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翀  舒赣平 《特种结构》2008,25(5):15-17
本文进行了波纹钢板竖向加劲钢筒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采用了正交异性板单元来模拟波纹钢板,研究了仓顶刚度、仓壁波纹高度、仓壁竖向加劲肋截面刚度和仓底约束条件对筒仓特征值屈曲分析的影响.最后,采用特征值屈曲分析第1阶模态作为结构的初始缺陷,进行了结构非线性极限承载力分析,得到了结构对于这种缺陷形式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2.
1超高层建筑为了在一定的用地面积上取得更多的建筑面积或空间,建筑在向高空发展。超高层建筑一般认为是高度为100m以上的建筑。随着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拔高,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端,如地基沉陷、地震难防、消防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等,特别是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遭恐怖袭击而毁于一旦,摩天大楼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担心。一些专家提出要限制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但从人类的建筑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终将克服各种困难,建筑物的高度还将不断增加,最终极限高度还难以预料。实现超高层建筑和超超高层建…  相似文献   

3.
风灾害导致建筑结构损毁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而现行建筑荷载规范在此方面所能提供的条款内容有限,结构抗风设计缺乏足够的规范性指导。采用CFD数值风洞方法,研究低矮建筑标准模型表面风压在不同风向角的分布特性以及压力系数变化特性,为此类建筑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由于建筑功能和建筑艺术要求提高,平面布置与竖向体型日益复杂,而且层数增多、高度加大,因此,随着建筑物的体型和高度的不同,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选用不同的结构体系来满足强度、刚度、延性和稳定的需要,并使其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框架在风荷载及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由于框架产生侧移变形从而引起侧移二阶效应。为了简化分析,给出了梁、柱刚度的统一的折减系数,对弹性阶段和极限阶段框架侧移二阶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框架设计中应当考虑侧移二阶效应。  相似文献   

6.
祝志文  王钦华 《钢结构》2019,34(8):67-73
基于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分别以B类和C类地貌上的两栋超高层建筑为例,对比研究了GB 50009—2001、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风荷载条文修改对超高层建筑整体风荷载和围护结构风压的影响。研究表明:对A、B、C和D四类地貌高度为250 m左右的超高层建筑,由《2012规范》给出的平均风荷载和极值风压,分别比《2001规范》减小了6. 9%、6. 3%、11. 7%和17. 6%。对A、C和D三类地貌,《2012规范》的调整是减小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但对B类地貌,《2012规范》既减小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也减小了体型系数,且它们减小程度均与离地高度有关。因此,《2012规范》在适当降低了标准场地类别的平均风荷载的同时,也适度降低了另外三类场地的平均风荷载。  相似文献   

7.
高树鹏 《山西建筑》2014,(16):245-247
对建筑幕墙竖向外装饰线的几种形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超大竖向铝合金装饰线设计中侧向荷载对立柱产生的扭转力矩,荷载的传递路线及各个构件的受力状态,并指出建筑幕墙竖向外装饰线可体现建筑挺拔的立面效果,缓解渐变的曲度,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8.
杭州来福士广场项目位于杭州市中心区,主楼为超高层塔楼,地下3层,地上60层,总高度250 m。总结了该塔楼的结构设计要点,包括地震动参数及风荷载取值、结构选型与结构整体分析概况,重点分析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柱的水平变形及斜柱与核心筒之间楼板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在超高层建筑中,风荷载将会超过地震荷载作用,成为结构设计的水平控制荷载;倾斜程度较大的斜柱在竖向荷载下会产生水平位移,该位移可能对楼板产生不利影响,需通过局部加强措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南京奥体体育科技中心观光塔打破了传统的塔架形式,由主塔塔身、弧形桁架和观光平台三部分组成,塔身高宽比大、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塔身采用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达到了塔身通透的建筑效果。结构的静、动力和地震作用分析表明,结构变形和承载力均满足要求。通过在塔身设置粘滞阻尼器及减振设计,满足了观光平台舒适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底框架建筑在结构计算上,一般采用底部剪力法,以往的荷载累积与实际结构受力情况有很大出入。这里依照有关规范和实际受力分析,进行一些新的讨论。 1 竖向荷载累积 底框架建筑在结构计算时,经常将上部垂直荷载,一并累计到底框架梁上。往往一栋6层住宅,梁的上部线荷载达200KN/M左右,加上水平地震力作用,使梁的截面高度、配筋,达到了使人难以接受的程度。截面高度一般在850~1000mm左右,配筋为梁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3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对建筑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从而高层建筑也就不断地涌现出来。建筑不停的向高度更高、结构形式更多样、体型更复杂发展,并且由于各式各样的新材料使用让结构变得更加轻柔,建筑的风荷载成为控制高层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ANSYS Workbench15.0平台,联合使用ANSYS Static Structural和FLUENT来搭建单向流固耦合平台,建立矩形截面建筑的弹性结构模型,模拟并分析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矩形截面高层建筑模型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石梅湾游艇会所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单体建筑与两栋建筑有相互干扰影响时的鱼形屋盖屋面平均与脉动风压系数、屋盖局部体型系数以及屋盖整体升力系数分布特性,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屋盖表面主要呈现负风压(风吸力),在迎风屋檐气流分离较大,风压变化明显,出现较大的负风压系数;当来流顺沿尾部贯通的连廊吹来时,增强的气流对屋盖下表面产生向下的吸力,且这股吸力要大于上表面向上的吸力,屋盖上下表面风压叠加后使该处屋面呈现一定的正风压;干扰建筑的存在对屋面全风向局部体型系数和屋盖整体升力系数有一定的遮挡效应.所得结论对复杂体型屋盖结构的抗风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移动双坡屋面实验房及测风塔获取的"苏迪罗"、"彩虹"、"凯萨娜"和"芭玛"等台风登陆期间的三维脉动风速数据,对近地边界层平均风特性和湍流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地100m范围内平均风速剖面符合对数律和指数律分布,平均湍流度剖面符合指数律分布;与良态季风条件下相比,摩擦速度、地面粗糙度长度、平均风速剖面指数α值相对变大,平均湍流度相对增大20%以上;湍流度与阵风因子相关性与Ishizaki实测结果一致;纵向、横向和竖向三湍流分量的竖向相干函数衰减指数为16.82、7.23、3.69;离地3.2m高度处各向湍流分量的功率谱值大于10m高度功率谱值2倍以上,在低频范围各向湍流分量含能量相对要大,湍流功率谱高频段下降相对较快,在惯性子区各湍流分量的功率谱的分布显著偏离"Kolmogrove-5/3"律。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2)
为了探究浅部缩径缺陷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包含1根完整桩和9根带有浅部缩径的缺陷桩在内的10组室内模型试验,并进行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获得了10根桩的桩顶荷载-沉降曲线。结果表明:在单桩浅部含有缩径长度不大于完整桩桩长的10%且缩径处桩径不小于完整桩桩径的80%时,或者单桩含有缩径长度不大于完整桩桩长的2.5%时,浅部缩径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基本无影响;当单桩含有的缩径长度为完整桩桩长的2.5%~10%,且缩径处桩径小于完整桩桩径的80%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降低约20%;在未达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之前,所有单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呈线性变化;达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之后,含有较大程度浅部缩径缺陷桩的曲线斜率较完整桩偏大。  相似文献   

15.
对桩的静载试验进行了介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桩径1 500 mm,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为13 000 kN的基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得出了试验桩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大干13 000 kN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ANSYS - CFX软件对相邻两个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在风致干扰情况下,由于气流的脉动性显著增加,两个高层建筑的荷载作用较单体建筑情况下明显增大.此外,还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包括结构的等效静力风荷载和位移响应两个方面,结果同样表明干扰效应结构响应比单体模拟结果明显增大,增大最显著的是横风向响应.计算得到建筑物在干扰情况下的风振系数比单体时增大约8%.分析得到了等效的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进一步表明了干扰效应对风荷载的增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十字形超高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的风荷载干扰效应,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Realizable K-e模型,数值模拟了单体十字形超高层建筑和由十字形超高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在不同间距(24m、30m、36m)下的风环境及建筑表面风荷载,获得了其建筑表面风压、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等效静风基底弯矩及干扰因子等结果,将两者结果进...  相似文献   

18.
一种由可回收型的集装箱改造而得来的模块化建筑在国内外节能环保建筑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用于住宅及办公的集装箱模块化建筑应运而生。为了提升集装箱模块化建筑的广泛应用性,首先从集装箱模块化建筑抗侧刚度出发,对单个集装箱的竖向和水平传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多层多跨并列式的集装箱模块化建筑的受力特点和设计原则进行了探讨。最后采用SAP2000软件,进行了集装箱建筑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集装箱模块化建筑上长梁及顶板均由挠度控制设计,下长梁及底板均由强度控制设计,柱由承载力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9.
风荷载是强风区高层建筑的主要侧向控制荷载,确定脉动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借助于高频动态天平试验和风压测量试验,分析讨论了沿建筑物高度分布的平均风力、脉动风力、风致振动惯性力以及建筑结构设计所需要的等效静态风荷载的确定问题,可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国标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对风荷载计算部分做了较大修改,调整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风振系数的计算,对输电塔设计影响较大。通过实例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新规范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输电塔结构设计时风荷载的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