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北大多数地方的建筑物基础都修建在黄土层,由于黄土具有其特殊的湿陷性、结构性等性能,工程中通常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强夯的原理就是采用夯击的大能量改变土体结构,使得土体的承栽力加强。强夯的机理归纳为强夯时效理论和强夯振动波压密理论。通过对某工程强夯前后的土性对比,验证了强夯法是一种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处理湿陷性较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湿陷性黄土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地基土的湿陷性.针对某工程调蓄池地基湿陷性黄土特性,采取强夯方式消除湿陷性;采用3∶7灰土+复合土工膜进行防渗,计算结果表明渗透稳定性及渗流量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利用强夯法处理地基是工程建设中常用方法之一,但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其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山东莱城电厂一储灰场坝基属湿陷性黄土,且地下水位较低,采用了强夯法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检测和试验,本文将通过试验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进行分析,供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参考。1 工程概况1.1 地质基本情况 山东莱城电厂储灰场,位于莱城黑山沟,灰场占地约53.4×10~4m~2。该灰场  相似文献   

4.
在强夯施工前进行强夯试验,是大面积强夯施工的关键工序,通过强夯试验,确定具体的强夯施工参数和关键控制点,以期达到强夯处理施工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与检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洛阳石化总厂化纤工程芳烃抽提装置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和检测成果,分析了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工程存在大量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分布线路总长约588.487 km,其中挖方段长567.55 km,填方段长20.937 km,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汝河以北至北京段山前广大地区.其黄土主要特性为非自重性湿陷性.湿陷性黄土地基遇水可引起地表下沉、渠堤裂缝和边坡塌陷.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工程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针对总干渠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详细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对湿陷性黄土的强夯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工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与施工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湿陷性黄土地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地基处理深度及防渗有较高要求时,超高能级强夯在消除深厚地基湿陷性,增强地基抗渗透能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性价比。在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搬迁改造项目中,我国首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引进了15 000 kN.m超高能级强夯。本文介绍了超高能级强夯处理中的强夯参数、施工要求,并通过夯前夯后室内试验,现场静载试验、静探试验的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超高能级强夯在黄土地区推广提供经验和为地基处理规范中强夯部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强夯是将大吨位重锤起吊到一定高度后自由落下,在极短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使土体受到瞬间的加荷受压、卸荷受拉及剪切的反复作用,土中孔隙压缩,同时土体周围产生裂隙,孔隙水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使土粒原有的接触形式破坏而产生位移,变为新的较为稳定的接触形式,从而达到增加土体密度、提高土体强度目的。文章主要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荥阳段工程施工的现状,浅谈强夯法在南水北调工程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湿陷性黄土约占中国黄土分布面积的60%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厚度最大达30m左右。并具有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其湿陷性逐渐加剧的规律。对于土层较薄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但建筑物地基处理,基本消除基础已有土层的湿陷性,强夯是其常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做法已趋成熟,但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含有大量密植树根的地质情况几无工程先例。文中结合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耿庄水库的坝基处理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水库坝基地质中含有大量密植树根实际,不盲目地采用提高强夯能级、挤密桩、换填土等相对工期较长、造价较高的其他工程做法,而是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一套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含密植树根坝基的施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河南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动力特性,对不同有效围压下的原状黄土样和饱和黄土样进行了GDS共振柱试验,测定了小应变范围内黄土的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结果表明,原状黄土样和饱和黄土样的动剪切模量随着有效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有效围压下,原状黄土样的动剪切模量大于饱和黄土样的动剪切模量;原状黄土样和饱和黄土样的动剪切模量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减小,在初始阶段,原状黄土样的动剪切模量衰减速度大于饱和样的,后期两者衰减速度趋于相等;原状黄土样和饱和黄土样的阻尼比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在初始阶段,原状黄土样的阻尼比增速大于饱和样的,后期两者增速趋于相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 ,探讨了影响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效果的若干因素 ,得到了挤密影响范围、最佳桩间距及挤密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等成果  相似文献   

13.
给排水工程中的水池对抗渗及地基变形的要求很高,地基软弱往往造成水池的开裂、变形。该文通过一个地基加固的成功工程实例,介绍了袖阀管灌浆法在既有水池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桩承式路堤是近年来引入国内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控制路堤工后沉降的新型路堤结构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简述了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承式路堤结构的组成及相互作用机理。并利用大型有限元ADINA对桩承式路堤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焦红波  赵继伟  刘耀宗 《人民黄河》2012,34(4):121-122,125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处理地基是用桩间挤密土和回填夯实的桩体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荷载。介绍了土挤密桩的工作原理、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禹州长葛段工程实践表明: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提高施工效率,是一种处理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于变电站厚层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常规处理方法遇到施工上的困难,且沉降控制指标难以保证。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DDC桩)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330 kV变电站而言又是首次采用,通过现场三个试桩区的桩身夯填质量、挤密效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试验,提出了330 kV变电站DDC桩桩距、桩长、桩径等设计参数,经实体工程...  相似文献   

17.
湿陷性黄土隧洞的设计和施工 ,是工程的疑难问题之一 ,笔者参与了施工环境差 ,断面小 ,报价低的甘肃省引大入秦东一干渠部分湿陷性黄土隧洞工程的施工。围绕该工程的成本和目标管理 ,为了提高隧洞的防渗性能 ,从基础、伸缩缝及施工缝处理和混凝土材料性能改进等方面 ,对该工程的原设计进行了合理的修改和补充 ,取得了效果好、成本低、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某电站工程区黄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主要为上更新统风积黄土。黄土具有干密度小、湿陷性强、力学强度低、均一性差等特征。地基黄土湿陷性问题为该工程主要地质问题之一。通过对黄土湿陷性与密度、高程、埋深关系分析.总结工程区黄土湿陷性一些共性特征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区地基处理、设计及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渭县华家岭49.5 MW风电工程场区黄土梁覆盖层最大厚度55.4 m,风积马兰黄土最大厚度16.2 m。工程勘察中首先通过对场区覆盖层的岩性分层及成岩时代的划分并结合区域工程经验,初步判定了场区黄土的湿陷性,通过勘探取样、室内试验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钻孔标贯试验等方法对湿陷性黄土进行了复判。  相似文献   

20.
风机基础土建造价在风电建设工程造价中占67%~70%,是风电场工程施工阶段主要的建设项目。风机基础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上部塔架和风机的安全,一旦基础结构失效,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风机基础型式的优化比选成为风电设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