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隙薄弱层与岩石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是影响裂隙岩体稳定的重要参量。采用一体两介质力学模型研究裂隙岩体接触面的力学性能。按照著名的Barton试验所采用的粗糙界面,以砂浆和混凝土构造5种JRC曲线的接触面,并采用自创的双指标描述系统--考虑粗糙度的改进分维值指标Rd和考虑起伏度的形状因子? 对接触面形貌进行定量描述。Rd-? 描述系统的优点在于:不仅能描述粗糙程度,还能解释同一粗糙界面上当受力方向不同时,其界面抗剪力学性能显著不同的事实。通过直剪试验,分析岩体接触面的破坏状态及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确定影响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为接触面粗糙起伏形貌、法向力、界面材料的黏结强度等,并借助试验结果,拟合得到考虑上述影响因素,以Rd-? 描述系统表达的剪切强度公式。将提出的剪切强度公式与其他试验获得的剪切试验结果做对比分析,证实该剪切强度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浅析节理对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健 《地下空间》2001,21(5):365-368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节理裂隙。裂隙由张开到关闭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裂隙间的摩擦引起了加卸载间的滞回和应力波的衰减,而剪胀又是新的裂隙形成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裂隙对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岩体也因此具有特殊的“塑性屈服”-裂隙间的相对滑移而非位错。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界》2005,8(12):25-26
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的作用后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岩体的连续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破裂,如果沿破裂面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这个破裂面就称为节理;如果发生过显著的位移,就叫做断层。  相似文献   

4.
首先,基于节理轮廓线提出一个剪切粗糙度指标(SRI),新指标由3个粗糙度参数构成,描述节理平均起伏度、起伏的方向性、起伏分布特点以及粗糙的分形特性,并建立新指标与JRC之间的拟合关系。其次,基于三角形面积单元离散的三维节理面,将剪切粗糙度指标推广到三维形式,从而使得新指标能够描述节理的三维形貌特征。最后,以张拉型花岗岩节理作为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新指标能较好地反映节理的各向异性粗糙特性。新指标物理意义明确,计算方便,能够表征节理的主要粗糙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岩石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节理裂隙.裂隙由张开到关闭形成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裂隙间的摩擦引起了加卸载间的滞回和应力波的衰减,而剪胀又是新的裂隙形成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裂隙对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岩体也因此具有特殊的“塑性屈服”--裂隙间的相对滑移而非位错.  相似文献   

6.
结构表面粗糙度和土颗粒组成大小对界面的摩擦特性有重要影响,揭示不同介质间界面的力学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改进的直剪仪,对钢板与四组不同粒径组砂粒进行界面剪切试验,研究不同砂粒组、粗糙度和法向应力下的钢-砂界面剪切应力-位移关系、粗糙界面剪切面性状、粗糙界面抗剪强度构成。结果表明:界面峰值剪切应力随法向应力、砂粒组和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加;光面钢板与砂粒在接触表面形成光滑的剪切面,刻纹路部位钢板与砂粒间的剪切面随纹路宽度与粒径的大小而有所不同;粒组粒径不大于刻纹宽度时,在砂-砂间形成剪切面;粒组粒径介于刻纹宽度1~2倍时,可能在砂-砂间形成曲形剪切面,也可能在钢-砂接触部分形成剪切面,粒径远大于刻纹宽度的,形成水平间断剪切面;刻有纹路的抗剪强度由未刻纹路区域与纹路区域提供;界面摩擦角随粒径和粗糙度增大而增加,大致在22°~30°。  相似文献   

7.
节理岩体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强度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节理裂隙视为岩体的损伤,利用岩体裂隙网络模拟技术、损伤力学和节理张量理论对等效抗剪强度参数(即黏聚力和摩擦系数)进行了研究。在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包含多组节理裂隙的岩体在空间任意截面上损伤变量的近似计算方法;以损伤变量作为加权系数,将岩块和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岩体等效强度参数;根据岩体在各空间截面上的等效抗剪强度参数计算成果,将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等效为正交各向异性变化的抗剪强度参数;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研究成果和计算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钟勇 《山西建筑》2009,35(15):75-77
基于摩尔—库仑准则研究了单结构面岩体的力学特性,对不同形态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形态结构面剪切强度公式,并指出结构面上产生的切向力大于结构面的摩擦力且克服了剪胀压力的影响是导致岩体结构面发生剪切方向的变形和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节理剪切过程中锚杆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当锚杆与砂浆的粘结未破坏时,以指数曲线来描述锚杆的侧剪应力分布;而对于锚杆与砂浆的粘结遭到破坏的区段,采用抛物线来拟合。给出了粘结破坏和未破坏两种情况下锚杆的轴应力-轴位移关系,提出利用锚杆拉拔实验数据来反演确定计算中所用到的参数。并在缺少实验数据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些参数的估计方法。根据岩石是否遭到挤压破坏,分别给出了锚杆的横向剪应力与横向位移的关系式,分析了剪切过程中锚杆加固节理的剪应力-剪位移关系,讨论了对锚固节理剪切变形刚度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参数。分析表明.高的岩石单轴抗乐强度、较大的锚固面积比有助于提高锚固节理的剪切刚度。分析还表明,倾斜锚杆加固的节理比垂直锚杆的剪切刚度更大,倾斜锚杆以较小的剪切位移调动了更大的剪切阻力;倾斜锚杆加固的节理抗剪强度比垂直锚杆大,提高锚固面积比能显著提高节理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0.
在伺服控制剪切加载系统下对不共面类岩石断续节理试件进行正向、反向直剪试验,研究直剪下不共面断续节理的岩桥破断机理和剪切规律,试验研究发现,直剪作用下不共面断续节理岩桥破坏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经历线弹性阶段、裂纹起裂扩展阶段、岩桥断裂贯通阶段、剪切面爬坡咬合阶段和残余摩擦阶段5个阶段,正向剪切下岩桥呈齿形破断面,反向剪切作用下岩桥产生沿直剪方向贯通的带形破断面,与正向剪切相比,反向剪切下节理的初裂抗剪强度和峰值抗剪强度较大,裂纹倾角、法向应力和相邻节理搭接比例是影响试件初裂抗剪强度和峰值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采用FLAC3D对正向、反向直剪作用下不共面断续节理的岩桥破断、剪切破断面的形成过程进行数值试验,数值试验结果和类岩石直剪试件的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数值试验揭示了直剪作用下不共面断续节理岩桥的拉裂破坏和破断面的剪切屈服机理。  相似文献   

11.
剪切过程中岩石节理粗糙度分形演化及力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测量和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剪切过程中岩石节理粗糙面的分形特征和岩石节理的力学行为,阐述了岩石节理面分形维数D和截距A与岩石节理在载荷作用下法向、切向变形以及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岩石节理在剪切过程中由于表面损伤而引起的表面分维D和截距A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分维D和截距A是描述节理面粗糙性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前者反映节理粗糙面的不规则程度,后者则与节理面粗糙体(asperities)的坡度密切相关。仅依据分形维数D不足以确定岩石节理的粗糙性与岩石节理力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岩石节理的力学性质对截距A的依赖程度大于对分维D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王三建 《山西建筑》2008,34(17):117-118
对湖南竹城公路K81~K83段边坡的泥灰岩、灰页岩及不同岩性的弱面分别进行了变角度剪切试验和直剪试验,并运用费辛柯法和M.Georgi法对岩石抗剪强度和岩体弱面的剪切强度进行了合理的工程弱化折减,将为进一步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粗糙度对硅质板岩–泥岩界面强度与变形特性影响,利用界面剪切仪开展软–硬岩界面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分析界面试样剪切破坏模式、变形特征、强度演化规律,并探讨粗糙度对软–硬岩界面强度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硅质板岩–泥岩界面剪切破坏模式分为界面间剪断、泥岩内剪断以及界面与泥岩混合剪断三类。界面粗糙度越大,试样剪切破坏模式越趋于泥岩内剪断;(2)粗糙度对硅质板岩–泥岩界面剪切变形影响显著,随界面粗糙度增大,其剪切刚度降低、峰值强度点位移增大,表明界面试样剪切破坏前更易变形、剪切破坏时产生的塑性变形量越大;(3)粗糙界面存在显著提升了硅质板岩–泥岩界面抗剪强度,且界面粗糙度越大,其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提高幅度越高;粗糙度大幅提升了界面试样的黏聚强度,但对其摩擦强度提升幅度有限;(4)剪切过程中泥岩不断被硅质板岩粗糙界面铲刮挤密形成“硬化剪切带”,且界面糙度越大,“硬化剪切带”越厚,试样剪断面越趋于泥岩内部。而泥岩抗剪强度大于界面强度,因此界面强度随粗糙度增大而不断提高,且提高幅度受控于剪断泥岩的黏聚强度。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作用下复合介质边坡岩体的位移判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地下水作用下复合介质边坡岩体位移的分岔特征,给出了边坡岩体在渐近性破坏过程中的位移计算公式及岩体突发失稳的充分条件。针对地下水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软化了滑面带岩体的特点和机理,建立了此类边坡剧动式灾变的位移判据。  相似文献   

15.
依据最小余能原理,在考虑节理岩体中锚杆剪切变形的基础上,分析了节理面水平剪切位移与锚杆轴向及切向变形之间的关系。结合锚杆受力特点拟定了锚杆屈服模式的判定流程。建立了考虑“等效剪切面积”的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模型,并通过室内物理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锚杆倾角、围岩抗压强度、锚杆直径、法向应力等因素对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锚杆剪切力学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锚杆轴向力及剪切力对节理面抗剪强度的贡献;考虑“等效剪切面积”的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锚杆倾角及围岩抗压强度越大,锚杆轴向力越小,剪切力越大;锚杆直径增大,锚杆轴向力及剪切力都会增大;节理面法向应力会显著影响剪胀效应,法向应力越大,节理面抗剪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加锚节理岩体裂纹扩展失稳的突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弄清裂纹扩展性态与岩体稳定性的关系及锚杆的增韧止裂作用,建立了压剪应力状态下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与锚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用突变理论建立了加锚节理面压剪应力状态下分支裂纹扩展的突变模型,对于全面了解裂纹扩展过程及评价岩体稳定和提前合理采取加固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形节理粗糙度对应力状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根据Weierstrass函数人为地建立具有分形结构的节理模型来模拟节理剖面的粗糙性,通过试样的单轴压缩实验,在弹性理论的框架内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分形维数成为反映节理变形、强度、应力状态等的恰当统计特征量,这为研究岩石力学性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节理表面形貌是影响节理峰值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采用人工模拟材料节理分别在0.5,1.0,1.5,2.0,3.0 MPa的法向应力下进行直剪试验,研究三维形貌参数与峰值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选用节理面有效三维平均倾角 、粗糙度系数 、最大可能接触面积比 作为表征节理面粗糙度的参数。直剪试验前、后采用TJXW–3D型便携式岩石表面形貌测量仪对节理表面进行形貌数据测试;根据直剪试验结果建立节理峰值剪胀角与三维形貌参数 , , 之间的关系;建议采用新的强度准则计算节理的峰值抗剪强度。新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将其与Barton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可知Barton公式的计算结果低于试验实测值。  相似文献   

19.
拉剪条件下节理岩体中锚杆的力学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分析穿过节理的锚杆与岩体相互作用的机理后,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方法,分析在拉剪综合作用下锚杆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产生的贡献,并揭示了各种应力作用情况以及锚杆与节理面之间不同的夹角下锚杆的作用规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锚杆的作用使节理端部的应力强度因子发生转换,从而明显降低了对岩体破坏产生主要作用的应力强度因子。这是锚杆能够加固节理岩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粘结面粗糙度是新老混凝土能否共同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处理方法、评定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综述了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的研究现状。认为有必要研制或引进操作简便、适用于不同构件和施工条件的粗糙度测量仪,使目前的评价方法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应用,进而建立结合面粘结抗剪强度公式,在施工前预先设计粗糙度的大小、表面形态和处理方法,使粗糙度的处理不再带有随机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