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高效、热稳定良好的有机类抗菌剂(KJ-1)与纤维级聚丙烯(PP)粉料混炼挤出,制备非织造布用抗菌PP树脂及抗菌PP纤维,研究了抗菌剂及其添加量对PP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对非织造布用抗菌PP纤维的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抗菌剂KJ-1分解温度为260℃,可满足与PP混炼挤出加工要求;添加KJ-1质量分数为0.02%时,抗菌PP树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灰分质量分数为0.019%,230℃时其加工性能与纯PP树脂非常接近;添加KJ-1质量分数0.02%制备2.22 dtex×40 mm非织造布用抗菌PP纤维,纺丝过程中工艺参数波动较小,喷丝板使用时间为22.8 h,纤维断裂强度为1.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25.4%,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抗菌长效性达250 d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布和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AgNO3对PP熔喷非织造布进行导电改性,在其表面浇铸PVDF溶液制得具有三明治结构的PVDF/PP熔喷非织造布复合柔性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数字万能表、万能试验机对熔喷非织造布及改性试样的形貌结构、表面组成、电阻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P熔喷非织造布经GO和AgNO3改性后导电效果显著,电阻率最低可达46.5Ω·m。对复合柔性薄膜的力传感性能进行测试,发现结合S型电极片时其压力传感灵敏度最好,在传感器检测显示模组100 g量程内数值稳定仅需5 s,有望在压力检测和人体运动监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熔喷料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熔融结晶、灰分及挥发分性能对工艺的影响。通过熔喷短纤纺丝制备不同克重的熔喷布,考察熔喷布的力学性能、过滤效果、阻力性能,建立原料、设备、工艺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氢调法和降解法PP熔喷专用料具有适宜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分别为1 570 g/10min和1 560 g/10min,分子量分布指数分别为3.3和2.54,灰分分别为0.005%和0.02%;制备的熔喷布纤维直径在2~3μm, 25 g重熔喷布32 L/min流量下的盐性过滤效率可达到99%以上,气体阻力30 Pa左右,40 g重熔喷布在95 L/min流量下油性过滤效率可达到97%以上,具有很好的过滤效果,可满足口罩、空气过滤等领域的性能需求。  相似文献   

4.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利用几种PP/PE双组份熔喷医用非织造布,对试样的硬挺度、尺寸稳定性、拒水性、过滤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克重的PP/PE双组份熔喷非织造布试样的性能和特点,通过实验得出了不同克重的非织造布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较为稳定的结构,并发现非织造布的克重、厚度和结构特征等对以上性能影响较大,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PP/PE双组份熔喷非织造布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适合开发各类功能性产品,在医疗卫生、过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Spherizone工艺、Horizone工艺和ST-Ⅲ工艺3种典型聚丙烯(PP)生产工艺,以及非织造布用PP、PP非织造布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了PP、PP非织造布的供需和应用现状.PP非织造布主要采用纺黏法、熔喷法、熔喷和纺黏复合(SMS)法生产,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品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  相似文献   

6.
抗菌聚丙烯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经表面处理的无机抗菌剂和共聚聚丙烯(PP)及助剂熔融共混制备抗菌PP,研究了抗菌剂在PP中的分散性和抗菌PP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当抗菌剂质量分数为0.5%时,抗菌PP具有强抗菌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0%以上;加入质量分数为1.00%的抗菌剂则具有强抗菌持久性.同时抗菌PP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生物医用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实际应用中对其表面抗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抗菌聚氨酯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抗菌聚氨酯材料方面的研究情况,举例介绍了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复合改性等在聚氨酯中引入抗菌剂的方法,重点阐述了无机抗菌剂、有机合成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的抗菌机理,对各类抗菌剂在聚氨酯抗菌改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并对抗菌聚氨酯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热点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抗菌塑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将自制载银沸石无机抗菌剂表面处理,再与聚丙烯(PP)混合,经双螺杆挤出得到高浓度的抗菌母粒,然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PP中制备抗菌塑料。研究了抗菌剂的添加量对PP抗菌母粒抗菌性能的影响,抗菌剂在PP抗菌塑料中的分散性,以及PP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1%抗菌剂的抗菌母粒PP在抗菌塑料中分散均匀,基体力学性能不受影响,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率都达到96%以上,具有长效抗菌性能以及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9.
抗菌纤维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惠椿  徐超 《合成纤维》1999,28(3):17-20
在纺丝挤出前向高聚物中添加一种有机、无毒、高效的抗菌剂,制得抗菌率≥90%的抗菌纤维。此种抗菌剂不溶于水,与高聚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制得的纤维抗菌效果持久。讨论了抗菌剂加入量、纺丝工艺等,还对抗菌长丝、抗菌PP/PE复合纤维和抗菌非织造布的生产情况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抗菌塑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谭绍早 《中国塑料》2005,19(2):41-44
将表面处理过的载银无机抗菌剂与聚丙烯(PP)经双螺杆挤出得到高浓度的抗菌母料,然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PP中制备了PP抗菌塑料。研究了抗菌母料的毒性、添加量对PP抗菌塑料抗菌性能的影响,抗菌剂在PP抗菌塑料中的分散性,以及PP抗菌塑料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光老化性能。结果表明,抗菌剂在含4%(质量含量,下同)抗菌母料(或1%的抗菌剂)的PP抗菌塑料中分散均匀,基体力学性能不受影响;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率都达到99%以上,具有高效、广谱和长效抗菌性能以及良好的光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化学降解聚丙烯(PP)、添加特殊处理的纳米驻极剂并复配粉体分散剂,"一步法"制备高效驻极PP熔喷专用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温凝胶色谱、自动滤料检测等测试方法,研究了PP熔喷专用料主要物性与熔喷布过滤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材料性能满足GB/T 30923-2014要求,且具有长效高过滤性,熔喷布工艺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以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滑石粉、银离子抗菌剂为原料,制备了抗菌PP材料。考察了材料组分POE、滑石粉、抗菌剂含量对PP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菌剂含量的增加,PP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抗菌性能逐渐提高。与不加抗菌剂相比,添加0.4份抗菌剂的PP材料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值分别从5.7和5.5提高到6.8和6.6。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降低,缺口冲击强度提高,抗菌性能逐渐提高。与不加POE的材料相比,当POE含量为20份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值分别从6.1和6.0提高到6.8和6.6。随着滑石粉含量的增加,PP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提高,缺口冲击强度和抗菌性能降低。与不加滑石粉的材料相比,当滑石粉含量为20份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值分别从7.3和7.2下降到6.8和6.6。这说明提高抗菌剂和POE含量、降低滑石粉含量有利于提高抗菌效果。PP抗菌材料150℃热氧老化400h后仍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应用在汽车门板、手套箱、门槛饰板等汽车内饰零件。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PP)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纳米无机抗菌剂与聚丙烯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抗菌PP,研究了抗菌PP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无机抗菌剂在PP中的分散情况;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抗菌剂中银离子的溶出量。结果表明:添加4种纳米无机抗菌剂的PP均具有抗菌效果。其中,当RHA-M型抗菌剂添加量为0.2%时,抑菌环直径最小,为8.5 mm;当RHA-M型抗菌剂添加量为1.0%时,抑菌环直径最大,为30.1 mm;银离子溶出实验说明PP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持久性;通过测试该抗菌PP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表明4种抗菌剂的加入对PP的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以粉状聚丙烯(PP)为原料,选取银系、锌系、银锌复配抗菌剂,采用熔融挤出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抗菌PP,考察了抗菌剂种类对PP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抗菌PP的抗菌防霉性能、耐黄变性、抗菌长久性。结果表明:无机抗菌剂在PP内分散良好;抗菌剂对PP力学性能、结晶性能无明显影响;制备的抗菌PP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菌、防霉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不低于99.8%,防霉等级达0级;抗菌PP具有较好的耐黄变性及一定的抗菌长久性。  相似文献   

15.
以无机抗菌剂、聚丙烯(PP)和聚己内酰胺(PA6)为原料,采用复合纺丝技术制备抗菌PP/PA6复合纤维,对其生产工艺及纤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菌剂的加入,对纺丝工艺没有明显的影响。选择PA6纺丝温度260~270℃,抗菌PP纺丝温度268~280℃,生产的抗菌PP/PA6复合纤维截面稳定清晰,经染整加工后可得到抗菌PP/PA6复合超细纤维。经检测,纤维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白色念株菌具有抑菌作用,其织物具有吸湿排汗快干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聚丙烯(PP)纺粘布(简称纺粘布)为支撑层、PP熔喷布(简称熔喷布)为中间滤层、静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布(简称电纺布)为表面滤层,制备三级密度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简称三级梯度滤料),以纺黏布和熔喷布制得二级密度梯度结构复合滤料(简称二级梯度滤料),借助自动滤料测试仪等研究了滤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纺粘布、熔喷布和电纺布的纤维平均直径分别为19.58,2.89,0.71μm,平均孔径分别为76.80,12.02,2.52μm;在纤维层单位面积质量相近的情况下,随着纤维平均直径变小,滤料平均孔径变小,纤维直径和滤料平均孔径的变动幅度基本一致。三级梯度滤料的平均孔径为2.12μm,孔径分布为0.89~4.40μm;与二级梯度滤料相比,三级梯度滤料孔径范围变窄,平均孔径下降了80.5%,在气体流量为32L/min时,对空气动力学质量中值直径为0.26μm的NaCl气溶胶的过滤效率达到99.2%,过滤效率提高了66.7%,三级梯度滤料综合过滤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密度梯度滤料的阻力具有加和效应,约等于各纤维层阻力之和,密度梯度滤料的过滤效率不具有加和效应,主要取决于过滤效率最高的纤维层。  相似文献   

17.
抗菌剂在PP基体中的分散相容性明显影响PP抗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及抗菌性能测试,考查了载银和载银铜抗菌PP母粒的力学性能、无机抗菌剂在PP基体中分散情况以及抗菌母粒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无机抗菌剂在PP基体中分散均匀,加入无机抗菌剂后PP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无明显变化。通过抗菌性能测试表明,银离子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可以通过缓释技术使其达到长效杀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抗菌聚丙烯键盘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抗菌聚丙烯(PP)母粒和抗菌PP键盘的制备方法。将无机复合抗菌剂经过振动分散改性后,与PP基体共混制成抗菌PP母粒,再采用注射成型制得抗菌PP键盘。经测试表明,抗菌聚丙烯键盘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抗菌性能良好,抗菌率达到99%以上,抗菌成分缓释行为好、抗菌持久,可以满足公共场合使用时对抗菌缓释性及长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食品、医疗等领域对于塑料的需求,拓宽塑料包装在全球市场的应用范围,文章具体阐述塑料专业抗菌剂的类型及其对塑料包装抗菌性能的优化作用,同时重点阐述了常见抗菌型塑料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国内外专业抗菌剂和抗菌型塑料在包装行业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简单介绍各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并分类整理常见抗菌型塑料的制备与研究情况,同时总结不同抗菌型塑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趋势。抗菌剂能够明显提升塑料包装的抗菌性能,在食品、家具、医疗等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深入研发各类新型、安全、环保的抗菌型塑料,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或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SABIC近日推出新型聚丙烯(PP)树脂产品,旨在提升非织造布的熔喷纤维性能。全新材料SABIC~?PP 514M12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个人卫生护理产品的终端及其他周边市场。该材料不含邻苯二甲酸盐,无气味,且弹性高、可纺性强、质地均匀,可为熔喷纤维带来良好的加工性能,所生产出来的非织造布具有高隔离及吸收功能。由SABIC~?PP 514M12制成的熔喷纤维,其熔体流动速率大于1 000 g/10min,为超轻、薄身的非织造布生产开创了潜在解决方案,旨在提供更好的产品耐磨性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