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矿自动化》2017,(11):27-30
针对煤矿井下主运输煤流线设备逆煤流启动存在能源浪费、设备磨损且无法根据实际运输情况自动调节控制的问题,根据带式输送机和煤仓在空间上的关系,建立了煤矿井下主运输煤流线贮运模型,提出了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实现贮运模型运量最大为目标的煤矿井下主运输煤流线协同控制策略。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节能、高效的煤矿井下主运输煤流线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2.
<正> 一、技术状况煤矿井下电机车运输“信、集、闭”(以下简称信集闭)技术在我国发展历史较长,型式多种多样,现就几种典型控制系统作简单的介绍。1.开滦唐山矿1981年在井下11道运输  相似文献   

3.
皮带机是煤矿井下运输煤炭的主要运输设备。随着煤矿井下开采条件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皮带机的正常使用。为了适应煤矿井下采区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对皮带机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4.
井下无线电通信是井下运输和生产管理实现现场调度指挥和通信联殊不可少的,它的作用是:(1)为运输和生产直接快速传递信息;(2)提高运输和生产效率;(3)加强运输和生产安全;(4)提高管理水平和指挥机能。一、中条山810水平井下无线电通信无线电信号在井下的传输距离都比较短,目前国内外资料表明,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传输距离增大,在直巷道内400兆周频段可以传送600米到1000米,900兆周频段可以传送1000  相似文献   

5.
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在煤矿上的物料运输设备,具有稳定性高、经济性强的优点,但随着输送机的带速不断增加,输送带长度不断加长,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由于输送带的黏弹性冲击或者物料分布不均等,均会导致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跑偏现象,轻则导致运输物料的撒料,重则导致皮带翻转、机架倾覆,给煤矿井下的物料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确保物料运输安全,不得不采取降速的措施,使输送带的物料运输效率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带式输送机自动纠偏设备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对输送带运行过程中的偏位量进行校正。实际应用表明,该自动纠偏设备能够有效地确保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了输送机的物料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提升机是井下生产过程中运输人员和物资的主要设备,目前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高、故障率较高等现状,制约着井下正常生产,难以满足井下安全高效运输人员物料的要求,利用PLC监控技术和变频技术,可以实现对提升机的实时动态控制,提高提升机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实践表明,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胶带接头隐患检测方法存在漏检、误报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井下运输胶带接头的图像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实时检测金属胶带接头,并控制数字摄像机自动抓拍运输胶带接头处的图像,利用井下环网将图像传输到地面监控室,实现胶带接头图像的实时采集与处理,及时排除胶带接头可能出现的撕裂、脱扣等隐患。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我国煤矿井下机车运输的现状及信、集、闭装置的使用情况,用传统继电器组成的信、集、闭系统将不适应煤矿生产的要求,采用微型计算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来实现的新型信、集、闭装置正在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9.
HW-MNP-YQ型煤矿微机控制生产调度模拟盘是微机技术应用于煤矿生产调度中心的模拟显示系统。该系统可以迅速及时地将各观测点采集的数据输入微机分析处理,对煤炭产量和设备运行自动计量、显示并把计量结果自动储存打印,直观地反映井下和地面各主副井、工作面、主要生产设备等,在采煤、运输、通风、供电、排水、选煤、检矸系统的运行停启情况,实现生产现象远距离监测和生产要素自动统计。模拟盘微机选用TP801单板机,存储器容量4KB,PIO接口2个,采用汇编语言。全系统可设监测点70—100个,适宜在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苏联煤矿技术改造的主要方向是:回采工作面采用浅截式联合采煤机、液压支架和综合机组(联合采煤机、支架、工作面运输机);掘进采用掘进机和煤岩装载机;井下运输实现运输机械化;地面装卸和贮存工作机械化;辅助工作机械化;生产过程自动化;采用计算机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 信、集、闭是电机车(或火车)运输对信号、集中、闭塞实行控制的简称。采用完善、经济的信、集、闭系统是提高车场通过能力,实现安全运输的保证。根据目前井下信、集、闭使用情况,本文仅对其中的道岔转换、列车位置检测、信号显示等部分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地面常规自动驾驶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结合煤矿井下无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覆盖、巷道照度低、遮挡物与障碍物较多、煤尘粉尘普遍存在的环境特点,提出了煤矿井下开展自动驾驶研究的关键技术,即无GNSS的移动高精定位技术、激光雷达技术、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井下障碍物检测技术、井下低照度视频实时增强和特征匹配技术、井下环境高精地图技术、井下自动驾驶车辆决策规划技术、井下自动驾驶车辆控制执行技术、井下5G通信技术、C-V2X直连通信技术等;指出煤矿井下开展自动驾驶应用具有少人化/无人化需求显著、运营管理主体明确、场景封闭、路线固定、车速较慢、渗透率可控、5G建设基础较好、接口易开放等优势。构建了包括井下自动驾驶车辆、巷道基础设施、人员、煤矿云/边缘计算平台及煤矿自动驾驶应用服务平台的“人-车-巷-云”煤矿井下网联式自动驾驶系统参考架构,设计了包括感知定位系统、网联协同系统、车载操作系统、车辆基础组件的煤矿自动驾驶车辆架构,提出煤矿井下网联式自动驾驶演进将经历3个阶段:第1阶段为远程自动驾驶,实现车辆驾驶人员从井下到井上的转移;第2阶段为具有紧急接管边界的车辆自动驾驶,...  相似文献   

13.
《工矿自动化》2015,(10):8-11
针对现有井下运输机车的控制采用人员驾驶手动纠偏的方法,存在较大误差且易发生危险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井下无人运输机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利用STM32F10单片机作为主控模块,变频器作为执行机构,通过控制电动机转速,达到速率调控、刹车和避障的目的;该系统利用上位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运输机车,实现了井下运输机车的无人化和智能化,提高了井下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图!皮带张力随皮带启动运行过程的变化曲线图"皮带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图传感器拉力信号拉力继电器控制旋钮行程开关电磁制动器卷扬机状态指示报警图#皮带张力自动控制系统图单片机在大型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井下长距离大皮带担负着运输煤炭的任务。随着煤矿井下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及巷道的不断延伸,皮带机的皮带长度也在逐渐加长,其长度已经达到了数千米;所运送煤炭负载的动态变化,造成了绞带长度伸缩量的巨大变化,皮带的张力也随之成倍地上下波动,皮带寿命大为缩短,直接影响了皮带运输机的正常运行。通常采用重锤式或者油缸式皮带…  相似文献   

15.
方国敏  徐玖平 《控制与决策》2015,30(10):1915-1920

针对大型垄断厂商在商品生产、运输、定价决策中独立考虑生产定价和运输两个环节的弊端, 提出一种将产量决策、运输决策和定价决策3 个环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的综合决策模型. 借助利润网络图, 构建同时考虑生产及运输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的商品生产、运输和定价综合决策模型, 并探讨模型的解法及其理论基础. 通过给出的应用案例表明, 相比传统决策模型, 利用综合决策模型可以提高15.50% 的利润.

  相似文献   

16.
安然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2):13-14
井下通风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总线挂接式结构,通信方式为CAN现场总线,配合各种智能传感器,自动监控井下通风设备运行情况,该系统提高了井下安全生产的可靠性,避免了因通风设备故障造成井下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环境自动监控、监视、产品运输监控跟踪信息系统,全方位监视监控产品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全场测控信息通过控制网络传至监控计算机,进行存储、显示、分析、输出,管理者能实时监控生产现场。利用GPS卫星定位跟踪和视频监视监控技术,在运输车辆内安装信号发射仪、视频监控设备、自动控温控湿设备、车辆运输控制等设备,对企业的运输车辆运行位置进行卫星定位跟踪,运输车辆内环境监控,确保鲜活产品运输过程中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问题的提出井下电机车运输是煤矿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国内外大量实践早已证明:轨道列车运输,其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不仅取决于机车、车辆、线路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成庄矿轨道机车运输系统因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而导致的机车运输效率低、货物流向不明的问题,指出了设计井下物资运输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有源射频识别技术及高频无源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高频射频技术的井下物资运输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无源抗金属射频标签、超高频固定式射频读写器、手持式射频读写器和物资运输管理软件组成,可实现对井下机车及运输物资的识别定位及远程监测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矿井辅助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移动速度较快、行驶路线多变、行驶路面情况复杂等特殊工况,给出了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和技术架构:采用无驾驶室的结构设计,以自动驾驶系统为控制中枢,以轮式防爆线控动力底盘为移动平台,通过可更换的多种上装载具,实现不同物料在井下运输的无人化。针对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三大功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①矿井低照度环境下的机器视觉增强及感知融合技术:通过深度相机红外成像技术和平面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功能;②煤矿井下受限空间内的无线通信及定位技术:利用物联网无线通信定位和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机器人执行运输作业时的主动精确定位;③矿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路径规划及避障机制:利用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和动态窗口算法分别实现该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