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南气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南气田天然气开采、集输过程中,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曾多次造成井筒、输气管线的堵塞,影响了建南气田的正常生产。从建南气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及危害出发,探讨了水合物生成的原因,采用了提高节流后天然气的温度、加强气水分离、加注抑制剂等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川东地区含硫气井通常采用地面节流降压、水套炉加热工艺组织气井生产,地面工艺建设延迟了气井投产,冬季地面集输管线时常出现水合物堵塞介绍了含硫气井井下节流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并在现场应用14口井,降低了气井井口压力,防治了水合物的形成,从而简化了地面工艺,节省了站场建设投资,经济效益显著。图1表3参3  相似文献   

3.
徐深气田深层高压气井均采用地面高压集输工艺,地面系统压力负荷重、投资成本高,部分气井经常发生井筒、地面管线冻堵问题,给生产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2010年该气田引入井下节流工艺技术,对两口气井开展了井下、地面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前后生产数据对比分析认为,井下节流技术能够高效防治水合物冻堵问题,大幅减低井口压力,为徐深气田探索低压集输工艺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井下节流技术是在实现井筒节流降压的同时,充分利用地层能量、有效防止水合物生成、增大气流速度、提高气井携液能力、防止地层激动、保护储层、降低集输管线压力、减少井堵次数、降低水套炉负荷、提高社会经济双效益。简述了井下节流工艺技术基本原理,对其在苏里格气田应用的可行性及工艺参数优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大量现场数据说明井下节流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松南气田因CO2含量较高,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温度较高,井筒及地面集输系统在冬季生产过程中极易形成天然气水合物,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为此,分析了高含二氧化碳气井集输系统发生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的原因,在现有集输系统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边界条件,提出了高含二氧化碳气井集输系统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措施:清洗井底脏物和天然气水合物;站场设备采用水套炉和电伴热加热,应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材料进行绝热保温;集输管线加注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完善外输气管线加药流程;合理控制单井气管输温度;制定合理的清管周期。  相似文献   

6.
气井井下节流防止水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井井下节流工艺是将节流器置于油管的适当位置来实现井下节流调压,利用地热对节流后的天然气加热,改变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条件,对防止水合物生成起到了积极作用。文中建立了气井井下节流压降温降以及节流后地层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以苏里格气田某井为例,应用自制气井井筒动态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井下节流与地面节流水合物生成与携液情况。井下节流大幅降低水合物的生成温度,有效解决了气井积液的生产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7.
影响克拉美丽气田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克拉美丽气田的主要单井集输工艺为"井口注醇初级节流+集气站集中加热节流"和"井口加热节流+集气站集中加热节流"两种,在开采、集输过程中常因天然气水合物冻堵而影响气井正常生产。针对天然气组成、凝析油含量、电解质浓度、抑制剂浓度等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因素在克拉美丽气田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中的作用。同时,根据克拉美丽气田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预防措施,有效地改善天然气水合物冻堵问题。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地区超高压含硫气井安全地面集输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超高压气藏富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集输工艺的安全性要求极高,其中双探1井为川西北地区典型的超高压含硫气井,是目前国内投入试采井口压力最高(104 MPa)的气井,其安全试采的关键是节流降压和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为此,以该井为先导,创新建立了超高压含硫气井的地面集输工艺流程:(1)考虑冲蚀腐蚀的影响,按照等压设计思路,设计了高压多级节流橇;(2)提出了地面一级加热+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移动蒸汽加热的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技术;(3)形成了地面安全控制技术,建立了安全等级最高的超高压井口安全系统,保障了气井的安全生产;(4)针对气田产水和高含硫化氢的特点,提出了气液分离+脱硫+缓蚀剂+清管的防腐措施。该配套技术工艺对超高压含硫气井地面集输工艺的研究和试验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对其他同类气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气田作为我国内陆最大的整装气田,随着天然气不断开采,地层压力逐渐降低,采气工艺技术的革新与集气管网布局的优化成为延续气田生产寿命的核心问题。该气田通过井下节流工艺有效利用地温热能解决了水合物堵塞问题;新型锁芯式井下节流器一次打捞成功率在90%以上;布井方案采用单井串接工艺,缩短了采气管线长度;减少运行管理费用投入,使建设投资额降低约48.8%。梳理了近年来管网模型研究的发展动态,指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以苏里格气田采气量增加30%的背景下,展示了骨架管网水力计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模拟软件算法流程,利用TGNET软件模拟管网压降幅度,从而有效抑制水合物生成并避免经济损失。针对集输管网适用性评价进行讨论,指出了生产工况变化对管网运行效率的影响,以及建立水力计算模型对于预测和避免潜在风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气田集输流程的分类对比,结合目前东坪、牛东气田所在地区地形地貌、气体流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选择了辐射式集输管网流程,采用井下节流工艺防止水合物的产生,降低了单井进站压力,减少运行成本,为后期气田开发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