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探讨球囊闭塞试验(BOT)在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中应用的可靠性以及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累及颈动脉的头颈肿瘤患者,36例术前采用不可脱球囊暂时性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作BOT,其中35例术后行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36例(36/39)头颈肿瘤患者成功进行了BOT,阳性率为11.1%(4/36),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35例患者进行了肿瘤的手术切除治疗,其中4例行颈动脉切除并血管重建;28例术中仔细剥离肿瘤而完整保留颈动脉;3例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BOT对于累及颈动脉头颈肿瘤术前评估是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肿瘤动脉栓塞联合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56例患者。对照组(24例)行常规外科切除骶骨肿瘤;试验组(32例)行术前骶骨肿瘤动脉栓塞联合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计算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造影显示骶骨肿瘤由多支血管供血,分别给予栓塞后在球囊阻断腹主动脉的辅助下成功切除肿瘤。试验组术中手术视野清晰,骶骨肿瘤切除时出血明显减少,术后未出现异位栓塞、肾缺血和肢体缺血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术前肿瘤动脉栓塞联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使肿瘤切除术中的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明显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导引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联合超声科,协助产科完成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共13例,13例产妇均经彩色超声和MRI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于双侧髂总动脉或腹主动脉预置封堵球囊,胎儿娩出同时立即充盈球囊对目标血管进行临时封堵,并根据产科医师止血状况,适时撤出球囊。结果 13例中1例为腹主动脉封堵,12例为双侧髂总动脉封堵。13例中12例经超声导引封堵成功,平均阻断时间<15 min,术中出血量800~1 500 ml。结论 剖宫产前超声导引球囊阻断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安全可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无X线辐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血管内球囊阻断术(EBO)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血管阻断平面以下外科手术中致命性大出血,确保在基本无血视野下安全手术。该方法可直接阻断创伤及手术部位主要血供来源,迅速降低靶区血流灌注压力,达到显著减少出血的目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最重要的是,阻断为暂时性,解除阻断后立即恢复血流灌注,术后并发症少,对全身循环系统及脏器功能损伤较小。该文就EBO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对3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MR诊断为PPP伴/不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前行临时动脉球囊阻断术。随机分为两组,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17例(A组),腹主动脉球囊阻断16例(B组)。主要观察透视时间、辐射剂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33例均成功完成临时球囊阻断术。B组平均透视时间、辐射剂量、术中出血量均低于A组(P<0.05),两组间剖宫产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1、5、10 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子宫均未切除,也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PPP剖宫产术中双侧髂内动脉临时球囊阻断或腹主动脉临时球囊阻断,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概率,但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临床效果及辐射防护安全性较优于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
  相似文献   

8.
张伟 《工业加热》2018,(4):322-326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髂内动脉栓塞(IIAE)与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控制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3月接受介入治疗的连续44例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IIAE(栓塞组),21例行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球囊阻断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与栓塞组相比,球囊阻断组术中出血量更少[(619.05±479.19) mL对(1 045.45±694.79) mL,P<0.05],剖宫产时间更短[(88.48±26.80) min对(121.67±40.46) min,P<0.05],X线曝光时间更短[(26.38±6.45) s对(145.71±40.56) s,P<0.05],X线剂量更少[(5.72±1.45) mGy对(26.49±5.87) mGy,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率、子宫切除率、术后活动性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IIAE和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控制出血均安全有效。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与IIAE相比,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剖宫产时间、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巨细胞瘤4例和脊索瘤2例)术前经股动脉途径置入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远端肾动脉开口以下,术中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血流下切除肿瘤,每次阻断45min,需重复阻断时间隔10min;记录术中出血量,观察手术效果。结果6例均成功置入球囊,操作时间30~60min,术中累计阻断血流时间40~130min,术中出血800~2000ml (平均1350ml )。肿瘤均顺利切除,未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球囊导管置入术安全简单,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切除骶骨肿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尹传高  汪松  王昶  李旭  王悦 《工业加热》2014,(12):1083-1088
【摘要】 目的  总结球囊扩张成形术在小儿食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小儿食管狭窄行球囊扩张成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 20例,先天性食管下段狭窄 5例,误服强碱食管腐蚀伤后狭窄 5例。按扩张次数将患儿分为3组,A 组18例,行 1次球囊扩张,均为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B 组 7例,行 2 ~ 3次球囊扩张,主要为先天性食管狭窄和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C 组 5例,行4 ~ 6次球囊扩张,为食管化学性烧灼伤患儿。扩张前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明确病灶部位及狭窄程度,分别使用不同规格球囊进行扩张;扩张后复查造影进行对照分析了解扩张效果,分析各组间病因、食管狭窄长度和狭窄食管直径对扩张效果的影响。结果 30例患儿共接受62次扩张,平均每例扩张2.1次(1 ~ 6次)。27例患儿扩张后呕吐症状明显改善,体重明显增加;3例化学性烧灼伤患儿疗效不佳,转而进行手术治疗,全部患儿未发生穿孔、呕血或黑便等并发症。A、B、C 3组患儿食管扩张前狭窄段平均直径分别为:4.0 mm(3.0 ~ 5.0),4.3 mm(2.5 ~ 6.0)和4.4 mm(4.0 ~ 5.0),平均狭窄段长度分别为(1.18 ± 0.59)cm,(1.53 ± 0.49)cm和(7.50 ± 2.89)cm。3组扩张成功率分别为18/18、7/7和2/5。C组患儿食管狭窄段长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 0.05。C 组患儿扩张有效率显著低于 A、B 组(P < 0.01)。结论 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小儿食管狭窄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可以有效地解除患儿的食管狭窄症状,是治疗小儿食管狭窄的首选方法。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和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扩张有效率高;化学性烧灼伤患儿需要反复多次扩张和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能可靠评价脑对颈动脉阻断(TBO)耐受性的方法.方法对20例临床需要阻断颈动脉的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法将球囊导管置入颈动脉将其临时阻断,其间对患者进行连续的临床评价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图(TCD)、颈动脉残端压(SP)监测,并通过DSA检查Willis环的沟通情况.结果除1例置管引起颈总动脉(CCA)闭塞,1例尚未阻断颈动脉即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外均完成试验,其中2例分别在颈动脉阻断后34 min和27 min因出现神经系统体征提前终止TBO,并被认为不能耐受颈动脉阻断.其余都通过了45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动脉栓塞对椎体肿瘤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36例椎体肿瘤患者手术前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观察手术中的相关指标,对手术操作难度进行评分,并与对照组(同期42例术前未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的椎体肿瘤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栓塞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 428.9 ml、手术时间平均164.6 min、术后引流量190.7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手术操作难度评分,栓塞组3个方面的得分为:1.42、1.78、1.97,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椎体肿瘤外科手术前,常规进行动脉栓塞,能显著减少肿瘤血供,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完整切除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5例均经超声和磁共振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待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充盈球囊,剖宫产术后24 h去除球囊,记录所受射线剂量、出血量,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5例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均获得成功。出血量 < 500 ml者3例,> 1 000 ml者2例。3例保留子宫,2例因难治性出血,行子宫全切1例,子宫次全切1例。以上5例均未发生球囊置入并发症。结论 髂内动脉球囊临时置入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量,并降低了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动脉介入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3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别行超选择性舌动脉、颌内动脉、面动脉介入灌注化疗,其中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1例。化疗药物采用顺铂(CDDP)、5-FU、甲氨碟呤(MTX)、表阿霉素(EPI)等2~3种联合应用。结果31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半月后肿瘤体积缩小21例(占67.8%);肿瘤溃疡面缩小8例(占25.8%);未见明显变化2例。组织学疗效:19例介入治疗后接受手术,10例栓塞后的手术标本均为显效,栓塞标本近栓塞的血管处坏死程度重;9例未栓塞标本为有效。19例手术标本病理观察有效率94%。术中见肿瘤缩小,边界清楚,出血减少。19例术后目前仍生存15例(占78.9%),存活时间1~7.5年。结论术前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颅外段起始部急性闭塞的不同开通策略及其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例颈内动脉起始段急性闭塞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微导管+微导丝、小球囊+微导丝、多功能管+超滑导丝)开通闭塞段,对开通策略制定、手术器械选择及其开通效果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段血管,发生远端栓塞事件2例。术后90 d随访均恢复良好,无明显后遗症状。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急性闭塞,手术策略上既要提高开通成功率,尽量缩短开通时间,更要兼顾手术安全。微导管、导丝配合通过病变方法应作为首选,但在特殊条件下其它开通方式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