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未来战斗机的座舱显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介绍国外战斗机座舱显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概述国外战斗机座舱显示技术的主要发展动向,重点介绍装在头盔上的平视显示器,大面积平板显示器,大屏幕显示器以及虚拟座舱的研制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未来的战斗机座舱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战斗机座舱显示与控制系统是驾驶员和战斗机的接口,它极大地影响着战斗机作战效能。战斗机座舱正在经历着革命性变化。大多数在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的座舱技术,在90年代进入实际应用,以解决传感器与处理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数据爆炸。  相似文献   

3.
F-22战斗机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F-22隐形战斗机是第四代战斗机之一,其航空电子系统在提高飞机作战性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F-22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的结构与技术以及传感器,通过综合处理器,座舱显示子系统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4.
由于平板显示器发展缓慢阻碍了能够大大增加战斗能力的喷气式战斗机座舱技术的进步。 空军模拟试验表明,利用先进座舱技术战斗机驾驶员的杀伤率可提高50%左右。战术空军驾驶员以“友兰“和“敌红”的形式参加了麦道公司进行的试验。在试验中,当兰机驾驶员使用MC Donne1Douglas/Kaiser电子公司的Agile Eye头盔系统或大屏幕全景座舱控制和显示系统(PCCADS)时,可使其最初1.84:1的杀伤率提高27%,若飞机同时装备Agile Eye和PACCADS则交换比叉增加13%,达到2.67:1。不幸的是HMD和PC-CADS两种技术发展不平衡。头盔系统技术,即称为戴在头上的HUD,它有了很大发展,MCDonnell Douglas/Kaiser电子公司的Agile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座舱显示及座舱显示器件的发展动态,着重说明了用于座舱显示的CRT技术改进,也介绍了以液晶巳示为主的其他座舱显示用平板显示器件的研制动态。  相似文献   

6.
火控文摘     
118.制造厂为欧洲新的战斗机作准备/Wansfall,B.∥Interavia.—1985,40(10).—1133~1136[译文见飞机设计参考资料.—1986(6).—18~29]虽然下一代战斗机的样机还没有制造出来,但法国和英国的公司将验证将在战术战斗机和欧洲战斗机内使用的许多新技术,包括新材料全数字电子系统,可管理座舱和话音系统等.119.陆军直升机改进计划一侦察直升  相似文献   

7.
座舱显示系统是飞行员与飞艇之间重要的交互接口,承担着航电系统主要的显示和控制任务。针对通用飞艇座舱系统的显示需求,提出一种模块化座舱显示界面设计方法。首先,将飞艇关键信息元素与传统飞行仪表信息元素相融合,搭建一套飞艇座舱显示系统界面架构。然后根据显示界面总体设计原则对显示界面进行总体设计,根据图形元素设计原则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将各种信息元素按功能划分成模块,再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界面布局。该设计使得各个显示模块间互相独立,提高显示灵活性,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8.
火控文摘     
158“开拓者”前视红外系统/刘璞华∥现代军事.—1988,(12).—38~39159 桅杆安装式瞄准系统/王世英/现代军事.—1988,(12).—59~61160 未来的战斗机座舱显示/晨阳∥国际航空.—1989,(3).—48~50161 光电技术在航空中的应用现状/韦仁∥国际航空.—1989,(3).—44~46162 飞行训练模拟器的发展/李学国∥国际航空.—1989,(4).—45~47163 新型座舱综合式图形显示器/国际航空.—198巳(4).—49~50164 火探瞄准系统内的物镜焦距误差/(?)明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由于采用航空电子设备,座舱内部的管理操作显著增加,对于战斗机的驾驶员来说,在转换上化费一分钟就是给敌人增加了一分钟的攻击机会.驾驶员所要注意的威胁是在座舱的外面.像HUD这样的一些系统可以减轻负担,但是直到最近才得到这种技术.目前“灵巧”航空电子装置可能处于最后研制中,而未来的战斗机驾驶员看来可以不去管电子装置而回到操纵飞行与进行作战的任务上.空战武器进入能远距发射,并做到发射后不管的新时代,驾驶员需要有新的航空电子装置的帮助.超视距遭遇战斗中的反应速度异常重要,首先看到目标,和首先发射武器的驾驶员将有更大生存机会.在这种形势下没有时间去进行慢长的雷达调整和武器选择程序.在严重地ECM环境下,必须目视探测威胁;驾驶员用额外时间去下视座舱内部  相似文献   

10.
《电光与控制》1989,(1):15-17
在现代空战中,特别重视飞行员了解和管理各种信息源(包括雷达、电子战系统和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等)信息的能力.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就要给飞行员配备更好的显示器.所以近几年来,显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自从平视显示器(HUD)研制成功以来,头盔显示器(HMD)是座舱设备中最主要的一项进展.现代战斗机装有大量的多频谱传感器.在战斗中,当飞行员仰视、后视或侧视时,眼睛就必须离开显示器,这会影响到飞行员对显示信息的观察和记忆.而头盔显示  相似文献   

11.
飞机座舱仪表显示器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显示的信息量不断加大,因此对座舱显示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飞机座舱仪表显示器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座舱显示器是飞行员与飞机最重要的人机接口。小型通用飞机的座舱显示器应具有功能丰富、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成本低等特点。针对小型通用飞机对座舱显示器多方面的需求,研究了飞机座舱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小型通用飞机座舱显示器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在小型通用飞机座舱显示器研发方面与国外的差距。通过对美国小型通用飞机发展历程的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小型通用飞机应用的新一代座舱显示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座舱显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硕  林荣超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5):160-162
以某型直升飞机综合座舱显示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为例,介绍了综合座舱显示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软件架构、飞行界面。在显示同步网络和交叉互比网络应用的基础上引入容错机制,使系统具备在一定故障等级下的一次故障工作能力,达到提高系统安全性的目的。充分体现其综合化、通用化和小型化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胡元刚  雷雯 《现代显示》2009,20(7):20-22
文章阐述了液晶显示器在飞机座舱上应用得越来越多的原因,讨论了相关的加固技术,最后,对液晶显示器在飞机座舱上的发展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座舱中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自动调节功能非常重要,背光亮度直接影响信息的可读性。为了研制高效的能自动调节背光亮度的显示器,通过对相关电路的设计和对单片机定时器和中断器的编程控制,实现了液晶屏亮度的自动和人工调节,使得座舱显示器在各种环境光下都能正常有效的工作。该电路不仅可用于军用显示器还可用于民用显示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座舱图形画面的复杂程度及显示信息量不断增加,传统的编程开发方式由于开发周期长、移植性、继承性及灵活性差,已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文章提供一种基于IData人机界面开发工具及Vxworks操作系统的座舱图形显示软件开发方式,此种方式具有简单、通用、标准、移植性好、继承性好的特点。重点介绍开发流程及关键技术,并开发了一种飞行显示器画面。结果显示,该方法开发的座舱图形画面显示清晰、流畅,系统运行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飞机座舱内的信息显示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今LED为LCD背光源和航空驾驶舱指示器带来了新的光维度,随着技术进步,将继续增加LED的效率,使得LED在驾驶舱显示和发光中的作用继续扩张,帮助飞机安全飞行。  相似文献   

18.
航空座舱显示系统内核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鸣丰  孙永荣  孙旭东  曹猛  袁磊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9):205-207,210
随着ARINC661规范的发展和在航空产品上的成功应用,基于ARINC 661规范进行航空座舱显示系统的开发成为新一代航电系统的发展趋势。航空座舱显示系统内核软件是新一代显示系统的关键。对基于ARINC661规范的通用机载显示系统内核的设计开展了研究,分析了内核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内核的组成元素、实现结构。最后通过加载实际的定义文件,成功实现了基于该内核的虚拟仪表的显示。系统的可靠运行,验证了设计的机载显示系统内核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机载显示器对综合视频图形处理技术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oC嵌入式处理平台的机载视频图形融合显示与视频记录系统实现方法。该方法以SoC为核心搭建硬件平台,使用SoC内部集成ARM处理器和视频图形协处理单元执行图形生成算法与外视频采集,配合SoC片上高速存储和显示接口,采用双缓存与多线程并发机制实现视频图形融合显示和外视频实时记录。本方法支持多种格式分辨率的视频源采集和大分辨率图形同步生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技术后机载显示器采集1024×768分辨率外视频同时生成1920×1080分辨率图形时,融合处理后帧率可达45 fps,能够满足机载显示器实时显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