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脉冲射频对经胸廓切开行肺叶切除术后同侧肩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 收集84例需要择期行经胸廓切开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术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脉冲射频治疗,B组使用术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穿刺,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疼痛(VAS),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SS)以及术后两组患者因肩痛使用镇痛药物的量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率。在治疗后第1、5天和1个月,收集治疗参数。结果 A组治疗后第1天VAS评分为6.92±2.11,并且评分在第5天和1个月的随访分别为4.21±1.55和1.31±0.99。与治疗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治疗第1天平均OSS评分为39.21±6.65,第5天和1个月的随访分别为34.47±5.02和22.21±5.66。OSS改善显著(P<0.001)。B组治疗后第一天平均VAS评分为7.01±1.28,第5天和1个月分别为6.13±2.21和5.51±2.12。与治疗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平均OSS评分为40.02±6.29,第5天和1个月分别为38.41±3.981和35.58±6.01。并未观察到显著OSS改善(P>0.05)。且A组的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显著低于B组。整个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的臂丛神经脉冲射频可以显著的减轻肺叶切除后肩关节疼痛,并可降低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SSN)脉冲射频(PRF)和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顽固性肩周疼痛的疗效。方法 收集80例慢性肩周疼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超声引导下SSN阻滞(采用类固醇和局麻药的混合物),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SSN PRF治疗,每组40例。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SS)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收集评价疗效参数。结果 A组平均VAS评分阻滞前为(6.41±1.22),3、6个月的随访分别为(2.07±1.10)和(2.69±1.2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OSS评分患者阻滞前为(24.46±7.07),评分在3、6个月的随访分别为(37.48±4.92)和(39.82±5.41)。观察到显著OSS改善(P<0.001)。B组PRF前平均VAS评分为(6.42±1.43),3、6个月的随访评分分别为(0.95±0.14)和(1.25±1.0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OSS评分患者PRF前为(23.60±7.69),3、6个月的随访评分分别为(40.83±7.01)和(42.27±6.30)。观察到显著OSS改善(P<0.001)。整个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SSN的PRF神经调节以及SSN阻滞均是慢性顽固性肩痛的有效治疗方法,相对于SSN阻滞,SSN的PRF可以提供更有效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唐栋梁  徐小青 《工业加热》2018,(10):978-982
【摘要】 目的 观察腰背部带状疱疹急性期后神经痛(PHN)的患者腰神经节脉冲射频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腰背部PHN的住院患者,分为暴露(52例,腰神经节脉冲射频组,PRF组)和非暴露组(41例,腰神经节阻滞组),临床疗效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药物剂量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6个月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的NRS值随时间显着下降。然而,PRF组的这种下降比吲哚美辛液阻滞组更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PRF组的药物剂量显着降低,但是在吲哚美辛液阻滞组中未见降低。PRF组的PHN(NRS≥3)发病率也低于阻滞组。结论 本研究显示腰神经节PRF在PHN治疗比腰神经节阻滞更有效。腰神经背根节PRF之类的神经调节方法可能是减少由带状疱疹急性期后疼痛信号的持续传播引起的神经病变的进展的有用选择。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气胸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用于减轻近胸膜肺肿瘤微波消融(MWA)术中及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30例近胸膜肺肿瘤患者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MWA前先实施人工气胸联合肋间神经阻滞,B组MWA前单纯实施人工气胸,C组MWA前单纯行肋间神经阻滞。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0、6、12和24 h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中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885);C组患者在术后6、12和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4,0.006,0.006)。A组和B组患者实施人工气胸后均未出现胸闷症状;A组和B组中共6例患者术后仍有少量无症状残余气胸, 约1周后残余气胸自行吸收消失,1例患者术后抽气后仍存在较大范围气胸,经行胸腔闭式引流3 d后痊愈。无其它严重人工气胸相关并发症。结论 人工气胸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轻近胸膜肺肿瘤患者MWA术中及术后疼痛,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2 年1 月—2013年1月临床资料完整的84例采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① 穿刺成功率98%,手术时间22~55 min, 平均28 min。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② 术后3 d,1周,6个月和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4.0 ± 8.3)、(3.6 ± 0.7)、(2.9 ± 0.7)和(3.0 ± 0.9),显著低于术前的VAS评分(7.2 ± 1.1),P值均 < 0.05;③ 术后3 d,1周,6个月和12个月ODI分别为(23.6 ± 2.6)、(19.5 ± 1.5)、(18.5 ± 1.5)和(18.8 ± 1.8),显著低于术前的(35.1 ± 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④ 术后1周、6个月和1年有效率分别为94.0%,95.2%,92.9%;优良率分别为77.4%,78.6%,73.8%。结论 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估脉冲射频刺激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8例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消炎镇痛药组(A组=26例)和脉冲射频组(B 组=22例)。A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B组患者行射频脉冲刺激脊神经后内侧支所对应小关节。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测评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VAS评分,并根据VAS改善程度统计疗效。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A、B两组的VA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出院时B组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时B组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A组为46.5%,B组为87.6%;显效率B组为76.2%,A组为26.4%。B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影像引导脊神经后内侧支脉冲射频术能有效缓解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疗效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对比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或联合微波消融(MWA)的近期局部疗效、安全性及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或联合MW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两组术后AFP、肝功能、不良反应、并发症、术后3个月的影像学表现以及1年生存率情况。 结果 射频联合组术后3个月边缘复发率9.8%,微波联合组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射频联合组术后AFP平均下降为(412.47±373.81) ng/ml,微波联合组平均下降为(278.72±269.20)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射频联合组ALT平均升高至(81.22±49.50) U/L、AST平均升高至(93.71±50.94) U/L,微波联合组ALT平均升高至(139.53±97.77) U/L,AST平均升高至(181.43±140.16) U/L;两组ALT及AS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射频联合组并发症1例,微波联合组并发症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1年生存率无差异( P >0.05)。 结论 TACE联合RFA或联合MWA的近期局部疗效、并发症及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射频联合组术后比微波联合组术后肝功能损伤轻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椎体压缩性骨折伴相应节段神经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并神经痛患者47例,所有患者在药物止痛、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予以PVP治疗。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1 d、1周、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PD- Q量表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VAS评分、ODI、PD- Q量表评分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VP不仅能部分恢复椎体压缩骨折的高度,缓解腰背痛,对伴有神经根性疼痛的患者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成射频热凝组和药物毁损组,射频热凝组患者83例,药物毁损组患者82例。射频热凝组采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毁损组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表阿霉素化学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3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 射频热凝组优良率明显优于药物毁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射频热凝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VAS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低,且远期疼痛情况稳定,总体治疗效果突出。结论 采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介入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治疗符合标准肺癌患者为56例,将其分成治疗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 (32例)。A组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术后给以125I粒子植入术。B组单纯给以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22.8 ± 1.9)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14.2 ± 1.3)个月。A组显著长于B组(P = 0.006)。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与单纯动脉化疗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