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我国武广客运专线G1117次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采用TRNSYS软件对列车空调系统安装热回收装置节能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对热回收装置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空调系统通过采用全热回收夏季的总节能量为1573.637kWh,节能率为34.6%;冬季全热回收总节能量为1152.780kWh,节能率为30%。安装热回收器的静态回收期为3.5年,因此,武广客运专线采用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性能分析,认为采用系统热回收的方案,夏季既能减少向地下排放热,又能提高冷水机组的工作效能;春、秋季节地下换热器的换区运行,能平衡各井区被吸收的热量,还能使各井区得到较长间隙的恢复;冬季因系统热回收运行,地下换热器出水大于16℃,使空调机组与热水机组的工作效率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带热水功能的R32热泵系统的专利技术及其实验研究与用户体验,该技术采用的制冷剂系统结构比传统的风冷热泵增加1个显热回收换热器,热水系统结构与传统的相比增加1个水路三通阀,其中热水箱含内置换热盘管,盘管内走循环加热水;能够实现单制冷、单制热供暖、制冷部分热回收、单制热水和制热同时制热水等5种运行模式;将R32排气温度高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夏季可以得到75℃的热水,冬季可以得到85℃的热水,提高热水箱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空气热回收装置可以回收排风中的能量,使送入室内的新风参数尽量接近室内状态点,从而减少加热或冷却新风的能量消耗。选择具有典型气候的广州、乌鲁木齐两城市,对冬夏季室外空气温湿度逐时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地新风能耗的差异及全热与显热交换器在上述两地的节能情况,进而指出了两种热回收装置在应用时应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转轮式排风热回收型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绒  黄翔  靳贵铭 《制冷》2012,31(2):34-37
简要介绍了转轮式排风热回收型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江苏省南京市某高级办公楼最热月7月和最冷月1月的热回收效果进行了分析计算,夏季可以回收54%的冷量,冬季可以回收53%的热量,证明使用排风热回收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6.
排风热回收式热泵因具有结构紧凑,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北欧等国家得到一定的推广。排风热回收式热泵主要分为单级和双级热回收式热泵,而热回收装置作为双级热回收式热泵的重要部件,其热回收效率会影响到整个热泵系统的性能。通过TRNSYS对双级热回收式热泵在重庆冬季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并与常规空气源热泵和单级热回收式热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双级热回收式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随着热回收的效率升高而降低,且介于单级热回收式热泵和常规空气源热泵的性能系数之间,而双级热回收式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则随热回收的效率升高而升高,在热回收效率为0.6的情况下,系统的性能系数为5.262,相较单级热回收式热泵和常规空气源热泵的性能系数,能效分别提升了31.29%和83.22%。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建筑物夏季空调冷负荷大于冬季热负荷,地源热泵埋管的区域存在热积累,出现严重的冷热负荷失衡,导致土壤温度逐年升高,影响系统长期运行效能。采用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能很好地解决土壤热平衡问题,同时也可有效降低系统(地下埋管)投资,提高系统的运行节能效果。夏季普通冷负荷时,完全依靠地源热泵供冷;夏季冷负荷较大时,即空调主机冷凝出水温度达到37℃时启用辅助冷却装置,使辅助冷却装置和地源热泵机组联合运行。  相似文献   

8.
图1所示的热回收系统称为热回收回路(Runaround Heat Recovery Lvop),是采用中间热媒(水或防冻液)不断地将排风(供热体)中热能转移到新风(得热体)中去。这样夏季使新风预冷,冬季使新风预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是主要热回收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热管对空调排风进行热回收的研究状况及应用,对RW25T型空调列车的空调系统及用于排风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用热仿真软件icepak对夏季工况进行温度场仿真模拟,通过模拟不同风速下新风预冷后的温度,得到该换热器的热回收效率及热回收量与进口风速的关系,论证了该热回收装置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热泵冷暖热水一体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热泵冷凝热浪费严重,设备利用率低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多功能热泵,可在不同季节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用于商业冷暖热水的供应并能实现冷凝热回收制取热水的功能,同时搭建了实验台对不同季节实现不同功能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是可行的,冬季及过渡季节制热水时,其制热量和性能系数是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夏季供冷水及冬季供暖时的工作状况也是正常的;夏季冷凝热回收时,蒸发侧12℃进水工况下,系统的平均制热能效为4.31,平均制冷能效为3.31,均高于要求值,总能效可达7.62,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设计加工一台脉动热管式换热器,对其应用于夏季工况空调系统排风余冷回收进行初步试验。分析倾斜角度、风速、新排风温差等因素对余冷回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显热效率最高可以达到45%,这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针对能源连续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热性能和力学行为,然而,埋管换热器置于连续墙内将会对墙体及建筑内部空气带来影响,关于其运行期的热湿耦合传递过程的研究尚缺乏。分析了能源连续墙内部由于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引起的热湿耦合迁移过程,重点研究室内侧壁面的温湿度变化以及通过壁面的显热,潜热热流密度和湿通量。根据埋管换热器不同运行工况:夏季放热、冬季吸热,对比分析了能源连续墙在不同取/放热强度下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变化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夏两季时,能源连续墙运行造成的壁面显热热流密度达到最大水平。而湿通量分和潜热热流密度的最大通量值则发生在过渡季节。夏季埋管的换热功率增加时,壁面夏季显热热流密度和潜热热流密度均增大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热回收装置——热质循环能量回收系统;分析了这种能量回收方式的回收原理及其热回收效率,同时分析了它在工厂中的应用以及所具有的优势。相对于其它热回收装置,该系统具有杀菌、除味、过滤的功效,并且有效地避免了空气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14.
水-水源热泵机组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条件下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制热性能下降并频繁转入保护工况现象。为改善水-水源热泵性能,在负荷匹配的情况下提高其经济性,设想在原热泵系统中增设太阳能辅助集热装置。简要介绍太阳能辅助集热型热泵系统的形式和组成,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形式选择、贮热水槽的要求等,同时着重进行冬季供暖工况的热力设计计算。设计计算表明,冬季供热循环时增设太阳能辅助系统之后供热系数有较大提高。在夏季只需将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制冷系统分离,即可作生活热水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15.
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的节能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排风热回收系统产生的背景、优点及系统结构,对全新风空调系统使用排风热回收的节能性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哈尔滨、武汉、广州三个城市进行节能分析,指出在中国使用排风热回收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而且在南方潮湿的城市适合全热回收,在北方干燥地区适合显热回收。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太阳能辅助热泵冷热水一体机系统,可以满足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全年提供生活热水的需求。系统采用冷凝热回收、冷凝水预冷、化霜储液器等技术,强化除霜效果,提高系统总效率。实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室外空气干球温度35℃的夏季工况下,太阳能辅助热泵冷热水一体机的综合COP值达到4.10;在室外空气干球温度7.5℃的冬季工况下,其综合COP值达到4.13。  相似文献   

17.
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搭建了一个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台,并提出以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作为间冷段的集中式空调系统,夏季用于降温(预冷新风),冬季用于热回收(预热新风),以实现全年回收空调排风的能量,节约空调系统能耗,同时还可以解决板翅式和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目前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电动客车空调在夏季高温天气运行过程中制冷效率低、乘客热舒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增加过冷器,对排风进行热回收的方法。利用Amesim平台搭建了空调机组的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分析得到了热回收机组的性能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额定工况下排风热回收机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系统能效比)提升3.9%,环境温度变化时COP平均提升7.6%。通过进一步的仿真分析发现,排风量和排风温度对热回收机组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海水源热泵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海水的能量进行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全年热水供应的技术。文章分析了青岛地区采用直接热利用和间接热利用的两个工程实例,测试了两个热泵系统实际运行性能,并进行了节能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根据测试及数据分析,与间接热利用系统相比,直接热利用的系统COP值高,初投资低,节能效益好,在采取措施保证热泵系统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推荐采用直接热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20.
《制冷》2019,(3)
以此套油气低温冷凝回收装置在乌鲁木齐冬季稳定运行为研究对象,在-28℃室外环境下,分析露天安装制冷系统的节能保温、启动及安全稳定运行问题与解决措施。通过介绍利用自身散热在保温外箱的保护下节能运行,采用冷凝压力控制、回油措施,保障压缩机压差、膨胀阀压差及油路的正常循环,以解决低温环境下风冷式油气回收装置的运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