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铸铁件取消热时效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了铸件变形强化测试装置,测定了几种不同材质的铸件抗变形能力。在实验室研究数据的基础上,选定材质,在生产现场做了几种铸件取消热时效试验,结果表明,选择高Si/C比铸铁,可使一定类型铸件取消热时效。  相似文献   

2.
提高低铬耐热铸铁化学成份中的Si/C值 ,在稳定获得较高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铸铁的残余应力 ,提高了强度 /应力比 ,具有较强的抗裂纹能力有效防止了矩形阀体的裂纹。分析了Si对提高铸铁耐高温性能的良好效果 ,增加Si量可适当的提高含铬量。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铸铁件薄壁处的白口,提高铸件厚、薄壁处的强度、硬度,减少缩松缺陷,降低铸件残余应力,采取提高Si/C值、CE方法生产高强度低应力铸铁.试验结果表明:用高Si/C和CE的铸铁取代低Si/C和CE铸铁,不仅应力低,而且相对强度高、硬度高、断面均匀性好,铸件薄壁处不易出现白口,并成功地应用于压缩机铸件上,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无损应力测试技术分析淬火与焊接两种热作用形式下高强铝合金板的残余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加工变形潜力,并试验研究振动时效(VSR)工艺下残余应力松弛特性及其对尺寸稳定性的增益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热作用下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同且对尺寸稳定性有较大影响,VSR工艺可有效降低并均化板件残余内应力,从而提高其抗变形能力,且对尺寸稳定性的增益作用优于机械拉伸工艺。  相似文献   

5.
双高铸铁在机床铸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高铸铁具有强度高,机械性能稳定,组织均匀.白口倾向小.加工性能好等特点,而且残余应力小,一般铸件不经热时效仍有较好的尺寸精度保持性。通过试验已应用于机床铸件生产。一、试验目的和方法1.试验目的(1)适当提高碳当量,通过调整化学成分.提高Si/C来提高铸铁强度,改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2)提高Si/C.减少残余应力,提高机床精度的稳定性。2.试验方法(1)试验在3t/h冷风倒大双冲天炉上进行,为了能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我们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的。首先确定配料的化学成分和硅碳比,见表1。铁水温度为1400~1…  相似文献   

6.
一、取消热时效试验 1.原因分析 热时效的目的是保持精度的稳定性,而稳定性是多因素的,它是各种应力(包括内应力)和材质抗变形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铸造应力并不一定是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将热时效和不热时效件进行对比试验。 2.实施  相似文献   

7.
用铸造合金动态应力测定仪测试了铸铁动态应力,分析了合金动态应力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得出了高Si/C铸铁的机械性能高于HT150铸铁,而残余应力值低于HT150铸铁。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RE、K、Na对铁液进行变质处理,获得蠕虫状 球状石墨和铁素体基体的蠕墨铸铁,用作玻璃模具材料.对其力学性能、高温氧化性、抗生长性和热疲劳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对玻璃模具氧化失效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试验证明:蠕虫状 球状石墨铸铁模具具有较好的组织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蠕虫状 球状石墨铸铁材料的热疲劳循环次数>42次;生长率<0.42%;氧化速率口0.07 g/m2·h;使用寿命是低合金灰铸铁模具的5倍,达到62万件膜.  相似文献   

9.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一种低碳CrNi3Si2MoV钢进行了热变形+Q&P和Q&P两种工艺处理,探讨热变形对Q&P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用SEM和TEM进行微观组织表征,用X-Ray测量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与Q&P工艺处理的样品相比,热变形+Q&P工艺处理的样品残奥量提高8.1%,抗拉强度降低60 MPa,断后伸长率提高2.4%,热变形导致晶粒细化同时引入大量位错,利于提高Q&P工艺钢未转变奥氏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残留奥氏体量.热变形+Q&P工艺处理样品中,由于大量碳扩散到残留奥氏体中,导致钢的强度略有降低,而残奥量及其稳定性较高,其TRIP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碳含钒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热变形行为,在变形温度900~1100℃C和应变速率0.01~10 s~(-1)下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因热变形而产生加工硬化,使应力得到提升,应力会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和热加工温度的降低而有明显的提升,峰值应力随之升高;通过计算得到试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285.242kJ/mol,并由此得到了试验钢的本构方程;热压缩过程中试验钢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当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时,应变速率较低和温度较高的试样其晶粒尺寸要比应变速率高和温度较低的试样的晶粒尺寸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包套压缩工艺对本征脆性高铬铸铁进行了热压缩加工。将高铬铸铁与软韧碳钢包套组坯以后,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1150℃、应变速率为0.01 s-1和压下量分别为10%、30%、50%的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高铬铸铁在包套压缩工艺下的宏观热塑性变形行为、微观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碳钢包套施加的三轴压应力状态有助于抑制高铬铸铁热变形过程中的裂纹萌生和发展,施加碳钢包套后,高铬铸铁可以实现较大变形量的热塑性变形,并且没有出现宏观裂纹和损伤。热压缩塑性变形细化了高铬铸铁中M7C3碳化物的微观晶粒尺寸。通过测定纳米硬度证实了高铬铸铁碳化物的微区硬度随着压下量的增加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控制碳当量,提高硅碳比值生产高Si/C铸铁。在制氧机铸铁件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i/C的提高,铸铁的强度及弹性模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机加工性能得到改善,这种铸铁对解决胀裂缺陷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3.
GCr15钢轴承残留奥氏体、尺寸精度及疲劳寿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坤  陶姗 《金属热处理》2007,32(9):90-92
对7205C/P5精密轴承和7205C/P4超精密轴承进行了工艺试验,并对不同的轴承热处理工艺,其残留奥氏体含量对尺寸精度稳定性及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GCr15钢制超精密轴承残留奥氏体的控制量.  相似文献   

14.
调整硅碳比值改善铸铁性能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调整铸铁的化学成分——特别是改变硅碳比值,再加以适当的孕育和合金化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高强度灰铸铁,为生产机床类零件和薄壁高强度结构零件提供了一种新的铸铁材质。文中讨论了硅碳比值对铸铁的强度、硬度、弹性模量、残余应力、精度稳定性、耐磨性及铸造工艺性的影响,指出Si/C比值为0.65-0.9时,即使较高的碳当量也能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Al-12Si合金的热变形抗力,并探索非晶Fe粉掺杂对Al-12Si合金热压缩行为的影响和掺杂非晶Fe粉热压缩中的晶化温度等,采用连续挤压技术制备了掺杂10wt%非晶Fe粉与不掺杂非晶Fe粉的Al-12Si合金试样,对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热压缩试验,分析了试样在热压缩中的组织转变,以及采用双曲正弦关系构建了试样的热流变应力方程。结果表明:非晶Fe掺杂试样在450 ℃及以下的热压缩时,Fe维持非晶态,500 ℃时,则已发生晶化;掺杂10wt%非晶Fe粉使Al-12Si合金的热抗变形能力显著提高,其热压缩激活能Q=211.29 kJ/mol,比未掺杂非晶Fe粉的Al-12Si合金试样高40.78 kJ/mol,且热压缩过程中存在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利用双曲正弦关系构建试样的热流变应力方程为ε·=4.42×1014[sinh(0.016 6σ)]6.13exp(-211 290/RT),线性回归系数高达0.99,即可为非晶Fe粉掺杂试样的热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机床卡盘盘体工作时,由于高速运转受到很大的离心力,在刀具切削力作用下,卡盘又受到较大的弯曲力矩和扭转力矩的作用,所以要求盘体强度高、刚度好、硬度适中、耐磨性好和低应力不变形,铸件不允许有气孔、缩孔、夹渣和砂眼等缺陷,为了满足上述质量要求,拟用高Si/C铸铁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Gleeble 1500D热力模拟实验机对HR3C奥氏体耐热钢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其高温变形行为。热变形温度为950~1250℃,应变速率范围0.001~1.0 s-1。结果表明,HR3C的流变应力随变形速率的降低和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变形温度越高,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变形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通过计算和回归分析得出HR3C钢的热激活能(558 k J/mol)和热变形本构方程;峰值应力与Z参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环形焊缝焊管接头焊接时焊接局部升温快,焊接变形高,残余应力高等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焊接过程的变形和残余应力研究.分析常用结构尺寸、材料、焊接温度下焊管热变形及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基于热变形计算不同尺寸下焊管预弯曲范围,降低焊接过程中的变形.同时对数值仿真模型进行试验对比验证.分析发现,焊缝两侧焊管的残余应力和变形分布...  相似文献   

19.
铸造高铌TiAl合金的热变形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高铌TiAl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其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压缩试验的形变温度为900~1250℃,形变速率为5×10-4~1s-1,工程压缩应变为50%和80%.用Zenner-Hollomon参数的指数函数能较好地描述该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行为;所获得的峰值应力热变形方程为Op=197.61n{(Z/9.59×1015)0.285+[(Z/9.59×1015)0.570+1]1/2},其变形激活能为(497±49)kJ/mol.本研究还给出了铸造高铌TiAl合金热变形抗力图.  相似文献   

20.
用自制的强化变形测试装置,测定了不同Si/C铸铁T型杆的变形特征并研究了表面铁素体化处理方法及几类孕育剂对样杆的变形和松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