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2储层为志丹地区主要产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处,储层物性较差,综合评价为中孔特低渗透型储层。为了进一步研究储层物性特征和控制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微孔微裂缝、碎屑组分、碳酸盐含量及黏土矿物含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总结出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2.
镇53井区长81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53井区长8段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勘探、评价以及开发的重点地区及层系之一.通过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油层组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并确定了其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等,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相对发育.同时,通过分析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储层物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有利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3.
南堡凹陷1 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南堡凹陷1号构造带东一段储层物性特征和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区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从沉积作用对储层岩石学特征的控制和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特征的关系2个方面分析了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物源区、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沉积相带和物性资料综合分析表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浊积扇水道3种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最好,为有利储层。在沉积微相内部,识别出复合反韵律型和均质韵律型2种储层物性模式,其中均质韵律型储层物性模式更有利于形成良好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表现在机械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3个方面,其中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粒间溶孔,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对旬邑地区长8储层综合研究表明,该地区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隙为主,孔隙结构压力参数与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长8储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长8储层由于受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储层物性最好,远砂坝次之;压实和胶结作用会使储层致密化,损失部分孔隙,但溶蚀作用改善了孔喉的储渗能力、使储层物性得以改善,后期构造改造作用使储层岩石破碎形成裂缝,进一步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  相似文献   

5.
八面河面南区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细砂岩、粉砂岩砂体 ,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储层物性最好 ,非均质较弱 ,河口砂微相坝砂体储层物性较好 ,非均质最弱 ,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砂体物性较差 ,非均质性较强 ,通过综合评价认为远砂坝和席状砂微相砂体是最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而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微相砂体有利于油气运移 ,但不利于油气保存 ,因此不是研究区主要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6.
溱潼西斜坡阜三段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及次生晶间微孔为主,局部发育溶蚀孔。胶结作用主要为黏土矿物胶结,储层综合评价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细喉道型储层。沉积微相类型和成岩作用是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区储层物性较好,远砂坝发育区储层物性较差,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具有破坏性,溶蚀作用有利于储层物性的改善。溱潼西斜坡阜三段储层可划分为Ⅰ, Ⅱ、Ⅲ三类。  相似文献   

7.
驾掌寺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驾掌寺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粒间孔和溶蚀孔最为发育,为中孔中渗和低孔中低渗储层。储层物性受成岩作用和沉积微相双重因素影响,垂向上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而溶蚀作用产生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平面上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综合分析认为沙一段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沙三段河道微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也是滚动勘探、开发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渭北油田长3储层的孔隙类型、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长3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砂体厚度。根据物性主控因素对长3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Ⅰ、Ⅱ、Ⅲ类储层评价标准,物性最好的一类储层特征参数为河口坝叠置带、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小于7%、砂体厚度大于18 m,孔隙度大于12%、渗透率大于0.5×10-3μm2。  相似文献   

9.
综合应用测井资料、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对五蛟地区长81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五蛟地区长81储层主要发育砂岩类型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发育粒间孔和溶蚀孔,孔喉结构类型属小孔隙,微细喉道型,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影响研究区长81储层的物性,使得河道侧翼的物性明显差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的物性,而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分为4类,研究区长81储层主要以Ⅱ类和Ⅲ类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层段的沉积微相研究是认识储层各种物性特征的重要基础。文章以英台地区下白垩统青山口组、泉头组四段Ⅰ砂组为研究对象,确定为扇三角洲相沉积,并划分出六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引入油藏描述中相控模型的概念,定量地讨论了研究区沉积微相与储层发育程度、储层物性及单层内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水下分支河道、河口砂坝微相的储层物性良好,而席状砂、远砂坝微相的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反映沉积微相的变化规律控制着储层物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相关资料,对马岭油田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岭油田长8储集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物性特征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性质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沉积厚度大、粒度较粗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物性最优,其次为河口坝,三角洲内前缘席状砂最差;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分析测试等技术方法,以盆地结构为约束条件,对东营凹陷低渗透储层特征及相对优质储层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断陷湖盆不同沉积相类型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结构、成岩作用、油气成藏及成岩演化等特征差异显著。②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控制作用,溶蚀作用和油气充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物性、延缓低渗发生时间,并在其综合控制下发育5种低渗成因储层类型。③储层与烃源岩侧接的陡坡带砂砾岩以压实作用主控的低渗成因储层为主,储层被烃源岩包裹的洼陷带浊积岩以溶蚀主控的低渗成因储层为主,储层与烃源岩远离的缓坡带滩坝砂以胶结作用主控的低渗成因储层为主。④沉积作用控制下的差异抗压实作用形成砂砾岩与滩坝砂储层整体低渗背景下的中-高孔隙度、中-高渗透率相对优质储层;成岩作用控制下的长石溶蚀增孔及储层润湿性改变,促进油气充注进而抑制碳酸盐胶结作用,形成浊积岩与滩坝砂储层整体低渗背景下的低渗、中-高孔隙度相对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岩心及其他地质资料,对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核三段Ⅶ~Ⅸ油组储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层系储层为一套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的陆源碎屑岩;主要储集空间是残余粒间孔、杂基内微孔、粒间溶孔及组分内溶孔,其岩性胶结致密,储层物性差;有效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Ⅶ油组和Ⅷ油组的上部,在平面上主要集中发育在远岸河道、河口坝主体.这一结论为该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13砂岩组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泥5类微相,各微相总体上呈由北向南展布,前三角洲泥发育于研究区南部;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受沉积微相控制,总体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的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均好于远砂坝及支流间湾.  相似文献   

15.
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1砂岩组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泥5类微相,各微相总体上呈由北向南展布,前三角洲泥发育于研究区南部;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受沉积微相控制,总体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的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均好于远砂坝及支流间湾。  相似文献   

16.
玉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目的层系,发育了大量白云岩储层。 由于白云岩埋藏深、勘探程度低,对其储层方面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野外地质观察、岩心观察、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和碳、氧、锶同位素测定等结果,对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蓬莱坝组白云岩由交代白云岩和重结晶白云岩组成,按晶粒大小可分为粉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及粗晶白云岩,其中中晶白云岩为最重要的储集岩。 白云岩储集空间可分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晶内溶孔、溶蚀孔洞及裂缝,其中溶蚀孔洞和裂缝为比较重要的储集空间,裂缝还能作为运移通道,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以裂缝-孔洞型为主。 断裂作用及其伴生裂缝以及岩溶作用是影响研究区蓬莱坝组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断裂活动控制了伴生裂缝的发育,使得地表淡水或深部热液沿断裂和裂缝下渗或上涌,并发生溶蚀作用;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有效改善了蓬莱坝组上部白云岩储层的物性,而热液岩溶作用致使大多数孔洞和裂缝被硅质等充填,导致蓬莱坝组下部储层发育欠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搞清吴起油田曾岔区长6油层组沉积特征及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油气显示、岩心、毛管压力及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储集体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主要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储层孔喉半径较小,孔隙连通性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沉积相对储层物性具有控制作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层物性最好,其次为河口坝、席状砂;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交代作用、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河道微相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目标区.  相似文献   

18.
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微相及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微相和物性研究是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储层预测和评价的基础。文章运用地质、测井等方法,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岩心观察、取心井岩性和砂体分布特征,建立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的沉积相模式,并将沉积微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远砂坝、席状砂、河口坝5种微相类型。结合该区域地质背景资料,通过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单井相的划分,绘制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时期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图,分析了长61储层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规律。最终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的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特高含水期点坝储层剩余油采收率,以胜利油区孤东油田七区西为例,在曲流河点坝储层精细构型解剖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构型单元的侧积体建模方法建立起点坝精细构型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曲流河点坝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揭示其主控因素,建立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曲流河点坝储层中剩余油的分布受到储层构型、射孔层位和注采方向等多个地质及开发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可归纳为5种,即上注上采型、下注上采型、合注合采型、上注下采型、下注下采型,这5种类型剩余油富集程度依次增高。综合对比5种类型的剩余油分布模式认为,逆侧积夹层倾向注水条件下油水井间的储层中上部位置是点坝储层剩余油的有利富集区,水平井可以改善曲流河点坝储层水驱开发效果,提高剩余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是储层预测及综合评价的重要步骤。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储层物性参数联合反演方法综合应用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和蒙特卡罗仿真模拟技术,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计算储层物性参数后验概率分布,实现多种储层物性参数的联合反演。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模型初始化,而是通过统计岩石物理模型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岩石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与叠前地震反演相结合,不仅能模拟地球物理随机特性,还能解决常规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对测井资料过度依赖的问题。海上某区块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储层精细描述提供多种物性参数,并可对反演结果的误差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