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前超稠油集输工艺下SAGD井普遍采用从换热器出口考克进行取样,取样结果比较准确。"十一五"期间,SAGD井要实现规模集输工艺,此时取样必须从井口进行取样,但SAGD油井井口温度在1~180℃、压力1M Pa左右,井口取样油样会发生闪蒸,结果不准确,并且操作时安全性较差,所以研究一种高温取样器来保证规模实施高温集输工艺后的取样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研制了自动高温取样器,从目前的取样对比实验看,自动高温取样器能够实现井口的自动化取样、安全取样、准确取样,可以用于规模实施高温集输工艺后的SAGD生产井取样。  相似文献   

2.
《辽宁化工》2021,50(3)
随着油井产出液的开采,会出现油井供液能力不足的情况,造成抽油机运行效率低、耗能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示工图分析的抽油机智能间抽系统。该系统根据数字化系统采集到的示功图进行泵效分析,对供液不足的油井改为间抽模式。对间抽井提出了根据示功图面积变化来确定间抽时间的控制方法。该系统在一个数字化间歇采油井组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很好的节能降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修丽群 《当代化工》2016,(8):1896-1899
目前常规超稠油取样器通常是短管与管线相接进行局部取样,样品含水率误差大;并且由于取样器暴露在室外冬季易冻堵。为完善取样技术,设计了一款新型球形阀旋转取样器,通过球形阀的旋转将管道中一段区域内的流体完整取出,有效减小取样误差,并且取样过程不影响管道正常运行,还可充分利用管道中流体的温度,避免发生冻堵现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含水率、流体速度、油品粘度及球形阀旋转速度对样品含水率误差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可得适用于该取样器的最佳工况条件,对该新型超稠油取样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乌尔逊油田属于三低油田,严重供液不足和间歇排液的油井较多,乌尔逊油田针对这些低效井实行了间抽生产管理。间抽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抽油泵的工作效率,间接反映了机采管理水平。本文通过现场实验,提出了通过液面监测和示功图对比确定合理间抽制度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间歇反应釜顶部的取样系统设计,在项目实例中优化设计了一套安全环保的在线密闭型取样器,并介绍不同工艺条件下取样器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流程,在精细化工行业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内各采油厂在油井井口取样时基本均采用简易的直排式窄口取样瓶,在取样过程中常会造成油样喷溅的现象,加大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甚至部分油井由于硫化氢含量较高,可能会形成操作人员硫化氢中毒的现象。本文结合原油、气体、水的物理特征及现场油井井口流程,研究出了油井井口多功能密闭取样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简易窄口取样瓶在录取油井动态资料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自喷井、抽油井井口取样,是一种新型安全环保多功能油井井口取样装置。  相似文献   

7.
目前,采油四区对严重供液不足和间歇排液的油井,实行了间抽生产管理。间抽制度是否科学合理,是低效抽油井能否正常生产的关键。本文通过现场实验,提出了通过示功图和液面恢复法确定合理间抽制度的方法,见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厂自1988年引进YQ型取样器,并应用于水泥取样点上,取代原弹簧丝取样器,大大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 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发现:取样器经常样少或不下样。只有敲击外管才能正常下样,造成样品代表性差,增大质量控制的难度。 经过观察,问题出在“固定筛网”上。它由1.0mm普通铁丝编成,两边用铁皮压制,卷成圆筒,固定在小绞刀外管进料口周围(见图1),由于筛网是静止的,被动受料,筛孔被  相似文献   

9.
锦州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所管稠油区块均已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低产低液井所占比例大,2012年1月1日,日产液小于10t油井为93口,占总开井数26.2%,很多油井在热采注汽下泵或检泵后出现因油稠、低产,造成稠坨抽油泵无法正常工作或光杆与悬绳器不同步异常现象,本文阐述通过邻井自洗及人工间歇倒抽等方法处理新开油稠低产异常疑难异常井,减少了无效返工作业工作量及成本浪费,对其它同类油井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采过程中,对于低效井往往采用间抽方式生产,为了解决油井间抽工作制度针对性差、间抽后液量影响多、间抽节电挖掘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深入认识间抽规律,分析间抽对液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开展间抽井现场试验,采取液面自动监测仪技术,推倒出启机和停机时间的数学公式,确定低效井合理的间抽制度,从而为低效井的优化开采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