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的西南缘.红河断裂控制盆地的西南边界,断裂走向在该区域发生大角度转折,由华南地区的北西西向变为研究区的北西向,再到青藏高原变为北西西向.中生代以来,除了受到来自西南部的印度板块北移过程中北北东向持续挤压应力外,由于金沙江-红河断裂的存在,并从燕山期以来多次转换、传递来自中国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板块向...  相似文献   

2.
焉耆盆地构造样式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焉耆盆地是一个中新生带含油气盆地,盆地内不仅存在叠瓦式背冲式、对冲式等挤压构造样式,还存在扭动构造样式;盆地内构造样式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具有压扭性质的宝浪苏木背斜构造带和本部图背斜构造带是盆地最有利的构造带。  相似文献   

3.
盖层类型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根据盖层封盖机理与岩石孔隙结构的关系,把盖层分为微孔型和微缝型两类。微孔型盖层饱压比值曲线呈单峰态,峰值他压比大于3.0×10-2MPa-1,多位于中浅层(源岩生油窗之上),不仅构成油气的直接盖层,而且与流体高能面配合,能形成高效的区域盖层。微缝型盖层由微孔型盖层演化而来,饱压比值曲线具多峰态,峰值他压比小于3.0×10-2MPa-1,多位于中深层(源岩生油窗之下),主要起直接盖层作用,作为区域盖层则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盖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盖层与烃源岩之间时空匹配关系的分析,认为当盖层空间展布面积大于烃源岩分布面积时其对油气的聚集与保存才是有利的,否则是不利的。盖层的空间发育部位控制着不同类型油气聚集圈闭的形成,在斜坡区、古隆起顶部、凹陷中心和古隆起上方受盖层控制分别形成地层超覆、基岩风化壳、砂岩透镜体和受背斜控制的各种类型圈闭。盖层的毛细管封闭能力、压力封闭能力和烃浓度封闭能力的形成时期只有与烃源岩的大量排烃期分别合理匹配时,才能有效地封闭住烃源岩排出的与之对应的不同相态的油气,否则造成大量油气散失。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当前石油地质学界在油气形成机理问题上缺乏研究和研究不足的方面。阐述了作者在油气形成机理问题上的观点,即在有机质由干酪根向烃类转化过程中,构造作用扮演着主角,并以实验分析等方面的结果为论据证实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认为,烃藏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生烃阶段和构造格架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6.
张莹 《岩性油气藏》2012,24(2):16-20,76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最富油气的构造单元之一,该区构造演化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和坳陷期3个阶段,形成了贝中次凹现今的复杂构造格局。西部断阶带、东部断阶带和中央洼槽带的低隆起组成了典型的纵向均衡伸展褶皱。由于拉张和重力的联合作用,其内部产生了掀斜断块和滑动断阶等类型的次级伸展构造样式。伸展褶皱是伸展盆地中重要的含油气构造,与其相关的有利圈闭、沉积相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贝中次凹油气聚集严格受伸展褶皱作用的控制,即中央低隆起带为复式油气聚集带,边界断层附近的滑动断阶有利于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7.
油气的早期形成和聚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前言一个多世纪以前,Edward Orton(1888)评述了当时的石油形成、运移和聚集的不同理论,包括非有机(无机)来源、有机质高温蒸馏(即后来的干酪根晚期成油)和有机质低温分解(早期成油)来源。他认为,无机成油理论仅从化学角度而不是地质角度提出,与地质实际相比更符合化学作用,因此缺乏可信性。  相似文献   

8.
在大洋海岭发现之前,人们对裂谷作用在地球地质历史中的地位往往是估计不足的。至十九世纪末,B.A.奥勃鲁切维对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和外部地区的地质构造作了很好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大型地堑。著名的有东非经向断裂系,其中包括苏伊士湾等地堑。但是,只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里东古隆起是四川盆地中西部震旦系及下古生界重要的含气领域,近年来在该区连续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突破。为厘清该古隆起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新一轮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该古隆起自发育以来,经历了震旦纪晚期的整体掀斜与雏形发育、寒武纪—奥陶纪的同沉积隆升、志留纪的联合隆升、泥盆纪—石炭纪的长期隆升剥蚀、二叠纪的整体沉降沉积与区域盖层形成、三叠纪—侏罗纪的古隆起东段高点南迁、白垩纪—新近纪的古隆起西段强烈变形等7个主要演化阶段;②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油气聚集,经历了志留纪—三叠纪古油藏形成、侏罗纪—渐新世古气藏发育与中新世以来的气藏差异演化等3个主要时期;③震旦系—下古生界古油藏和古气藏主要发育于乐山—资阳—高石梯—龙女寺一带及其以北地区,尤其是喜马拉雅晚期以来,古隆起西段构造运动强烈,而古隆起东段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更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结论认为,高石梯—磨溪—龙女寺构造带及其北翼,不仅是下古生界构造圈闭型气藏最有利的发育区,而且也是寒武系与奥陶系顶部岩溶型岩性圈闭气藏最有利的发育区;后者将成为该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认识双城地区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本次研究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分析断裂特征及典型构造,研究形成机制,探讨构造形成期次与成藏期的匹配关系,明确勘探方向。结果表明,双城地区经历了营城组末期挤压、泉头组末期走滑和嫩江组时期抬升三期改造作用。其中,泉头组末期走滑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左行走滑构造,形成了以NNE、NW向断裂为主的一组共轭断裂,且在走滑构造带内部的不同方位具有不同的次级应力,形成一系列走滑伴生构造,兼具张性、压性的不同性质,其中NNE向断裂具有压性应力性质,与其伴生均为正向构造,而NW向断裂为张性应力性质,与其伴生均为负向构造。通过热史模拟表明双城地区在青山口组末期进入生烃高峰期,晚于泉头组左行构造形成时期,结合构造性质和成藏条件,明确了三个NNE向构造带为近期重点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露头、地震和钻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主要区域不整合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作用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主要发育6个区域地层不整合,由下至上分别是前震旦系与震旦系之间、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前二叠系与二叠系之间、中上二叠统之间、中上三叠统之间以及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不整合,已发现的21个常规大气田(包括致密气)中有16个的形成与区域性不整合有关。(2)区域性地层不整合对四川盆地大气田成藏有重要作用:一是通过风化壳岩溶作用改善不整合面之下储集体的孔渗条件,形成规模岩溶储集层;二是不整合面附近有利于形成良好源储盖组合,为大气田形成提供基础;三是产生地层尖灭和高低不平的古地貌,形成大面积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群;四是为油气侧向运移提供优势通道;五是有利于油气规模聚集。(3)与区域性不整合相关的领域是四川盆地大气田勘探的重点,前震旦系具备形成大气田的烃源岩、储集层及其良好的配置条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有望成为重要战略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侏罗系泥岩流体压力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区系四川盆地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素有“川北拗陷”之称。区内侏罗系以上地层,由老至新有: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珍珠冲段(J1z1)、东岳庙段(J1z2)、马鞍山段(J1z3)、大安寨段(J1z4),中统千佛崖组(J2q)、下沙溪庙组(J2x)、上沙溪庙组(J2s)、遂宁组(J2n),上统蓬莱镇组(J3p)以及白垩系下统剑门关组(K1j)。其总厚约为4500至6000米。早侏罗世中晚期至中侏罗世早期,本区为湖盆主要发育时期,沉积了砂、泥岩夹介屑灰岩。白垩系下统沉积后,该区普遍抬升,致使剑门关组、蓬莱镇组、遂宁组遭受不同程度剥蚀,剥蚀厚度约为900至2100米。该区产油气层段为大安寨段及千佛崖组。  相似文献   

13.
羌塘盆地褶皱变形特征、定型时间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面积最大、勘探前景最好的盆地。盆地地表褶皱构造主要发育于侏罗系构造层中,呈带状展布,以东西向和北西西向直立水平褶皱为主,并构成类隔挡式组合样式。褶皱变形受挤压、走滑作用和基底构造多种构造机制制约,盆地南北缝合带造山作用控制了盆地褶皱形态、样式和空间分布规律,是褶皱变形的主要动力学因素。侏罗系构造层中大型背斜形成于侏罗纪末-早白垩世,与盆地主力烃源岩油气生成和运聚时空配置关系较好,为油气有利圈闭构造。  相似文献   

14.
构造运动对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所经历的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此,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该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基于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勘察,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其对储层形成、圈闭改造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结果认为:桐湾运动等4次构造运动控制了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过程,其中:①桐湾运动以区域性升降运动为主,桐湾运动Ⅰ幕和Ⅱ幕造就灯影组灯二段、灯四段这2套近地表古岩溶储层的形成且大面积分布;②加里东运动形成了乐山—龙女寺大型古隆起,奠定了震旦系油气富集带形成的构造背景;③海西—印支期,震旦系以整体沉降为主,早期古隆起格局继承性发育,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进入成油高峰期,古隆起区发育大型古油藏;④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四川盆地进入前陆盆地演化阶段,震旦系被深埋,使得古油藏发生原油裂解成气,成为震旦系重要的气源;⑤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是震旦系气藏调整的关键期。结论指出,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勘探潜力大,其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区带,古隆起斜坡带也是值得重视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5.
论前陆盆地、冲断褶皱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 近年来,由于在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坳陷发现了克拉2大气田,又在酒泉盆地的酒西坳陷找到了青西大油田,于是在前陆盆地冲断褶皱找油找气成为一个热点,尤其是主流石油地质家们提出我国西北具有十多个前陆盆地,测算出了很可观的待发现油气资源量,若在这一领域加强勘探,就有可能解决后备可采油气量不足的问题。其实从1975年在美国落基山前缘格林河(绿河)盆地西缘冲断带上发现Pineview油田以来,石油界对此课题曾经在全球投入了很大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烃源灶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实测数据与测井信息相关分析,建立了柴西地区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与电阻率和声波时差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对柴西地区125口井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上、下干柴沟组4套烃源层的大量评价数据和用此数据编制的烃源灶平面分布图。综合考虑烃源岩分布面积、厚度和成熟度,柴西地区主力烃源灶为下干柴沟组,次要烃源灶为上干柴沟组。烃源灶的分布控制了柴西地区的油气聚集,已发现的油气藏大都紧邻或围绕主力烃源灶分布。根据这一规律,南乌斯东西两侧、油泉子西侧、红沟子构造带、大风山等地区可作为下步勘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开江古隆起是四川盆地内的三大古隆起之一,也是川东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前人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印支期古隆起的形态,未系统阐述古隆起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为此,基于区域地质、野外露头与钻井等综合资料,分析了不同构造期该古隆起的平面展布特征,探讨了古隆起形成演化对烃源岩发育、储层发育以及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古隆起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以下4个时期:①云南运动期,古隆起初具雏形,形成开江、梁平2个隆起高点,呈南北向展布;②东吴运动期,古隆起继承发育,隆起范围扩大并呈北西西向展布;③印支运动期,古隆起最终定型,隆起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呈北东向展布;④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古隆起发生解体形成现今构造面貌。结论认为:开江古隆起是因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基底差异区域抬升、强烈拉张作用与板块俯冲远端效应的综合作用而形成,其形成演化对该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展布和石炭系岩溶储层发育以及石炭系—三叠系天然气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板块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形成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纪以来,该区板块构造演化史可分为;被动大陆边缘阶段(Pz1)、被动大陆边缘向大陆一地块间碰撞边缘转变阶段(D1—C1)、碰撞前陆盆地阶段(C2—P1)、陆内沉陷盆地阶段(P2—Q)。它们控制了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和叠合,还控制了盆地的结构、构造、沉积和热演化史,以及区内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富集带的展布。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腹部断裂活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准噶尔盆地腹部发育NE、NW向为主的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侏罗系主要发育NE、NW向三角洲沉积体系.基底断裂的早期"显性"活动控制了主要二级构造带的边界、古凸起(古梁)展布、主断裂分布及四大压扭构造带的展布方向.后期NE向基底断裂的"隐性"活动导致上部盖层破碎,使早期的二叠纪古凸起带成为浅表断裂破碎带.河道水系的冲刷下切极易取其走向,从而控制了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的主河道及主砂体沿NE向主断裂构造线及早期凸起带的展布,进而也就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基底断裂活动控制了油气的早期原生成藏与晚期调整次生成藏和再分配,盖层断裂通过与基底断裂的(反)树丫型、阶梯型、交叉型3种耦合方式形成花状构造、正反转构造组合而控制成藏,两类断裂在活动期和静止期控藏作用各不相同.腹部凸起区及斜坡上部为"三位一体"断控砂体次生成藏模式,凹陷区和斜坡下部还可能存在低幅度背景相控砂体原生(—混生)成藏模式.油气沿古梁聚集的构造本质是基底断裂显性及隐性活动的上延穿层效应.基于这2种模式,提出了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领域和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生代油气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复杂,也是中国典型的复式油气成藏聚集层系.基于对中国西部海相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情况,对源岩、储层类型、盖层类型及运移通道等主要油气成藏要素综合分析,论述了多套烃源岩多期油气充注历史,认为:油气藏类型复杂,具有多套储盖组合,上、下层系间储盖组合差异大;圈闭类型复杂,主要包括背斜圈闭、断块圈闭、礁滩体圈闭、砂砾岩岩性圈闭和火山岩刺穿圈闭等;油气运移通道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断裂、不整合面、缝洞体和砂岩层段等,其中断裂主要作为纵向上的运移通道,不整合面、缝洞体及砂岩层段在横向上的运移作用明显.研究认为,多期构造运动和沉积演化叠加是复式油气藏形成的基础,多套烃源岩的多期生烃作用是复杂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输导断裂和储层发育等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是油气藏类型多样及分布复杂的重要因素.该成果对推动中国海相盆地油气勘探和复式油气成藏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