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肺癌患者胸水中腺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及与反应性间皮细胞的鉴别,分别对41例肺腺癌患者胸水中的癌细胞和对照组10例胸水中反应性间皮细胞进行超微结构对比观察.肺腺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核凹陷和胞浆内的分泌颗粒、连接复合体及板层小体等超微结构均有助于与反应性间皮细胞的鉴别,其中短棒状微绒毛作为腺癌细胞形态特征标志,检出率为92.7%,如果再结合观察细胞间的连接复合体,其检出率高达95.1%.在常规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再进行电镜观察,对肺癌患者胸水中腺癌细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电子显微技术研究7例肺癌脑转移活检组织的超微病理形态特征,其中腺癌3例,鳞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肺泡细胞癌1例,另1例细胞学分类不清.电镜下肺腺癌细胞表面有疏密不一的微绒毛,胞浆内有典型的微腺腔,相邻癌细胞胞膜之间可见细胞连接;肺神经内分泌癌在胞浆内有大小不一,多少不等的核心致密的神经内分泌颗粒;肺泡细胞癌在细胞表面有微绒毛,胞浆内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特有的嗜锇板层体;鳞状细胞癌在相邻癌细胞膜表面可查见桥粒-张力原纤维复合体和胞浆内的张力原纤维.上述脑内转移性肺癌的电镜超微结构特征对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6例人肺周围性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切除术后立即经常规光学石蜡切片,电镜超薄切片。结果:癌细胞核大,位于细胞中央或基底,核膜凹陷,有分叶核或双核,核仁粗大,癌细胞高柱状、椭园或立方形,围成腺腔。细胞顶端紧密联结,侧面以少数小桥粒相连。部分癌细胞顶部呈园屋顶、舌状或蘑菇状突向腺腔。表面有微绒毛。胞浆内线粒体丰富,有高尔基复合体,丰富的核糖体和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6例胞浆内均有分泌颗粒;(1)3例见多量,大小不等、有界膜的园形均质电子致密颗粒散在、成簇或成片位于核上方,  相似文献   

4.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超微结构特征:(1)原始单核细胞:胞体大,外形不整齐,胞浆丰富,胞膜边缘见少数小泡。核大呈椭圆形,异染色质极少。有1~2个核仁。(2)幼稚单核细胞:胞体更大,外形更不整齐,胞浆更丰富,电子致密颗粒易见。胞质内吞饮小泡很多。核有凹陷或切迹。(3)单核细胞:胞质丰富,细胞器发育好,核呈肾形或分叶。特异性皮损超微结构:(1)白血病性单核细胞有吞噬现象,可吞噬红细胞或细胞碎片,胞浆丰富,有长伪  相似文献   

5.
利用质粒转染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在活细胞中研究了紫杉醇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STC-a-1)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过程,利用基因荧光探针分别标记细胞以及细胞的内质网.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诱导的细胞质肿胀主要是由于内质网的肿胀引起的;利用rhodamine123标记细胞内的线粒体,研究了紫杉醇对线粒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杉醇诱导了线粒体的肿胀;caspases广谱抑制剂z-VAD-fmk对紫杉醇诱导的细胞肿胀没有影响,表明caspases并没有参与紫杉醇诱导细胞质肿胀的调控过程;Hoechst33258和PI染色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没有引起细胞核的浓缩和DNA的断裂以及细胞膜的破裂.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紫杉醇诱导ASTC-a-1的PCD过程类似paraptoais方式,既不是传统的凋亡方式,也不是坏死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波形纤维蛋白转基因小鼠 (下称 VTg M)白内障晶状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用微注射法将鸡的波形纤维蛋白基因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 ,获得 2 0只白内障小鼠。应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 ,观察 VTg M晶状体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VTg M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多层排列 ,细胞内有粗大的线粒体 ,晶状体皮质内有核细胞成团堆集 ,胞浆内有大量细胞器 ,特别是线粒体、溶酶体。晶体状纤维细胞排列紊乱 ,核伸长不完全。纤维的规则板层结构消失 ,出现大量的髓鞘样结构。结论 :外源性波形纤维蛋白的表达影响了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分化 ,使晶状体纤维细胞脱核 ,脱细胞器受抑制 ,晶状体纤维排列紊乱 ,导致白内障形成  相似文献   

7.
肿瘤细胞的侵袭是肿瘤扩散和转移的基础。为何具有侵袭能力以及怎样侵袭,是研究制服恶性肿瘤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用肺腺癌细胞(LTEP—a—2)和肺巨细胞癌克隆D株(PLA—801)为攻击细胞,胎儿膈肌或胎鼠心脏为靶器官,将攻击细胞种植在靶器官表面,以1640培养液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在培养24小时,肺癌细胞与靶器官紧密靠近,匍匐其上,并见癌细胞伸出伪足或以微绒毛与靶器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镜观察小细胞恶性间皮瘤的超微结构特点,对5例福尔马林固定后、经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过的胸膜及腹膜肿瘤标本进行常规电镜标本制备及电镜观察。超微观察显示肿瘤细胞呈小圆形及小梭形。5例均见腺腔样结构、细长微绒毛、紧密连接及发育良好的桥粒。较长的微绒毛长度与直径之比为13:1。见不连续基板(2例)、胞质内张力丝(2例)及微丝(4例),2例同时见核旁分布的球形微丝小体。结论:细长微绒毛是包括低分化小细胞恶性问皮瘤在内的恶性间皮瘤的特征性超微结构。电镜观察对确定小细胞恶性问皮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子宫内膜样癌JEC细胞(中分化)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去甲基化干预,研究5-Aza-CdR对JEC细胞生长抑制及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Ⅰ.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 (BSP)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干预后JEC细胞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Ⅱ.将实验组分为12.5μmol·L-1组、12.5μmol·L-1组(48h换液时追加一次5-Aza-CdR),对照组不加任何浓度的5-Aza-CdR:(1)干预24 h、7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2)干预72 h,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Ⅰ. JEC细胞中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未加药组(0μmol·L-1)p57kip2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88.1%),12.5μmol·L-1组总体甲基化率最低(76.2%)。Ⅱ. JEC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形态改变情况:(1)光镜:对照组JEC细胞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梁索状、巢团状、小巢状或散在分布,局部形成微腺泡样结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密度逐渐增加,微腺泡样结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干预24 h后,两实验组细胞密度均有所减少;干预72 h后,12.5μmol·L-1组细胞密度仅比对照组略有减少,12.5μmol·L-1组细胞密度比对照组明显稀少。(2)电镜:对照组JEC细胞呈不规则形,表面可见短小的微绒毛;胞质内可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分泌泡、脂滴和自噬溶酶体等结构;胞核不规则形,以常染色质为主,可见篮网状核仁,偶见核分裂像及凋亡的细胞。干预72 h后,两实验组细胞表面微绒毛均较对照组增多,胞质内分泌泡、自噬溶酶体增多,扩张的内质网腔内充满合成的蛋白质,未见线粒体肿胀,12.5μmol·L-1组比12.5μmol·L-1组的结构改变更明显。结论:5-Aza-CdR可下调人子宫内膜样癌JEC细胞中抑癌基因p57kip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从而发挥其抑制JEC细胞生长与增殖的作用,还可使细胞向较好的分化方向转化;浓度为12.5μmol·L-1的5-Aza-CdR对JEC细胞不具备细胞毒性作用,追加用药比单纯一次用药对JEC细胞生长与增殖的抑制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微绒毛淋巴瘤的超微结构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对2例间变性大细胞微绒毛淋巴瘤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光镜下,肿瘤呈窦性、巢团状浸润生长,瘤细胞排列紧密,体积大,核仁清楚。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CD30、EMA阳性。电镜下,瘤细胞表面有大量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微绒毛。胞质内有少量线粒体、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1例偶见溶酶体样颗粒。核不规则,核仁明显,无细胞连接、基底膜及黑色素小体。结论:间变性大细胞微绒毛淋巴瘤的超微结构特征易与转移性低分化腺癌、恶性间皮瘤、黑色素瘤及毛细胞白血病鉴别。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例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CASTLE)的超微病理结构特征,并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电镜下肿瘤组织主要特点为癌细胞细胞核内以常染色质为主,核仁明显,胞质内含较多的线粒体及张力原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人胃癌SGC7901、人肝癌HepG2、人肺癌AFFC-A-1、人乳腺癌MCF.7.R和人肺腺癌A549等肿瘤细胞膜表面进行了超微结构的形态学观察和比较。并研究了Nm23-Hl/NDPK-A蛋白对人肺腺癌A549等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不同肿瘤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药物处理和对照组A549细胞膜的表面超微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药物处理的A549细胞膜表面出现大量的疤痕状集聚物,而药物处理的其它几种肿瘤细胞膜表面未发现明显的变化。说明原子力显微镜具有发展为一种观察和鉴别某些细胞的有力工具的潜力,并有可能应用于病理学或药理学研究,但在这些研究中这种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6例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2例慢性结肠炎和2例正常对象结肠粘膜超微结构.结果显示,IBS患者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膜完整,细胞形态无异常,细胞间隙紧密,细胞微绒毛分布不规整,密度低而不均,长短方向不一,但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无规律性和明显的变化.而IBS患者粘膜上皮中杯状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内均可查见大量的分泌颗粒、空泡和粗面内质网等,呈现功能活跃和分泌旺盛状态.提示:IBS结肠粘膜内肥大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杯状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可能与IBS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4.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细胞(CAOV3)荷瘤动物模型干预后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意义。每只荷瘤裸鼠经胃管针给药ATRA剂量为2mg/kg 2d×4周,取新鲜肿瘤组织进行电镜制样观察。结果显示CAOV3荷瘤裸鼠经ATRA干预后,肿瘤细胞出现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增多,细胞间常见桥粒和紧密连接,胞浆内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糖原颗粒增加,还有发育良好的高尔基体,细胞核异染色质增加,常染色质减少,偶见被吞噬的凋亡细胞。上述超微结构变化提示ATRA可诱导和促进CAOV3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5.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3例DSRCT进行HE光镜、免疫组化染色,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瘤细胞呈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巢团和染索状结构并埋没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具有上皮源性、间质性和神经源性等多向分化的特点;电镜特征性结构为多数瘤细胞胞浆内核旁区有大小不同的中间丝聚集物,呈小球形或螺纹状排列,有的中间丝占据胞浆的较大比较。结论:DSRCT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特征,DSRCT的超微结构观察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