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LNG输送管道耦合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LNG输送管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耦合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包括管道与保温层之间的导热以及保温层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流传热和辐射,并对LNG输送管道的冷量损失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和计算。用数值仿真对管道周围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模拟和分析,比较了不同厚度的保温材料、Reynolds数、环境温度以及阳光辐射等对冷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温材料特性对LNG输送管道的冷量损失影响较为敏感。随着保温材料热阻的增加,Reynolds数、环境温度以及阳光辐射对冷量的损失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4.
5.
6.
7.
SCV蛇形换热管内超临界LNG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NG沉浸式汽化器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应用广泛,管内超临界LNG的传热特性对SCV运行有重要影响,为此,建立了单根蛇形换热管内LNG流动传热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管程压力、热通量、入口速度及物性变化对管内流体温度与局部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局部传热系数沿流动方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准临界点附近达到峰值;由于二次流现象,传热系数在弯管处发生突变。在操作压力范围内,压力越大,局部传热系数峰值越小;热通量越大,局部传热系数峰值越早出现,峰值过后系数下降越快,出现传热恶化现象;而入口速度越大,局部传热系数越大,其峰值出现位置越靠后。该数值模拟结果可为LNG沉浸式汽化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月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9):193-195
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我国对于天然气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在此情况下,LNG低温储罐作为天然气储存和使用重要设备,其建造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据此,基于我国天然气储量及LNG行业发展现状,合理指出当前LNG低温储罐建造需求。同时,从全容式LNG低温储罐焊接工艺、全容式LNG低温储罐内罐壁板建造技术两个角度对全容式LNG低温储罐建造技术仅需分析说明,旨在为后续全容式LNG低温储罐建筑提供工艺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混凝土全容储罐是国内液化天然气储罐的主要结构形式,罐内金属材料的设计标准以欧洲标准或美国标准为主,其中外罐壁板、底板及环板、顶衬里板、抗压环、抗压圈、抗压环背部锚固件、连接板、节点板、预埋件、中心环翼缘、中心环腹板等板材常采用欧标S275J2及S355J2碳钢材料,穹顶梁框架纵梁和环梁常采用欧标S355J2碳钢材料。以碳钢板和碳钢穹顶梁H型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欧标与国标的对比分析,从材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尺寸公差、超声波探伤等四个方面浅析国标替代欧标的可行性,为LNG全容储罐碳钢材料国标替代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间介质气化器中超临界LNG换热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维数值计算与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中间介质气化器中超临界LNG的换热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作压力与质量流量对LNG超临界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压力下,超临界LNG的传热系数及壁温会出现波动的现象,而改变质量流量对这种现象影响不大。除此之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低流量工况下,超临界LNG在临界区附近由于物性的剧烈变化会发生传热恶化现象,而常用的换热关联式不能很好地预测这一现象,适当提高入口流量可以有效避免传热恶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16.
竖直平面上的传热传质复合自然对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竖直平面上因热及物质扩散引起的传热传质复合自然对流,得到了速度、压力、温度和浓度的分布及传热传质速率随浮力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u与Sh在随浮力比B的变化过程中出现最小值,此时的浮力比Bmin仅是Pr/Sc的函数;流型取决于浮力比和Pr/Sc,根据流型不同可在B-Pr/Sc坐标系中将流场划为4个区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带有单相自然循环回路元件的铜板与光滑铜板相隔冷热空气逆流换热的换热效果。 结果表明;相同泵耗功情况下;加装单相自然循环回路元件的换热板的换热量是光滑铜板的1.1~1.3倍。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加装单相自然循环回路元件与相同形状、尺寸的铜翅片换热效果;针对影响自然循环回路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循环回路高度、横向与轴向倾斜角度、冷热源温差等;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温差超过等效温差点后;自然循环回路元件的换热效果才强于相同形状和尺寸的铜翅片;随着几何尺寸减少以及倾斜角度的增加;自然循环元件与铜翅片的等效温差点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天然气纯氧换热式转化装置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催化剂应用情况。该装置设备材质及催化剂均实现国产化,运行状况良好。经多年节能挖潜改造,各项指标全面超过其设计值,吨氨消耗和综合能耗均低于Tandem工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