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肝功能Child?蛳 Pugh分级对晚期肝癌(BCLC?蛳 C)TACE治疗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TACE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74例。根据术前Child?蛳 Pugh分级将患者分成Child?蛳 Pugh A级和B级,Child?蛳 Pugh A级患者62例,B级患者12例,术后随访。依据Child?蛳 Pugh分级进行相关性生存分析。结果 Child?蛳 Pugh A级3、6、9、12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60%、31%、17%和11%,而Child?蛳 Pugh B级生存率分别为33%、17%、17%、8%和0%。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8.2个月。Child?蛳 Pugh A与B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2.5个月(P = 0.002)。结论 Child?蛳 Pugh A级肝功能进展期肝癌患者,从TACE治疗中能够取得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前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对30例肝细胞癌患者分别于第1次TACE术前1 d、术后3~4 d及28~30 d测量血清VE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血清VEGF水平.TACE术后6个月CT及DSA评估患者肝癌转移发生情况.结果在碘油分布不均匀及门静脉癌栓组中,术后血清VEGF水平与术前比较增高(P<0.05).转移性肝癌组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为(211.06±112.11)pg/ml,显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肝硬化合并肝癌TACE治疗患者的肝功能储备,并以TACE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对照,寻求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方法 51例肝硬化合并肝癌TACE手术患者,以TACE术前及术后4周的Child?蛳 Pugh分级为标准,分为功能恶化组及稳定组。MR?蛳 DWI为研究手段,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4周行MR检查,分别测量不同肝段组织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比较恶化组与稳定组的临床资料及ADC值,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ADC值的变化。结果 恶化组与稳定组在TACE治疗前相关临床指标及Child?蛳 Pugh分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恶化组的ADC值在治疗前后分别为(1.43 ± 0.20) × 10-3,(1.17 ± 0.18) × 10-3 mm2/s;稳定组的ADC值为(1.76 ± 0.17) × 10-3,(1.58 ± 0.23) × 10-3 mm2/s,两组在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化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C值可以评估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随着ADC值下降,其储备功能受损,表现为TACE后肝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2例,选择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术前梗阻时间、术前感染、引流方式、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术后胆红素下降程度以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感染(P = 0.005)、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P = 0.003)、血清肌酐(P = 0.044)、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P = 0.000)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P = 0.014)5个因素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感染(P = 0.041)、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 ≥ 10分(P = 0.019)及术后未行抗肿瘤治疗(P = 0.039)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对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时,术前感染、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患者89例,选择性别、年龄、术前梗阻时间、梗阻类型、术前感染、引流方式、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值,接受引流治疗次数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作为研究参数,评估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梗阻类型(P = 0.043)、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P = 0.036)、血清肌酐值(P = 0.032)、接受引流治疗次数(P = 0.007)及术后是否行抗肿瘤治疗(P = 0.015)5个因素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阻部位位于肝总管以上(P = 0.037)、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 ≥ 10分(P = 0.003)、仅接受1次引流治疗(P = 0.036)及术后未行抗肿瘤治疗(P = 0.021)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对肝门部胆管癌所致梗阻性黄疸介入引流治疗时,梗阻部位、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接受引流治疗次数及术后是否针对肿瘤治疗可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对评估该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对肝癌(HCC)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冷循环RFA治疗前,治疗后1、4、7和12个月后外周血Treg的变化。随访期间采用超声造影或肝脏增强CT评估疗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Kaplan?蛳 Meier生存函数的方法分析Treg动态变化与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RFA术后1个月,30例患者肿瘤缓解(TR)率93.3%(28/30),肿瘤进展(TP)率6.67%(2/30)。RFA术前Treg(9.42 ± 1.16)%,术后1个月(6.55 ± 0.97)%,较术前显著下降(t = 15.325,P < 0.01)。经12个月随访,TR率33.3%(10/30),TP率66.7%(20/30)。TR组术前Treg为(8.75 ± 0.72)%,显著低于TP组(9.76 ± 1.20)%(t = -2.448,P = 0.021)。ROC曲线表明Treg谷值以4.82%为最佳临界值时,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60.0%;Treg达谷时间以5.5个月为最佳临界值,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85.0%。采用Kaplan?蛳 Meier曲线分析表明,肝癌RFA术后Treg谷值 ≤ 4.82%的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优于Treg谷值 > 4.82%的患者;Treg达谷时间 ≥ 5.5个月的患者预后优于Treg达谷时间 < 5.5个月的患者,Log?蛳 rank检验分别为?字2 = 5.207,P = 0.023;?字2 = 22.079,P < 0.01。结论 冷循环RFA可以下调Treg水平,并且Treg谷值及Treg达谷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FA治疗HC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 ~ 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ACE(n = 41)和TAI(n = 38)2组。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 Pugh评分、术前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术中将导管超选进入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无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病灶后经导管注入药物,TACE组采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TAI组则采用单纯化疗药物灌注。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1年复发率,Kaplan Meier 估计法比较无瘤生存期,t检验比较平均住院日差别。结果 79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确认为切除术后复发,总体1年复发率为13.9%,其中TACE组1年复发率为12.2%(5/41),TAI组为15.8%(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13,P = 0.645)。TACE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1.6 ± 1.5)个月,TAI组为(17.4 ± 3.0)个月,TACE组明显优于TAI组(P = 0.038)。TACE组平均住院日为(6.3 ± 1.8)d,TAI组为(5.9 ± 2.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22)。结论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或TAI的1年复发率无差别,但采用TACE可望提高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行经导管动脉栓塞(TACE)术前、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组织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PLC患者TACE术前1d,术后6~8d、32~40d行血清VEGF检测及CT灌注扫描成像(CTPI ),得到血清VEGF、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 )等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TACE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部分缓解及无变化(PR+SD)组。术前两组血清VEGF及ALP、PVP、HP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d两组血清VEGF及PVP较术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HPI 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2~40d,CR组血清VEG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R+SD组则较术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 呈正相关。结论血清VEGF能间接反映TACE术后肿瘤组织微血管及侧支循环生成情况;CTPI 能直观和定量反映肿瘤组织TACE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 呈正相关。故联合应用血清VEGF及CTPI 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对进一步治疗时间、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消融(PMCT)序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集早期肝癌患者66例,先行TACE,5~7 d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分析术前、TACE和联合PMCT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变化。Kaplan Meier计算无瘤累积生存率,Chi square分析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者引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66例早期肝癌TACE后较术前ALT、TBIL、DBIL显著升高(P < 0.01);联合PMCT后较术前AST、ALT、DBIL升高(P < 0.01);联合PMCT后与TACE相比,AST升高(P < 0.01),TBIL、DBIL降低(P < 0.01)。联合PMCT与术前、TACE相比 AFP均降低(P < 0.01)。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3年累积生存率98.5%。复发19例,1、2、3年的无瘤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3%、50.8%、4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FP ≥ 100 μg/L、病毒载量 ≥ 103 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联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是早期肝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法,TACE后序贯PMCT不会影响肝功能恢复进程,AFP ≥ 100 μg/L、病毒载量 ≥ 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术(MWA)治疗中晚期肝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7月,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MWA治疗,收集14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回顾性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蛳 Meier模型及Log?蛳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后1、1.5、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8%、48.4%、33.9%。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血清AFP值、肿瘤期别、服用索拉菲尼等6项因素与预后有关。结论 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血清AFP值、肿瘤期别是影响介入综合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服用索拉菲尼是影响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评价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DS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先接受TACE治疗,然后在DSA引导下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后肿瘤的完全坏死率为85.4%。联合治疗术前、术后12个月 AFP值分别为(1 956.79 ± 514.61)ng/ml、(243.53 ± 128.6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4.22,P < 0.01)。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为(70.16 ± 23.59)、(49.28 ± 19.35)、(30.17 ± 12.14)和(11.78 ± 9.13)cm3,术后各期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9.98,P < 0.01)。结论 TACE联合DSA引导下RFA是肝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明胶海绵微粒(GSMs)行TACE治疗大肝癌术后外周血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健康组和大肝癌患者GSMs- TACE术前与术后第10天、第22天外周血Treg细胞的含量。结果 选择健康人7名,符合入组标准的肝癌患者共计15例。外周血中Treg细胞含量:健康对照组为(8.64±1.94)%;肝癌患者术前为(11.52±3.78)%,术后第10天为(9.07±1.94)%,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P=0.039),术后第22天为(9.96±1.4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GSMs- TACE治疗大肝癌能够显著降低外周血Treg细胞的含量,表明该方法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万海  朱晓黎 《工业加热》2012,(12):1015-1019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的射频消融(RFA)与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应用对正常兔肝脏的消融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32只活体新西兰大白兔正常肝脏进行研究,分为4组,各组分别采用RFA?蛳 PEI(A组)、PEI?蛳 RFA(B组)、RFA(C组)和PEI(D组)处理,并于术前,术后1、3、7 d抽血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水平的变化情况。术后各组行肝脏增强CT扫描,计算各组消融灶体积。结果 术前各组血清ALT、AST、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d各组血清ALT、AST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各组血清ALT、AST水平开始下降,术后7 d各组ALT、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3、7 d各组血清Cr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C和D组的消融体积分别为(3.10 ± 1.10)mm3、(5.99 ± 2.23)mm3、(0.77 ± 0.15)mm3和(0.15 ± 0.07)mm3,B组显著大于A、C和D组(P < 0.05)。结论 PEI后RFA对于兔肝、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PEI?蛳 RFA治疗安全、有效;PEI?蛳 RFA组产生的消融体积明显大于RFA后PEI组、RFA组、PEI组的消融体积。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中性粒细胞比值(ANRI)对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10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成功施行TACE,以5年总生存率绘制ROC曲线确定截断值,对术前患者的ANRI、AST与淋巴细胞比值(ALRI)、AST与血小板计数比值(APR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及Kaplan- Meier生存分析,以确定上述因素对无病生存期(DFS)和生存期(OS)的预测价值。结果 ANRI与HBsAg、AST、 肝硬化的存在、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及肿瘤的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ANRI、ALRI、APRI、NLR、PLR与接受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DFS和OS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ANRI被证明是该类患者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 Meier生存分析表明,术前ANRI>7.8的患者行TACE治疗后预后较差。结论 TACE术前ANRI水平是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独立的预测因素,ANRI水平较高往往提示该类患者行TACE治疗的预后较差。
【关键词】 天冬氨酸转氨酶; 中性粒细胞; 比值;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预后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人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sRAGE)、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对TACE近期疗效的评估价值。 方法 对收住的42例患者(共计56次TACE治疗)分别在TACE术前、术后24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HMGB1、sRAGE、DNase的表达水平。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TACE术后疗效评估,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的病例归为获益组,疾病进展者归为无效组。比较TACE术前、术后,获益组及无效组之间的血清HMGB1、sRAGE、Dnase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TACE术前与术后24 h血清HMGB1、sRAGE、DNas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03, P =000, P =0.001),且术后较术前呈升高趋势。56例次TACE中,24例次为稳定(SD),2例次部分缓解(PR),30例次为肿瘤进展(PD),将SD和PR患者归为获益组( n =26),PD患者为无效组( n =30)。在TACE术前,获益组与无效组血清HMGB1、DNas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 =0.395, P =0.091);在TACE术后24 h,血清HMGB1、DNase在获益组和无效组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 =0.354, P =0.182)。而sRAGE在获益组与无效组之间的表达水平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143),而在术后24 h,两组间sRAGE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30)。 结论 ①TACE术后血清HMGB1、sRAGE、DNase表达水平较术前升高;②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RAGE与TACE疗效相关,可以作为TACE治疗肝癌疗效早期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聚四氟四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后分流道再狭窄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1年7月收治10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均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手术,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16 ~ 73岁, 平均(52.6 ± 12.6)岁。术前症状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83例)或顽固性腹水(19例),术前肝功能Child?蛳 Pugh评分为5 ~ 10分,平均(6.65 ± 1.66)分。术后随访0 ~ 58个月,平均(19.9 ± 13.3)个月,采用寿命表法得出术后6、12、24、36、48个月的累积分流道开通率,对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部102例均在局麻下成功建立肝内门腔覆膜支架分流道,技术成功率100%。门静脉-右房压力梯度由术前(27.57 ± 4.19)mmHg下降为(15.82 ± 2.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8,P < 0.01)。术前Child?蛳 Pugh评分为(6.65 ± 1.66)分,术后3个月为(6.46 ± 1.5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29,P = 0.408)。随访期间确诊出现覆膜支架分流道再狭窄10例,总体一期再狭窄率为9.8%。术后6、12、24、36、48个月的累积分流道通畅率分别为96%、91%、82%、82%、82%。Cox单因素分析示覆膜支架门脉端长度和支架肝静脉端位置评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示后者为独立影响因素(P = 0.004,OR = 27.758,95%CI:2.85 - 270.72)。结论PTFE覆膜支架可以明显提高TIPS术后分流道通畅率,支架肝静脉端位置良好的患者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发生率低,同时不建议覆膜支架门脉端伸入过长。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旋切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6-酮前列腺素E1α(6?蛳 keto?蛳 PGE1α)和M-脑钠肽(M?蛳 ENK)含量的影响。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入组先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旋切术联合臭氧组(A组)、臭氧治疗组(B组)和旋切治疗组(C组),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中6?蛳 keto?蛳 PGE1α和M?蛳 ENK的含量。结果 3组患者血清中6?蛳 keto?蛳 PGE1α含量在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而M?蛳 ENK的含量较治疗前均升高,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前后变化更显著(P < 0.01);B、C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经皮旋切术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中6?蛳 keto?蛳 PGE1α和M?蛳 ENK含量有良性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此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TACE术的HCC患者 858例,其中合并 DM患者175例(DM组),HCC未合并 DM患者683例(非DM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总体生存的差异。生存率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组间差异采用Log- Rank方法,采用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可切除 HCC患者TACE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AFP)、Child- 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和数目、肝硬化、TACE治疗次数以及BCLC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非DM组(P<0.05)。DM组患者 1、3、5年生存率为 60.9%、27.5%和10.7%,非DM组为 70.9%、36.0%和17.6%,经 Log- rank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8)。将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 cm、肿瘤数目多发、AFP>20 ng/ml、BCLC分期、以及合并DM是影响 HCC患者 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是影响不可切除HCC患者 TACE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比较单纯TACE和氩氦刀联合TACE 2种治疗方法对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影响的差别。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A组)和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组(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上升,其治疗前后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血清VEGF含量下降,其治疗前后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血清VEGF水平指标分析,TACE联合氩氦刀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很可能优于单纯TACE组。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生存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确诊肝癌行根治性肝切除且术后行TACE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将术后2个月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病灶行预防性TACE者为预防组;按期随访直至复发再行TACE者为对照组,用Kaplan?蛳 Meier法比较两组生存差异,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肝癌术后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92例患者中预防组为38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1%、56.8%、56.8%,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对照组分别为65.2%、43.4%、30.4%,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预防组和对照组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1)。在单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及是否行预防性TACE是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是否行预防性TACE及肿瘤直径是显著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肝癌患者术后行预防性TACE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另外肿瘤直径也是显著影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