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建筑技术》2019,(8):111-114
针对南宁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近下穿既有南环线铁路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施工对地表和既有隧道结构及轨道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下穿段一定范围内的盾构周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可以有效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地表和上方铁路隧道的影响,能够将地表沉降、既有隧道衬砌变形及结构安全、轨道变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特殊工况进行分析。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盾构隧道与铁路位置关系,提出变形控制方法,从而降低盾构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以杭州地区某盾构隧道区间下穿既有铁路为工程背景,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对盾构施工造成的铁路路基沉降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土层采取合理加固,可以大幅度控制地层变形,保证既有铁路运营安全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市政技术》2017,(2):89-92
以天津地铁5号线张兴庄站—志成道站区间为依托,采用三维数值分析软件研究分析了不同施工控制措施对平行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时铁路路基、路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盾构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当平曲线和变坡纵曲线重叠段且紧邻盾构接收端处进行下穿施工时,合理地采取地面扣轨加固及隧道内二次深孔加强注浆等施工控制措施、优化盾构推进参数,能有效地控制盾构施工对正在运营铁路的不利影响。该研究结果对平行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柏林  顾洋旗  康杰 《绿色建筑》2020,(1):40-43,47
以上海地铁15号线工程土建14标盾构区间施工经验为例,对盾构近工作井段小间距下穿已运营地铁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盾构下穿期间确保既有隧道安全运营的有效施工经验,以控制盾构施工对运营隧道结构的影响。该工程穿越后既有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并且已经收敛稳定,可为今后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各种难点建构筑物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南宁地铁4号线那历村站~那洪立交站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铁路隧道为工程实例,总结盾构下穿铁路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重难点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区间上、下行线和出入段盾构隧道下穿南新铁路环线工程,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旋喷桩加固对于控制既有铁路变形的效果.通过计算分析可知,旋喷桩的存在能够有效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铁路纵向和横向沉降及不均匀沉降,从而保证既有铁路安全运营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杰  吴卫泽  刘宏 《安徽建筑》2023,(12):161-16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工况较多,下穿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扰动导致铁轨变形,严重威胁铁路运营和隧道施工安全,传统变形分析方法难以直观地体现结果。文章以合肥市地铁4号线天水路站至翠柏路站下穿合肥东编组站42股道群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下穿隧道盾构施工区间既有铁路轨道三维可视化变形分析方法。首先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各期变形结果,然后构建铁路轨道沉降三维模型,直观获取铁路轨道变形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下穿隧道施工和铁路运营安全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9.
蒋超  王文辉 《江西建材》2022,(4):246-248,253
为保证盾构长距离重叠、并行下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中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确保盾构隧道的安全掘进,文中依托长沙地铁3号线下穿地铁1号线的成功工程案例,通过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现场施工控制和监测方案布置,对地铁隧道在复杂下穿工况下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工法、地层地质条件和现场控制措施均是隧道安全掘进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魏峰 《建筑技术开发》2022,(15):141-143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掘进施工会引起地基变形及轨道不均匀沉降问题,影响隧道施工和铁路安全运营。为研究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对地表变形的影响,依托热力管线下穿京铁路线工程开展研究,采用离心机试验模拟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施工对路基的影响主要集中于25 m范围内,超出该范围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盾构施工过程中,下穿铁路前,路基沉降占整个施工过程引起沉降变形的36%左右,下穿后约占64%;以盾构下穿铁路铁线15 m为界,15 m之前,掘进方向左侧路基沉降大于右侧;15 m之后,掘进方向右侧路基变形大于左侧。研究可为相关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时,将对既有隧道产生扰动,威胁着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针对土压平衡盾构下穿施工展开研究,探索粉质粘土地层盾构下穿施工中土仓压力、掘进推力、刀盘扭矩、刀盘转速、掘进速度、同步注浆量、同步注浆压力、出土量、盾构机姿态等施工参数的优化方法,提出适用于粉质粘土地层盾构下穿施工参数,形成盾构短距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沉降控制技术,为西安地铁乃至西北地区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桃花寨站—花溪南站盾构区间下穿西南环线铁路杨柳塘隧道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盾构下穿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铁路隧道影响规律、因素及措施。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信息化施工、地层损失率控制以及应急预案编制等施工控制措施,为盾构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黄村火车站-义和庄站区间盾构隧道以300m小曲率半径下穿京沪、京九多股铁路。研究了小曲率半径盾构隧道下穿多轨道铁路,盾构施工如何有效控制既有铁路区段内土体和轨道下沉避免危及行车安全,同时确保隧道在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结构稳定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刚柱 《建筑安全》2020,35(4):32-35
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SG6-7标中医药大学站~伟业路站区间为目前世界上穿越风险点最多最密集的盾构掘进隧道。该区间段左右线在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沪昆绕行线处地质受扰动易液化,沉降控制要求高、安全风险高,若出现不均匀沉降将造成重大损失。施工过程中制定针对性专项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盾构穿越难题,保证了运营铁路的安全,盾构顺利掘进。  相似文献   

15.
施柳盛  程子聪  谢小创 《建筑施工》2023,(12):2386-2388+2392
城市更新建设周期下既有密集区复杂约束下的盾构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攀升,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运营隧道始终是城市路网、地铁更新建设的典型难题,其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控制要求高,目前普遍缺少准确定量的分析方法以满足施工参数精细化控制要求及周边环境保护目的。依托上海北横通道下穿轨交10号线项目的实际工程,其最近下穿距离仅为7.5 m,斜交角度约为76°,首先建立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分析了新建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斜交下穿既有运营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表现为较好的一致性;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实测数据及现场实际施工参数控制措施等,总结了盾构穿越前、中、后的经验,给出了大直径盾构下穿运营地铁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控制措施,可为类似施工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地铁某区间下穿城际高速铁路桥梁,为保证盾构下穿期间的既有铁路运营安全,从优化区间线路、加强管片设计、隔离保护设置、列车限速、地面注浆、盾构施工控制等方面,提出处理方案和保护措施。采用FLAC3D有限差分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城际高速铁路桥梁变形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7号线成功下穿既有沪昆铁路为工程背景,论述了盾构下穿路基段旋喷桩加固和袖阀管注浆加固方法,介绍了盾构下穿过程中施工控制措施,并通过全自动监测,实时掌控了轨道变形动态,指出上述措施为盾构施工和铁路轨道几何尺寸调整提供了信息支撑,确保了盾构施工和铁路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8.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盾构隧道,容易引发既有隧道不均匀变形等问题。以某市7号线汤—巨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2号线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盾构区间隧道结构特点、下穿隧道地质条件以及与下穿隧道的位置关系等因素,同时结合盾构机性能,通过加强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渣土改良、出土量控制、盾构纠编、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及改善盾尾刷密封性能等措施保证盾构机安全连续通过。经检测数据分析表明,上述的加固措施与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安全,保障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和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的情况日益增多。本文以无锡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连续下穿火车站售票厅、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3处重大风险源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下穿施工风险因素,制定了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施工风险防控技术,包含穿越段主动预加固控制、铁路部门对接审批、下穿施工掘进控制、加强变形监测、其他防控要点等,现场监测表明该防控技术安全可行,为同类工程施工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0.
赵飞 《安徽建筑》2022,(2):162-164
以南京地铁2号线西延工程盾构机下穿龙王大街高架桥并上跨既有运营宁和城际为工程背景,对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同步注浆施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施工和现场监测表明,通过采取上述施工关键技术后,盾构隧道安全上跨既有运营隧道,对既有结构造成的扰动小于控制值。该工程施工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