会功能等因素。中国侵权责任方式的规定,解决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是否规定损害赔偿以外的责任方式、侵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2001年《婚姻法》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但从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却并不尽如人意。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法律的有关规定过于狭窄和受害人举证难。分析了法律在赔偿的适用范围、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赔偿范围、赔偿请求权提起时间与相关举证责任方面的规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修改完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于违约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学界有不同的观点,通说认为不予赔偿。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观点,并进行比较法上的考察,认为在违约责任中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就如何建构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体现的直接作用是对权利人利益的补偿,间接作用是对一般人的遏制与预防来实现对权利人的利益保护。虽然不作为请求权是保护著作权、制止侵权行为的初步措施,但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害,却不得不求助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救济。具体到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中,如何公平合理地转化为具体可计量的金钱,已成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中最为实践性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含义及分类,请求损害赔偿诉讼时效适用的一般原理;分析了连续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适用情况,对当发生连续侵权行为时,其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该如何计算提出商榷,提出一种折衷办法。  相似文献   

10.
通常以为违约责任中的损害赔偿范围限于财产上的利益,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违约行为若造成精神损害赔偿,可以通过责任竞合制度解决。但责任竞合制度并不能完全补偿当事人所受到的利益损害,在比较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在可预见性标准的限制下,违约损害赔偿应包括部分精神损害。  相似文献   

11.
论连续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含义及分类,请求损害赔偿诉讼时效适用的一般原理;分析了连续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适用情况,对当发生连续侵权行为时,其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该如何计算提出商榷,提出一种折衷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赔偿法中设置精神损害赔偿是当今世界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阐述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针对我国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范围、标准及具体办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性质,学界存在诸多理论学说,通过梳理分析可得出身份关系说的合理性。在剖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三大功能后,进一步论述了其适用范围的类型及提出请求权的无过错方的分类处理情况,以期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相关法律缺位或过于原则,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审判成为难点。这种局面有望随着《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实施有所转变。本结合该解释提出了认定此类案件当事人责任的正确思路,包括高压电的涵、因高压电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免责情形以及赔偿范围等。  相似文献   

15.
合同法定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多种调整方式,立法例上主要有选择主义和两立主义两种处理模式。在我国,坚持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的并存,有其合理性。对于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范围,我国《合同法》采取了大陆法系的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的分类方法,将它界定为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我国《合同法》确立了可预见性原则,合同法定解除后的损害赔偿以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故损害赔偿数额以补偿受害人的损失为上限。因违约而导致合同法定解除,解约权人得向违约方请求履行利益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与一般民事侵权损害赔偿不同。由于反垄断法特殊的立法目的和公法属性决定了反垄断损害赔偿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损害赔偿的惩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50条的规定太过简略,需要进行更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对合同解除后能否请求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提出合同解除后能否请求损害赔偿,应作具体分析,并进一步对损害赔偿的范围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18.
环境噪声污染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无形杀手”,为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健康权,必须对环境噪声污染进行标本兼治。在处理因环境噪声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中,确定环境噪声污染损害赔偿的相对标准是必要的,以使加害人依法负有的损害赔偿责任实际承担有法可依。并可设立环境噪声污染损害赔偿基金,以确保遭受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无辜受害人届时能依法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民法理论对于损害赔偿问题一般认为,违约责任作为一种财产责任,该制度的主要功能是补偿,而精神损害赔偿只能运用于具有惩罚性的侵权法领域,因此违约责任不应有精神损害赔偿。然而对于有一些带有特殊的合同,如婚庆合同、摄影摄像合同等,乙方一旦出现违约,不仅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物质损害,同时也造成了受损失方精神上的伤害。如过违约责任不保护精神损害,那么将会与民法的公平原则相悖。本文旨在对违约责任的精神损害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并对违约责任下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纳入我国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被害人在自己的权利遭受损害时,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但当被告人的侵权行为涉嫌犯罪时,被害人因该侵权行为遭受的精神损害却得不到我国刑事法律救济,受害人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也不能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司法实务中,该制度矛盾重重。随着人权意识的觉醒、人本意识的回归精神损害赔偿范围逐渐扩大,法律人性化成为主流和方向。而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禁止精神损害赔偿与立法方向是违背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应是正当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