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建筑技术》2016,(1):91-93
为了研究降雨入渗对矿山边坡孔隙水压力、含水量、边坡坡面形态变化的影响,以焦作市某矿山边坡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例,通过人工降雨实验研究了不同压实度、坡度和降雨强度对矿山边坡水土流失的影响。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区水土流失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人工降雨引起浅层土体孔隙水压力和含水量增大,致使土体有效应力减小,抗剪强度降低;随着降雨的进行,水分逐渐向坡体入渗,土体含水率增大,边坡稳定性变差;雨水冲刷引起坡面冲沟发育,坡脚最先发生破坏,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突变;降雨强度对边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坡度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从计算范围、内摩擦角、粘聚力、土体重度、坡高与坡度等方面,研究了计算敏感性参数对山区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和重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敏感,坡角与坡高的影响次之,计算范围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针对三峡库区岩质边坡,分析了边坡的结构构造、破坏模式以及稳定性计算方法,并对该段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边坡为顺向坡,坡面与岩层面基本吻合,有可能沿岩层面发生顺层滑移,该高切坡的稳定性较低。通过对边坡采用锚杆加固、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的治理措施,可以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针对三峡库区岩质边坡,分析了边坡的结构构造、破坏模式以及稳定性计算方法,并对该段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边坡为顺向坡,坡面与岩层面基本吻合,有可能沿岩层面发生顺层滑移,该高切坡的稳定性较低。通过对边坡采用锚杆加固、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坡的治理措施,可以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膨胀土遇水发生软化,导致土体强度降低,降雨入渗对膨胀土路堑边坡影响较大。依据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软件,通过降雨入渗模型分析,建立膨胀土路堑边坡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型,模拟了降雨过程中边坡地下水含水率、压力水头变化规律,分析研究降雨入渗对路堑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对膨胀土边坡渗透影响仅发生在浅部区域,坡面低渗透性影响雨水入渗效果,裂隙性坡面则入渗稍快;对于低透水性、高基质吸力,短期降雨不至于导致边坡大面积滑塌破坏,边坡滑面只出现在表层,表现为浅层滑动,对深部土体影响不大。为以后膨胀土路堑边坡施工与防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4,(8)
边坡一般是指具有倾斜坡面的土体或岩体。边坡处治,首先要进行稳定性分析,然后根据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决定是否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边坡的防护工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道路边坡稳定性及水土流失治理问题,从土体加固、坡面防护、排水措施三方面介绍了道路边坡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保证道路边坡的稳定性,并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降雨会对黄土边坡坡面产生侵蚀破坏,通过室内试验模拟降雨对边坡的冲刷,对延安地区黄土边坡坡面破坏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于设置了截流槽和集水沟的分级边坡,提出了一种综合防冲刷防护技术,能够有效减小降雨对坡面的破坏,保证坡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非常复杂,有结构面发育程度、坡高、坡面形状、岩土强度参数、边坡物理力学因素等,而水对边坡的稳定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水所引起边坡自然灾害与防护,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项凡 《中华民居》2012,(11):219-220
边坡防护对边坡土体稳定性和边坡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岩土工程边坡防护工程中的挂网喷混凝土支护的施工技术和放坡加三维网植草支护施工技术进行叙述,以期能与同行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某具有软弱夹层的反倾岩坡变形特征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岩坡的结构面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通常认为反倾岩坡的稳定性较强,因此相对于顺倾向坡而言,对反倾岩坡的研究较少,但工程实例表明对反倾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意义重大。当反倾岩坡中有软弱岩层时,软弱结构面会对坡体变形产生影响,因此借助内、外观测成果对一具有软弱夹层的反倾岩坡进行研究,对其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变形呈现"点头"现象,且在边坡变形体后缘出现拉裂缝。由于存在较厚的软弱层,坡体在倾倒变形的同时对软弱岩层压缩产生压缩蠕变,所以坡体整体变形模式为压缩-蠕变、倾倒-拉裂复合模式。软弱岩层对坡体变形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支护效果说明对穿锚索可以有效地约束坡体变形。  相似文献   

12.
工程边坡绿色防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工程边坡进行绿色防护,不仅有利于环境的恢复,而且植被根系对边坡表层起到一定加固作用。首先从植被生长的角度对边坡进行重新分类,研究了植被根系对边坡防护层的加固机制,然后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程初期和植被长成后边坡绿色防护层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边坡绿色防护机制不同,为保持边坡绿色防护层的稳定,在对边坡绿色防护时应根据边坡类型、坡高、坡比与其他工程防护措施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材》2017,(8):123-12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因为受到高填深挖等方面的影响,会造成很多的裸露岩质以及土质边坡。这些问题不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或者岩土坍塌等灾害,同时也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对公路边坡坡面防护技术进行研究,确保边坡的稳定性。本文主要以某高速公路为案例,探究公路路基边坡坡面防护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铁路工程边坡防护中,采用植被生态护坡可提高浅层土体的抗剪强度并降低雨水对边坡的侵蚀作用,防止坡体表面滑移。简述影响生态护坡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雨水作用下植被对浅层边坡土体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不同生态护坡的方式及优缺点,介绍工程应用实例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闻垣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局部水毁坍塌及雨后坡面土体剥落的现象,提出了锚杆框格梁防护方案,并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技术与质控措施,旨在确保路堑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对类土质边坡的性质、锚固特性及锚固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完善了类土质边坡的地质模型,给出了该类边坡的分类和破坏方式及破坏机制;对锚索加固边坡的离心相似模型进行了研究:在离心模型试验中对锚索预应力进行了测量,并对其扩散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试验与离心模型试验相结合,对锚索框架的受力模式进行了研究:对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分锚固体与坡体的耦合和解耦两个阶段进行了研究:最后采用FLAC^3D对类土质边坡锚固效应、铺索预应力的损失、框架梁的内力分布及类土质边坡的开挖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提出了类土质边坡较为完善的概念,即由岩体风化而成的保留或部分继承了原岩的结构面等其他岩体特征且未经二次堆积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构成,稳定特性明显区别于均质土边坡及岩质边坡的一类边坡。并将类土质边坡按风化前原岩的软硬程度及其组合情况划分为3种类型:软岩全~强风化边坡、软、硬岩相间的全~强风化边坡、硬岩全~强风化边坡。分析了类土质边坡的破坏方式及破坏机制。(2)采用离心相似模型试验对预应力锚索及锚索框架加固类土质边坡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此类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了离心模型试验中锚索力及框架弯矩、锚固力自坡面向坡体内传递规律的测试方法。通过花岗岩残积上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得出在无结构面时,边坡的坡角与极限边坡高度的关系与马斯洛夫给出粗粒土边坡的坡度与稳定坡高的关系基本一致,可以用马斯洛夫方法指导此种边坡的设计。(3)在研究现有锚固段锚上界面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锚固段土体位移的交界面模型,随着锚固力的逐渐增大,锚固段土体位移可以分为3个阶段:土体颗粒间的相对移动,土体的剪切应变,土体的整体移动。以此模型为基础,分析了锚固预应力的损失机制。(4)针对无框架和有框架两种情况,分别推导了锚固力的传递范围,为锚索间距的大小提供了依据。并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得出的结果与理论推导的结果基本一致。(5)推导了框架梁内力的变形梁法计算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由结果可以看出,变形梁法能使框架的设计得到较大的优化。变形梁法计算模式能较好地反映锚索框架的实际工作状态,可以认为该计算模式计算锚索框架的内力比较合理。(6)将预应力锚索加固类土质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分为铺固体与坡体的耦合和解耦两个阶段进行。给出了耦合阶段将锚索预应力作用点移至坡面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针对解耦阶段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提出了以岩土体沿潜在弱面位移为基础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将该阶段边坡所受的锚固力分为原锚索预应力的剩余值和岩土体与灌浆间的剪切阻力,并给出了后者的计算公式。(7)对类土质边坡的锚固效应、锚固力的损失规律、框架梁的内力分布以及类土质边坡的开挖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类土质边坡开挖效应的模拟,得出多级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将对已开挖坡面产生附加应力和附加位移,在边坡的岩土工程支挡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应使支挡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多级边坡开挖形成的附加应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应用FLAC^(3D)数值软件结合强度折减法,分别定义2种破坏准则来考虑拉伸破坏和不考虑拉伸破坏,并根据对比分析原理,模拟2种典型类型的边坡——均质土坡和含有节理的岩坡在不同的坡高、坡角、节理倾角情况下的稳定性问题,以探讨是否需要考虑拉伸破坏,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必须考虑,影响程度如何。模拟结果显示,在采用连续介质力学与理想弹塑性模型来模拟滑坡问题时,是否考虑拉伸破坏对均质土坡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对于模拟节理岩坡滑动的影响不可忽略。考虑抗拉强度准则之后,岩土边坡安全系数偏于保守。对于稳定性越好的边坡,进行失稳分析时,拉伸破坏对安全系数的计算影响越大。同时在岩质边坡节理的倾角接近水平和竖直时,只有在考虑拉伸破坏时才可以更加真实合理地模拟出边坡的破坏区以及剪切滑动面。采用定义的2种破坏准则分析意大利阿勒颇露天矿山滑坡问题,验证上述研究结论。最后,对数值模拟方法、本构模型、孔隙水压等对边坡稳定性模拟分析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路基边坡坡面冲刷特性与加固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路基边坡冲刷是指降雨形成的坡面水流破坏路基边坡坡面,并冲走坡面表层土体的现象。它是公路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目前,对公路路基边坡冲刷问题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从理论上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公路路基边坡坡面冲刷的影响因素、产生条件、坡面流的冲刷能力及边坡冲刷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大量试验,开展了边坡加固材料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施工工艺以及水土保持学的研究,忽略了坡面植物根系的工程力学行为及与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防护的研究,导致防护理论远远落后于防护技术应用的发展.制约生态防护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从生态防护的力学效应,植物根系加固土体模型机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用FLAC~(3D)数值软件结合强度折减法,分别定义2种破坏准则来考虑拉伸破坏和不考虑拉伸破坏,并根据对比分析原理,模拟2种典型类型的边坡——均质土坡和含有节理的岩坡在不同的坡高、坡角、节理倾角情况下的稳定性问题,以探讨是否需要考虑拉伸破坏,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必须考虑,影响程度如何。模拟结果显示,在采用连续介质力学与理想弹塑性模型来模拟滑坡问题时,是否考虑拉伸破坏对均质土坡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对于模拟节理岩坡滑动的影响不可忽略。考虑抗拉强度准则之后,岩土边坡安全系数偏于保守。对于稳定性越好的边坡,进行失稳分析时,拉伸破坏对安全系数的计算影响越大。同时在岩质边坡节理的倾角接近水平和竖直时,只有在考虑拉伸破坏时才可以更加真实合理地模拟出边坡的破坏区以及剪切滑动面。采用定义的2种破坏准则分析意大利阿勒颇露天矿山滑坡问题,验证上述研究结论。最后,对数值模拟方法、本构模型、孔隙水压等对边坡稳定性模拟分析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