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海是台湾设计师在中国内地的聚集地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内地市场对设计有大量的需求,台湾设计师凭借着成熟的操作模式,以强势的态势进入内地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诸多台湾设计师在内地的发展也各有不同,有的擅长与房地产企业合作,主攻样板房及售楼处、会所等空间类型,也有的打开精雕细作的设计模式,以巧劲对抗设计风格多样化的挑战。在内地要生存,这似乎并不是太难的事。但这几年来,台湾设计师也察觉,随着风云际会的变化,并购潮、整合风都在影响着设计圈,而台湾设计的优势正在慢慢丧失。本期论坛,我们以真实的对话,直接的提问反观台湾设计师在上海的生存状态,也着重探讨了台湾设计师未来在内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利旭恒英国伦敦艺术大学BA(Hons)荣誉学士古鲁奇公司设计总监、创办人利旭恒是内地众多的台湾设计师中的一名,创业于北京,成名于内地。他在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毕业后,于台湾工作了两年,后因朋友的推介,抱着"有什么大不了的"心态,接下了北京的一个办公项目。结束了与朋友的合作关系后,本该归程的他却有了新的想法——在极具人文氛围的北京开创事业。  相似文献   

3.
《家饰》2014,(2):102-102
中国台湾的制造累积了四十年的代工经验.其中异材质的加工有着独特的运用。台湾的设计师也因生产工厂的缘故,开始复合媒材与新材质的运用设计.尝试新概念设计。因岛形环境较易将跨领域整合实现.给台湾带来了多样化的设计可能.但有别内地的大量生产与制式化工厂.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因为深圳一个项目的缘故,有幸结识了台湾的一名设计师Benjamin Chang。Benjamin Chang是台湾设计界知名的设计师,从业近三十年,有着建筑装饰设计非常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大陆设计了不少的项目。在与他沟通石材设计方面的经验时,他的几个观点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一、石材产品不必要追求完美,完美的产品并不意味着真"美"我非常赞同他这个观点。如今中国石材行业进入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频密,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发挥双方优势的合作变成设计领域的趋向。台湾设计师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尝试在内地开设设计事务所,到目前仍然有很多台湾设计师活跃于内地,但他们存有很多的困惑和迷思,譬如成本问题、设计施工的实现等等。当台湾设计师作为一支强有力的力量进入内地市场,从深层次而言,既要发挥优势,又要规避落地的不足,是否存在两岸合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看设计     
<正>"心即是理"是明朝心学家王阳明的主张。最喜其"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的意蕴。从某种程度而言,这可以理解为客观事物在意识中的反映——若你心不在它,纵使山花烂漫,于你而言,亦不过草木无情。若你心系于它,则所见之处,便是满目春色。若你见它之时为旁物所扰,便是"花非花",若你在万物之中一眼见它,纵使纷繁杂芜,也堪"一枝独秀"。以阳明之说思考设计,道理亦然。心之所往,无事不能事半功倍。当我们站在2014,奔涌于互联网全面迈进的时代,地域不再是沟通的距离,语言习俗不再是交流的障碍,而敞开心胸,真正地了解和融入,用心互动与交流,才有可能开创崭新的事业。本期专题我们继去年"台湾设计"论坛之后,再次关注了台湾设计师群体,观察视角从入文转向生存,从台湾延展至中国内地,试图剖析台湾设计师在内地的众生相。在采访中,一位台湾设计师这样谈他  相似文献   

7.
王海涛 《现代装饰》2009,(10):141-141
万德文脉国际建筑设计主创设计师李文军获得了“2009 LICC伦敦国际创意大赛”专业建筑组一等奖。这是他在今年年初获得美国洛杉矶“2008 IDA国际设计大奖赛”专业建筑组三等奖后,第二次在国际设计大奖赛中获得殊荣,并成为此次LICC伦敦国际创意大赛的16位获奖者中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设计师。而来自台湾的Shin Jung Pan获得专业装置组第一名。其他各专业组获奖者则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土耳其、印度等。  相似文献   

8.
建设纪事     
根据国务院台办的要求,8月5日至7日,部外事司、城乡规划司以建设部台办、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的名义与台湾大学生在昆明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城市规划、美化研讨会”。参加会议的祖国内地专家代表19人,台湾城市规划代表团15人,内地代表团团长由陈晓丽同志担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刘震涛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城市规划司供稿)1999年8月4日-6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中德合作《中国地铁与轻轨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确定在合作期间的整个工作计划。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五个专题:1.车辆标准;2.通信、信号标准;3.…  相似文献   

9.
正这次座谈会我们邀请了目前活跃在台湾一线的两代设计师,其中有见证了台湾设计行业发展历程的备受业界尊重的行业前辈,也有这几年逐渐崭露头角成绩不凡的新锐。大家就台湾这些年来设计行业的发展、设计环境的进步变化以及当代设计师们的思考认知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探讨和分享,并客观分析了一水之隔的内地与台湾在民众审美、设计思维等方面的区别。在座谈会上,热情、认真、倾听、思考、学习,是这群台湾设计师表现出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上个月.一位同事打趣地说.“本以为中国设计名人堂结束了.这一年也就结束了,却没想到,又是新一年的开始。“我知道他的话外之音是说这一年的杂志工作已划上了完美句号.我们也该适时地休息一下了;但是,却无法停下来.因为下一年的任务更加艰巨了。是呀.杂志工作本就没有尽头.更何况,我们永远都在追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