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索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评价联合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不能手术切除的50例HCC患者行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至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次要观察指标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截至2011年12月,5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0 d,按照mRECIST标准评价,34例患者病变进展,中位TTP(mTTP)为210 d(95%CI:159 ~ 261 d),36例患者存活,未达到中位OS(mOS)。治疗前患者无肝外转移的mTTP为316 d,有肝外转移的mTTP为172 d,Kaplan?蛳 Meier法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 10.653,P = 0.001);COX回归法单因素分析风险比为0.321,(95%CI:0.157 ~ 0.658,P = 0.002)。50例患者中46例服用索拉非尼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反应29例(58%)、乏力27例(54%)、腹泻20例(40%)、高血压19例(38%)等,共出现3级不良反应32例次,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联合治疗前患者TACE治疗平均间隔时间69 d,联合治疗后TACE治疗平均间隔时间为112 d。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能手术切除HCC有一定疗效,尤其是治疗前无肝外转移的患者可以明显延长TTP,安全性好,延长了患者TACE治疗间隔时间。尽早联合使用索拉非尼,可提高疗效,使患者更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中晚期HCC患者,TACE术后3 ~ 5 d口服甲磺酸索拉非尼。期间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患者由延续护理小组成员跟踪随访,予以健康教育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TACE术后均口服索拉非尼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22例)和一过性肝功能损害(23例)。出院患者均得到定期随访和延续护理。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采用院内观察结合院外延续护理的方式护理此类患者,可减轻治疗期间并发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究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2年2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112例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TACE、RFA联合组(n=70)和TACE组(n=4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60例(85.7%)肿瘤及边缘无强化,且肿瘤缩小;10例(14.3%)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但肿瘤边缘强化。TACE组患者24例(57.1%)肿瘤得到完全控制;12例(28.6%)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但肿瘤边缘强化;6例(14.3%)肿瘤明显变大,且肿瘤边缘明显强化。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TACE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4%(64/70)、68.6%(48/70)和62.9%(44/70),均高于TACE组(P均>0.05)。联合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9.23(95%CI:26.9~31.5)个月,TACE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2.5(95%CI:18.9~2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可以更好地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虽然联合RFA治疗存在更多的并发症,但经对症处理均可缓解。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综合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消融(PA)与单独行TAC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生存率、肿瘤缩小率的差异,为HCC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比较TACE联合PA与单独行TACE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HCC患者生存率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从中提取相关数据,按照Cochrane手册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5篇RCT,85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TACE联合PA组1、2、3年生存率、肿瘤缩小率均优于TACE单独治疗组[1年生存率:RR=1.454,95% CI(1.333,1.586),Z=8.56,P<0.001;2年生存率:RR=1.781,95% CI(1.511,2.099),Z=6.88,P<0.001;3年生存率:RR=2.351,95% CI(1.808,3.059),Z=6.37,P<0.001;肿瘤缩小率:RR=1.314,95% CI(1.190,1.452),Z=5.38,P<0.001]。敏感性分析揭示两组生存率、肿瘤缩小率的差异结果可靠。结论 与单独行TACE相比,TACE联合治疗组的患者1、2、3年生存率、肿瘤缩小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癌的首选疗法。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肿瘤介入及免疫治疗的发展,TACE联合DC治疗肝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证实两者联合治疗肝癌疗效显著,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展现了良好的前景。本文就TACE、DC及TACE联合DC治疗肝癌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毛晓楠  卢再鸣  郭启勇 《工业加热》2016,(12):1058-1064
【摘要】 目的 介绍用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汇集自2014年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12例,分析其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资料,完成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及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术,统计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讨论支架的通畅情况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12例(100%),2例支架未开通,其中1例并发穿刺点出血,1例并发呕血。10例患者接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0个月(2~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8.0个月(2~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7/9、7/9、5/8和3/6。门脉支架平均通畅时间7.5个月(0~15个月)。术后3、6和9个月、1年门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9、6/9、5/8和3/6。随访期内共8例患者行后续TACE治疗,共行TACE 18例次,术后肝功能稳定。结论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可以降低癌栓分级、维持支架通畅、保证门脉供血、扩大TACE适应证,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具有较大的综合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对比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43例肝细胞癌患者,其中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22例,单纯TACE组2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3个疗程后,两组AFP水平均明显下降,联合组和TACE组分别为108.4(24.4,205.1) ng/mL和114.2(51.2,203.0) ng/mL,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ORR为68.2%,而单纯组为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而TACE组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腹泻、蛋白尿、手足综合征、乏力发生率分别为68.2%、36.4%、54.5%、63.6%和86.4%,均远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安全有效且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8.
付元  纪建松  涂建飞  宋晶晶 《工业加热》2015,(12):1067-1071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索拉菲尼对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40例2009年12月至2014 年5月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患者,其中20例采用TACE联合RFA和口服索拉菲尼(治疗组);20例行TACE联合RFA(对照组)。TACE联合RFA即TACE术后7 d~10 d天行RFA治疗,以下简称TACE联合RFA术。索拉菲尼于TACE术后4 d开始口服。400 mg 2次/d,若出现耐药则停药,每位患者行TACE联合RFA术不少于2次。结果 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 31.0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4.8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0%、50%,对照组分别为80%、55%、30%。1、2、3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RFA和口服索拉菲尼能延长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DC CIK细胞治疗BCLC C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60例BCLC C期HC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TACE联合DC CIK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半年和1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全血T细胞亚群CD3+CD8+明显升高,CD3+CD4+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半年生存率分别为67.9%、48.1%(P<0.05),一年生存率分别为53.6%、 29.6%(P<0.05)。结论 TACE联合DC CIK细胞联合治疗比单纯TACE治疗效果更好,是BCLC C期肝细胞癌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中国HCC患者80%发生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HCC通常是一种富血供肿瘤,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一方面阻断肿瘤血供,同时在肿瘤局部聚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发挥最大限度的杀伤作用,被公认为HCC非手术治疗最常用方法之一。为此,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专家们经讨论提出了《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临床实践指南》,内容包括HCC概述、TACE适应证和禁忌证、TACE围手术期处理、TACE手术操作、TACE并发症及其处理、TACE随访和疗效评价以及基于TACE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