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叶 《通讯世界》2010,(10):68-69
今年是中国三网融合的元年,真正跨越了通信网络、Internet和电视网络这3种异构网络的融合业务——“多屏业务”或“三屏合一业务”,通过三屏融合实现业务层面、控制层面和承载层面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2.
“三网融合”将彻底颠覆用户对终端功能的传统认知,特别是视频业务,早已不再是电视屏幕的“专利”,通过多屏方案,我们协助广电将视频内容融合到不同终端上,并帮助用户实现无缝的连接和无缝的播放感受。“多屏业务”或“三屏合一业务”,通过三屏融合实现业务层面、控制层面和承载层面的完美融合,正是针对这一业务趋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三网融合”将彻底颠覆用户对终端功能的传统认知,特别是视频业务,早已不再是电视屏幕的“专利”,通过多屏方案,我们协助广电将视频内容融合到不同终端上,并帮助用户实现无缝的连接和无缝的播放感受。“多屏业务”或“三屏合一业务”,通过三屏融合实现业务层面、控制层面和承载层面的完美融合,正是针对这一业务趋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运营商切入互联网业务运营,达到融合电信和互联网发展的一种可能,即通过融合及时消息和社交网络,并以之为基础,逐步融合发展电信网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可能路线;并介绍了这种发展方式的背景、运营商的优势、可能遇到的问题。讨论了以这种方式进行业务演进,从而实现广义上的三屏合一或者多屏合一的业务融合方式,这也是一种新的融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多屏业务是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也将是有线/无线宽带的下一个业务大趋势。目前,在单一的网络(IPTV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中很难为终端用户提供新的视频相关的增值业务,而多屏业务带来的机遇恰恰在于它能够向用户提供跨屏操作(跨网操作)的能力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特别是跨多种平台的视频业务遥控管理、节目内容管理、订购信息等数据仓库管理、交互及广告管理等,从而带来更多的增值业务商机。对多屏业务所带来的三种典型增值业务——多屏屏幕适配业务、多屏业务的跨屏录制业务、智能多屏交互业务,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三屏融合是继三网融合后提出的又一个新概念,目前已成为业内的热点话题之一。三屏融合绕开了三网融合纠结于网络的利益冲突,让人更容易想到业务的融合而不是物理的融合。"三屏"各有所专,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合的需求,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问题。随着3G时代的到来,原先较为薄弱的手机网络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真正实现三屏融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有线电视网络所面临的危机,浅谈了有线电视网在当前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全网整合、利益共享、互联互通、双向接入是有线电视网络实施"三网合一"的前提条件;数字化、互动化、高清化是有线电视网络实施"三网合一"的必要条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有线电视网络实施"三网合一"的基本要求;通过IP Phone技术介入通信业务,是现目前有线电视网实施"三网合一"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讯世界》2011,(4):32-32
配合此次CCBN 2011展会的主题“推进三网融合,共享广电未来”,中兴通讯浓墨重彩展出了针对三网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覆盖终端、数字双向化改造、承载、核心网、互动电视、IPTV需求,包括10G×PON网络平滑演进保证三网融合业务开展,多屏合一及基于IMS的融合应用提升业务体验.  相似文献   

9.
上海贝尔的"多屏"业务解决方案,为推动三网融合的分步实现,促进融合视讯的业务发展,满足消费者的"多屏"体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创新技术和产品。"三网融合"将彻底颠覆用户对终端功能的传统认知,特别是视频业务,早已不再是电视屏幕的"专利",通过多屏方案,上海贝尔协助广电将视频内容融合到不同终端上,并帮助用户实现无缝的连  相似文献   

10.
在本届CCBN展会上,大唐移动以三网融合专家-助力广电宽带战略腾飞为主题展示了广电宽带网络建设方案、互联网自助服务平台、IMS解决方案和云终端产品;同时进行了IMS业务、三屏合一和上网助手软件业务的演示。  相似文献   

11.
安捷伦信息     
安捷伦N2X多业务测试解决方案检验三网合一业务传送能力:安捷伦科技公司日前宣布,近日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多厂商互操作能力测试活动中.采用了其N2X多业务测试解决方案.检验MPLS网络支持三网合一(视频、语音和数据)和商业融合服务的能力。这一方案涵盖了MPLS网络业务的互操作能力、可靠性、组播和服务质量(QoS),以支持新兴的三网合一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三网融合是国家当前的战略举措.华数集团战略规划总监应必善认为目前行业r8表现出了4个趋势:(1)终端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成为趋势。互联网电视和IPTV则是三网融合中最重要的业务形态之一:(2)视频传播向着多网络、多屏幕的方向发展.视频将通过广电网、互联网、宽带专网和移动通信网向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Pad屏、车载屏传播;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三网融合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对中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网融合的内涵与特征,并对国家三网融合发展的目标进行了分析讨论。文章认为三网融合不能简单认为是现有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个网络的合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各种业务需求,在对新的业务模式形成有效支撑的情况下,有效整合各类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网络覆盖,显著降低功率消耗,实现真正快速、便捷、绿色健康的宽带信息服务,提高信息产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飞  郑翔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8):38-38,40,42-45
混合电视是基于三网融合的一种新兴电视业务。无论在政策上、市场上还是技术层面上,混合电视业务的应用都给广电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机会。本文在分析混合电视业务发展途径基础上,从应用体系,节目制作质量和发展新颖形态、有线网络与无线宽带的融合,多屏融合的终端模式建立等方面探讨了广电如何发展混合电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实现了数据、声音、图像三种相同的服务和内容可在广电网和电信网上同时提供,实现了业务融合,带来电视.电脑、移动设备的多屏融合,为业务创新提供了空间,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4):124-125
三网融合在给广电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一直深耕于广电市场的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认为,广电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应在业务方面开展以视频业务为核心的业务创新;在网络层面打造新一代IP网络,才能满足三网融合时代新业务对技术的各类需求。  相似文献   

17.
邬雪艳 《通信世界》2012,(36):38-38
三网融合自2010年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以来,至今已逾两年。本次展会上,各种基于三网融合的解决方案、终端产品和内容应用层出不穷,三网融合已经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三网融合产业链正逐渐完善,特别是宽带网络、云技术的发展,更是给三网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网络到应用,从技术方案到终端产品,三网融合正开始深入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并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娱乐体验。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通过何种终端,用户都能享受到无缝、一致、融合的应用体验,这就是三网融合为我们描述的美好景象。在本届通信展上,多家运营商、设备商以及内容提供商  相似文献   

18.
《电信网技术》2013,(1):92-93
1引言 当前,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网络视频服务正走向多屏融合。除了传统的TV、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都可以作为视频内容的终端,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访问视频内容,随意地在多屏间进行视频切换。多屏的融合给用户带来了无缝的播放感受,提升了用户的视频体验。通过提供多屏业务,网络视频运营商可以提高用户的黏着性,增加运营收入。据贝尔实验室的研究调查表明,2012年全球“多屏”用户有望达到6400万,业务收入将达到18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三网融合"对运营商而言是网络融合,也就是固网与无线网、互联网之间的融合,固网包括有线电视网、电信的宽带网和固定电话网。对百姓而言是"屏"的融合,也就是电视机屏、Pad屏、手机屏、计算机屏之间融合。无论是电信的NGN(下一代通讯网),还是广电的NGB(下一代广播网),其基本思想都是网络与业务分离,前者是运营商的网络融合,后者是业务的融合。OTT是"OverTheTop"的缩写,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是体现NGN和NGB基本思想的一项业务或服务;OTT意指的就是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强调业务与物理网络无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推动,不仅加速光网覆盖进程,也给三网融合带来利好.稳定、高速的光网服务可更好的支撑各项对云服务,让更多的云应用落地,有了网络的支撑,各种业务可更好实现融合.意法半导体全球战略执行官、执行副总裁兼家庭娱乐及显示器事业部总经理表示,"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机顶盒电视间的多屏融合,家庭服务器和网关、OTT(互联网电视)/Android/HTML5等网络客户端设备及云计算,形成了三网融合的新趋势." 在云服务的主导下,三网融合的模式之一"多屏一云"的发展也水到渠成了.云平台+多屏融合的发展模式成为华为、百视通、联想、思科、TCL等厂商的布局新手段.借助云计算搭建的平台,媒体内容可以在不同屏幕间分发,多屏将实现无缝地连接,并且让管理更高效、成本更低,同时云计算平台还能支撑持续不断地云服务和云应用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