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奶牛场中,高产奶牛久配不孕是一个常年困绕奶农的棘手问题,奶牛一旦患病,不仅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多年各项数据的积累、分析,总结提出了该病发生的常见原因、类型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奶牛产业目前正处在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过程中,规模化奶牛场的数量越来越多,上千头的规模化奶牛场不断涌现,奶牛场产生大量的粪污集中排放,没有足够土地和农业生产直接处理,导致规模奶牛场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和严重,奶牛场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及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现给大家介绍一种适合大型规模标准化奶牛场(奶牛小区)粪污循环利用的一种模式,希望对广大奶牛养殖场在粪污综合治理资源化利用方面给予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障碍性疾病,以母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为特征。该病主要发生于家庭养殖的小型奶牛场。饲养管理不当,饲料配比不合理,一般以干玉米秸秆、干谷草为主的饲草料,精料为玉米、豆饼、麸皮,能量水平时高时低,导致钙、磷、钾、铁等元素缺乏,常发此病。1.病例2002年离石区王家沟村1头黑白花高产奶牛发病。主诉:该奶牛6岁,2002年5月4日晚上产下一公犊牛,为第3胎,顺产,5月7日早上发现该病牛食欲废绝,反刍停止,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牧业的迅速发展,奶牛场出现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奶牛的集中喂养对机械化设备的需求更加迫切。分析了奶牛喂养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传统喂养与TMR喂养,对每种喂养化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推广施展机械化奶牛饲养,指出了未来奶牛饲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于食物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温饱问题,更加关注食物的新鲜和健康。在规模化奶牛养殖中做好奶牛场的防疫工作是尤为关键的,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健康问题,如果奶牛防疫工作未能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落实到实处,很容易导致奶牛出现疫病,产奶量下降,奶质偏低,并且牛奶中可能含有病菌,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主要就规模化奶牛场防疫关键措施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多种角度进行客观阐述。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炎是现代奶牛养殖业饲养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生产实践中会造成不孕、延长生殖周期、降低种群扩繁速度、减少养殖利润等后果,直接影响奶牛场的正常经营管理和效益。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才能保证奶牛场的健康发展。现代药理学证明,中草药制剂具有抗茵、抗炎、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子宫收缩等作用,能迅速杀灭子宫内的病原微生物,促进子宫渗出物的排出,激活子宫内膜再生过程,为受精和怀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h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我国有关资料显示,在一般奶牛场中,此病的发病率为10%~15%,有些地区高达30%.2008年以来,大同市南郊区发病率平均为7.8%.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腺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它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奶牛自身状况、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由于该病易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控制乳房炎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奶牛乳腺炎防治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广大同仁及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血红蛋白尿病是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临床以尿液呈红色、暗红色甚至咖啡色,有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和血磷下降为特点。据报道,该病主要发生于3~6胎次的高产奶牛,病死率达到20%~30%,被列为奶牛的重要代谢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奶牛生产瘫痪的常发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单纯,特别是年老体弱、高产母牛,由于护理不当,治疗不及时,往往诱发该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深入观察研究,多方请教,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十几年来,笔者采用大剂量钙糖治疗和预防奶牛瘫痪病,经过200余例的临床实践,收到了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门诊就诊期间接诊奶牛场一例患奶牛乳房炎的病例,通过临床表现和临床检查可诊断为浆液性乳房炎,同时对病进行抗菌,消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方法治疗5天基本痊愈。介绍浆液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以及讨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炎是奶牛产后突发的一种严重的消化障碍性疾病,临床上病牛表现为不食、消瘦、机体脱水、腹痛、腹腔积水、粪便异常、味腐臭、内含有淡黄色胶冻状物质或潜血便。死亡牛皱胃及十二指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病变及坏死灶,严重者可因真胃壁穿孔而死亡,病程长达1~2个月,多为预后不良。初步发现该病有别于奶牛皱胃变位,国内外未见报道,是一种新发生的奶牛内科病。  相似文献   

13.
一生追求"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国际主义战士阳早、寒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幸福,从美国来到中国。作为畜牧专家和实验物理学家,恪守"科学应为人类创造幸福"的理念,凭借在科研与实践中练就的智慧和技能,依仗严紧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在几十年饲养奶牛的劳作中,把自己打造成奶牛场机械化专家,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这两个闪光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辉煌史册中。  相似文献   

14.
奶牛腐蹄病是指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1病因该病为磷钙代谢紊乱引起的钙磷代谢病。日粮中钙磷供应不足,钙磷比例不当;管理不当,运动场泥泞潮湿,牛蹄长期浸泡,修蹄不定期;尖硬异物引起的牛蹄外伤都可能是造成腐蹄病发生的原因。2症状1)蹄趾间腐烂:为奶牛蹄趾间表皮或真皮的化脓性或增生性炎症。通过蹄部检查可以发现蹄趾皮肤充血、发红肿胀、糜烂。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奶牛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各地由政府组织、群众自愿联合的形式先后建起了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牛养殖专业村,从事饲养奶牛的养殖户迅速扩大,初养奶牛户占绝大多数.作者对当地的养奶牛小区和农户进行深入调查后得知,绝大多数奶牛养殖户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方法粗放,鲜奶产销脱节,养殖效益低下.现从根本上提高奶牛养殖成效,促进奶牛养殖健康发展,增加奶牛效益,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奶山羊繁殖快、母羊1岁左右即可配种,常年产两胎,每胎多为双羔;奶山羊的生长周期短,从出生到产奶,奶牛需要28个月,而奶山羊只要18个月,所以办奶山羊场比办奶牛场收益更快。目前农户饲养的奶山羊多是"萨能"山羊杂交后代,年产奶600㎏左右,以奶牛与奶山羊的体重来衡量,奶山羊产奶量比奶牛高,羊奶的营养价值也很高,1㎏的羊奶相当于1.2㎏的牛奶,而且羊奶价格更是牛奶的两倍。由于饲养奶山羊投资少、产奶多、效益高,因此,有些农户少则饲养3~5只,多则几十只,把饲养奶山羊为一条较好的增收途径。奶山羊的经济用途主要是生产羊奶,母羊产奶量越多,它的经济价值越高。本文根据多年的观察,谈谈农户如何养好奶山羊的几项技术措施。1抓好小羊的培育1.1早吃初乳小山羊出生后要及时让羊羔吃到初乳。由于初乳含有丰富营养  相似文献   

17.
奶牛采食量检测仪的设计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及时、准确地测量出奶牛的采食量,本文根据奶牛在采食、反刍和吞咽时的行为表现,本文提出了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奶牛颞窝部位的运动规律来反映牛只采食量大小的原理,并根据此原理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和检测的奶牛采食量自动检测仪。该检测仪能够准确地测量并计算出奶牛的吞咽次数,然后根据奶牛吞咽时食团质量的大小计算出奶牛的采食量,并且可将一定时期内的采食量进行回归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营养方案。本检测仪实现了快速、方便和精确的采食量测定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论述奶牛养殖业对人类健康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当前忻州市奶牛养殖的现状及机械化程度,提出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必须依靠机械化,走集团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探讨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新方法、新技术,进行了用子宫栓剂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的夏季,在胎儿娩出时,向奶牛子宫中投放本试验用子宫栓剂2粒,可对奶牛胎衣不下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使用此办法可使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下降21.74%,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效果好等特点,对提高奶牛繁殖效益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水平不断提高,奶牛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由以前散养到现在的标准化规模养殖;由以前的以秸秆饲料为主变为现在以配合饲料为主。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目前使用的配合饲料主要以浓缩料为主。通过对奶牛的消化生理特点、需要的营养物质、奶牛浓缩料成分、奶牛浓缩料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的分析,分析了奶牛浓缩料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量的应用效果和应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