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建立经房间隔穿刺左心耳造影的动物实验方法,并确定左心耳造影最佳投照体位.方法 选用健康杂种犬10只,按常规方法行房间隔穿刺,应用猪尾巴导管行左心耳造影,高压注射器行180°连续左心耳造影(15 ml/s,总量120 ml).结果 8只犬房间隔穿刺成功并行左心耳造影,2只犬房间隔穿刺失败,其中1只犬行房间隔穿刺,穿破心室壁导致心脏压塞,术后死亡.每只犬获得左心耳连续造影图像各100帧,通过逐帧分析,发现左心耳在右前斜54°±5°和左前斜34°±4°投照体位所获得的图像最佳,在右前斜54°±5°投照体位  相似文献   

2.
杨志宏  吴弘  秦永文 《工业加热》2009,(10):753-756
目的观察用自制新型左心耳封堵器堵闭犬左心耳后对左房及毗邻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左心耳封堵器经导管封堵20只犬的左心耳。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房内径和容积,以及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和左房室瓣血流速度;并于术后行左心耳造影及左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4只犬成功植入封堵器。术后经胸超声及造影检查见封堵器无移位,左心耳完全堵闭,封堵器植入后左房内径和容积,以及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和左房室瓣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正常显影。结论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左心耳封堵器堵闭犬左心耳不影响左房以及毗邻解剖结构的功能,此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经导管介入的方法破坏大动物的主动脉瓣,建立急性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健康山羊8只,侧开胸小切口暴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建立轨道,X线引导下沿加硬导丝送入10 F输送鞘管至主动脉瓣上,退出内鞘。沿10 F输送鞘管送入腰部直径为10 mm的肌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封堵器至主动脉瓣上,回撤10 F输送鞘管至左心室保留封堵器在主动脉瓣上。快速回拉室缺封堵器至左心室以造成主动脉瓣膜破坏,建立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模型。手术后即刻主动脉瓣上造影经胸心脏超声确定主动脉瓣返流程度。结果 8只实验羊即时主动脉瓣返流模型均成功建立。其中2只因主动脉瓣返流量过大致急性左心衰竭当场死亡。术后解剖肉眼观察可见主动脉瓣叶受损。存活的6只羊经术后主动脉瓣上造影及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其中5只为中量主动脉瓣返流,1只为少量返流。术后7、15 d分别有1只中等量返流实验羊死于心力衰竭,余4只羊存活超过3个月。3个月后复查超声提示主动脉瓣轻至中度返流。结论 经心尖途径经导管室缺封堵器回拉法制作大动物急性主动脉瓣返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模型可行,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可控,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估新型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封堵犬左心耳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杂种犬14只,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国产镍钛合金左心耳封堵器,经股静脉途径穿刺房间隔封堵左心耳。分别于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通过解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等方法观察封堵效果。结果 14只实验犬中11只成功植入封堵器(其中2例因术中封堵器大小不合适,回收后再次植入成功),2例房间隔穿刺时穿刺针误入心包引起心包积液而终止手术,1例术后随访发现封堵器脱入左心室,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分别处死实验犬,术后1个月大体观察见封堵器表面覆盖稀疏细胞,其上有内皮细胞,未见血栓及赘生物。术后3个月TEE检查见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左心耳被完全封堵,左心房内无血栓形成;大体解剖见封堵器表面完全被内皮细胞覆盖,肝、肾、脾脏无血栓栓塞或梗死灶。结论 新型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左心耳完全可行,中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介绍一种自主研究开发的LACBES左心耳封堵器,探讨其封堵左心耳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8只健康杂种犬,经股静脉途径应用LACBES封堵器封堵左心耳,术后测量封堵器压缩比例,造影定性评估残余分流;术前术后监测左心房压,分析左心耳封堵后对左心房压的即时影响。结果8只实验犬均成功植入LACBES左心耳封堵器,封堵器压缩比例为10%~15%。1只封堵术后有少量残余分流。2只术后死亡与操作相关,原因分别为封堵器移位及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无器械相关死亡发生。术后即刻左心房收缩压升高,由术前(25.4±2.8) mmHg升至(27.5±3.4) mmHg(P<0.05),15 min后恢复至(25.3±2.8) mmHg。结论 LACBES封堵器封堵左心耳即刻成功率高,残余分流率低,左心房收缩压短暂升高,器械相关并发症低,有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经静脉穿刺制备室间隔缺损(VSD)模型.方法健康杂种犬10只,体重15~20kg.氯胺酮(5mg/kg)肌注、戊巴比妥钠(25mg/kg)静脉麻醉.切开右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在X线透视下应用房间隔穿刺针穿刺室间隔,经穿刺针送入鞘管,交换头端弯曲1.5圈的左房钢丝至左心室,沿钢丝送入直径6~8mm长40mm聚乙烯球囊扩张室间隔穿刺孔.送入猪尾造影导管至左心室,行左心室造影.结果 10只犬中,8只犬均穿刺成功,并建立VSD模型.8只犬中,除1例穿刺点在室间隔膜部,其余穿刺部位均接近于膜周部,穿刺点距主动脉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左盘无铆型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经导管植入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20只健康成年犬,经皮房间隔卵圆窝穿刺、球囊扩张术建立犬PFO模型。将20只犬分为实验组(植入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和对照组(植入双铆型PFO封堵器),每组10只。术后1、2、3和6个月分别通过对心脏大体标本、光镜、电镜检查,评价新型封堵器植入后内皮化过程,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20只犬均成功进行了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和球囊扩张术,右房造影可见对比剂由右房进入左房,成功建立了犬PFO模型。 实验组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植入成功率为10/10,对照组成功率为9/10。19只犬术后1、2、3和6个月分别取出心脏大体标本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两组PFO封堵器的位置均无移位,无合金丝断裂,封堵器表面未见血栓形成和赘生物附着。术后1个月实验组封堵器双侧盘面可见薄层透亮组织覆盖,病理和电镜检查证实为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盘面无血栓和赘生物。至术后6个月,封堵器表面组织逐渐增厚,封堵器边缘与周围心脏组织融合。术后1个月对照组封堵器左侧盘面除中央铆钉外可见纤维组织和内皮细胞覆盖,术后6个月1只犬的左盘铆钉上仍无组织覆盖。结论 新型左盘无铆型PFO封堵器设计科学,与双铆型PFO封堵器相比较,完全内皮化的时间缩短,可有效的封堵PFO,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在实验犬模型上评价新型左心耳封堵器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   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左心耳封堵器经导管封堵20只犬的左心耳,并于术后2周至6个月观察封堵器表面内膜生长情况、有无血栓和移位。采用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封堵器表面内膜及内皮生长情况。透射电镜检查内皮及组织细胞有无生长异常。结果 14只犬即刻成功植入封堵器。术后检查封堵器无移位,表面无血栓,左心耳完全封闭。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显示,术后1个月封堵器表面覆盖纤维内膜组织,上有内皮细胞生长,3个月则完全被内皮覆盖。透射电镜检查见内皮细胞、封堵器附近心房肌肌节及线粒体形态、结构正常。肉眼及光镜下见肺、脾、肝、肾无栓塞或梗死表现。结论 新型左心耳封堵装置操作方便、安全可行,长期植入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自制双盘形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闭合膜部VSD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先天性心脏病膜部VSD患者,左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3~17mm,平均(4.76±2.96) mm.应用7~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双盘形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4~20 mm,平均(6.68±2.76) mm,封堵后15 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波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 d.出院前,术后1、6个月和1年定期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196例中191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7.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房间隔穿刺和球囊扩张法制备犬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22只健康成年犬,经皮房间隔卵圆窝穿刺、球囊扩张术制备犬PFO模型,对其中2只犬的卵圆窝穿刺点进行病理学等检查。结果 22只犬均成功进行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和球囊扩张术,右房造影可见对比剂由右房进入左房,成功建立了犬PFO模型。完成房间隔卵圆窝穿刺及球囊扩张平均用时(25.1 ± 5.1)min,X线曝光时间平均(5.8 ± 1.6)min。穿刺前右心房平均压为(1.9 ± 0.8)mmHg,穿刺后测得左心房平均压为(2.5 ± 0.7)mmHg。对2只犬的心脏大体观察见心包膜完整;房间隔卵圆窝缺损分别为5 mm × 6 mm和6 mm × 6 mm,缺损周边均见少量淤血,未见血栓附着,余心内膜均完整。结论 经皮穿刺犬的房间隔卵圆窝、球囊扩张方法制备PFO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1.
喷射器结构分析及两类喷射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同心气力输送喷射器,将其与传统的气力输送喷射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种喷射器的优点和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钢铁厂常用的全氢炉为例,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全氢炉炉台氢气进口角度改变后内罩内各处氢气流量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与切向夹角的变化会主要会引起顶部流通通道、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的变化,第三、第四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随着氢气入口速度矢量变化范围不大,且存在"均匀轴向夹角"和"均匀切向夹角",当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和切向夹角分布在此范围时,顶部流通通道和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通通道的氢气流量较为均匀,此时有助于内罩内各个钢卷与四周环境的换热。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比较了气体纯对流换热强化方式、纯净蒸汽凝结换热强化方式基础上,结合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冷凝换热机理及纯净蒸汽凝结换热机理与气体纯对流换热机理的差异,对已有各类换热器结构自身在强化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凝结换热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既能强化锅炉尾部烟气对流冷凝换热又能高效回收凝结水分的错列布置垂直光管管外凝结换热器与带有波纹槽道的板式换热器2种优选结构,进一步给出了根据烟气灰尘浓度高低选取2种冷凝换热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程静  周旭南  徐艳 《工业加热》2022,51(4):48-50
随着国家对工业锅炉NOx排放限制的进一步收紧,在用贯流锅炉由于其炉膛尺寸较小,较多的采用表面燃烧进行低氮改造.但贯流锅炉采用表面燃烧改造后,其水管普遍产生密集性裂纹,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认为水管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贯流锅炉原有的热力平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传热学的角度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材料失效分析进...  相似文献   

15.
柳为民 《汽轮机技术》2008,50(3):194-197
气流在轴封内流动时,气流加速、降压发生在轴封齿与轴之间的间隙内,由于轴封间隙较小,气流速度高,附面层的作用强烈.气封齿的形状、气封齿与轴封台阶的组合关系、气封间隙的大小、轴封静止部分与转动部分之间由于热膨胀不均匀而引起的轴向相对串动等都会影响到气封的封严效果.针对较为典型的轴封结构,经过数值模拟,讨论了上述因素对气封密封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锅炉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操作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和简单模拟仪表操作的水平,操作人员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造成运行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整体构成方案。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结合,制定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控制方法。根据这种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很容易被实现,并且将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潘毅 《汽轮机技术》2013,55(1):76-78
根据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设计与工件装夹的原理,分析了汽轮机动叶T型叶根制造过程中定位误差的成因和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析实例,所获得的结论对于汽轮机动叶叶根制造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国浩 《锅炉技术》2005,36(4):58-60
介绍了目前烟气脱硫装置中2种烟气加热器(GGH)转子的结构型式及特点,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制造要求及相应的工艺措施,如焊接材料的成分及选用、焊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零件加工的要求、转子组装的要求、工艺程序和多次制造积累的相关经验介绍。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为今后开拓广阔的烟气加热器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火电厂中应用先进的气动技术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后,汽轮机的膨胀效率会得到提高,而回热系统则偏离了最佳的设计工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通过变动汽轮机的抽气参数得到回热系统的给水焓升最佳分配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组的热力性能。研究方法和结果对火电厂机组的改造具有参考价值。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