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针对高强度钢Q690D 60~80 mm规格拉伸试验后试样断口出现分层的现象,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典型断口分层试样和断口合格试样进行试验分析。显微组织、断口形貌以及分层附近区域检测分析表明,该种分层与组织形貌和中心偏析无关,主要是小尺寸夹杂物和气泡的共同作用在厚度方向上对基体产生分割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Q345钢板拉伸断口分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Q345钢板在拉伸试验中出现断口分层的现象,利用金相分析技术,对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夹杂物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连铸坯中心偏析造成的板厚中心区域存在硫化物夹杂、贝氏体偏析带组织及心部裂纹,是导致钢板拉伸试样断口分层,延伸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强度钢Q690D60~80 mm规格拉伸试验后试样断口出现分层的现象,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典型断口分层试样和断口合格试样进行试验分析。通过对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观察以及分层附近区域分析后发现,该种分层与组织形貌和中心偏析无关,主要是小尺寸夹杂物和气泡的共同作用在厚度方向上对基体产生分割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断口分离现象造成的舞钢生产船板拉伸试样不合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侧裂纹和分层是断口分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板坯连铸末端强冷工艺试验,有效改善了中心偏析,降低了带状等级.试验后生产钢板的拉伸断口形貌正常,没有再出现明显分层或侧裂纹,船板拉伸试样不合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高强钢板拉伸断口分层缺陷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云清  雷辉  高擎  李玉路  杜江  袁源 《宽厚板》2013,19(1):5-10
对高强钢板常见拉伸断口分层缺陷的成因进行探讨,利用金相及扫描电镜观察拉伸试样断口组织、裂纹和钢中夹杂物,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分层试样的位错密度。研究发现钢板基体较高的位错密度是导致试样断裂过程中产生分层的主要原因,而夹杂物、晶界等缺陷是裂纹的起裂点,研究还发现分层与偏析、微观组织类型等无明显相关性。通过降低高强钢板的屈强比,可以显著改善分层缺陷。  相似文献   

6.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12Mn Ni VR钢轧后拉伸试样中的夹杂物和显微组织,分析拉伸试样产生分层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连铸坯凝固过程中12Mn Ni VR钢钢坯中心出现以合金元素C、Mn为主的偏析,使轧后钢板中存在大量的长条状Mn S夹杂物和条带状回火索式体组织。组织的不均匀致使试样在拉伸过程中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进而出现开裂分层现象,导致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马钢2250热连轧生产线生产的压力容器用钢拉伸试验后出现断口分层现象。通过金相、SEM对分层严重程度不同的试样进行了组织对比分析,并对分层钢板的连铸坯样进行了统计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厚度中心处存在的成分偏析、氧化物、硫化物夹杂和异常殊光体组织是寻致分层缺陷的根源,组织均匀性的提高减少分层缺陷的产生。在研究、讨论马钢压力容器板分层机理的基础上,对马钢压力容器板的分层缺陷提出了合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莱钢厚规格船板钢DH36拉伸试样表面出现麻点、裂纹,拉伸断口分层,断后伸长率低的问题,利用低倍、金相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问题试样的显微组织及断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板中心部位碳和合金元素偏析及夹杂物在晶界处析出导致的带状组织、魏氏组织及微裂纹是断口分层的主要原因。制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减小成分偏析,抑制心部魏氏组织,可减缓这种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9.
高强船板拉伸断口分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生  白文春 《河北冶金》2011,(3):58-60,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高强船板拉伸断口分层试样进行显微组织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高强船板拉伸断口分层与中心区域的成分偏析、夹杂物缺陷、轧后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应力有关,提出了降低拉伸断口分层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马钢生产的高强度船板拉力分层样,进行了断口形貌和组织形貌观察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板材中心带状珠光体严重,并有长条状MnS和Nb颗粒分布,试样中心区域塑性较差,断口中心区域为解理断裂,检验结果为分析分层原因,改善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e delamination or splitting of mechanical test specimens of rolled steel plate is a phenomenon that has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In the present study, splitting during fracture of tensile and Charpy V-notch (CVN) test specimens is examined in a high-strength low-alloy plate steel. It is shown that delamination did not occur in test specimens from plate in the as-rolled condition, but was severe in material temper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500 °C to 650 °C. Minor splitting was seen after heating to 200 °C, 400 °C, and 700 °C. Samples that had been triple quenched and tempered to produce a fine equiaxed grain size also did not exhibit splitting. Microstructural and preferred orientation studies are presented and are discussed as they relate to the splitting phenomen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longated as-rolled grains and grain boundary embrittlement resulting from precipitates (carbides and nitrides) formed during reheating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delamination.  相似文献   

12.
盘国力  姜辉  杨兆根  钱江  宋耀华 《宽厚板》2010,16(6):5-7,35
在超薄规格钢板的淬火过程中,根据淬火后钢板板型的总体变化规律,研究了其淬火板型的控制机理和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对于超薄规格钢板,淬火机设备在安装或校准的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喷嘴精度,即钢板上下面冷却速度相同,而且要保证下喷嘴喷射角度有一定的负偏差,即喷嘴的喷水交叉线和钢板的上下面中心线三线重合,才能实现钢板上下面同步相变。该板型控制机理成功应用于淬火机设备的调整和校正,配以合理的淬火工艺参数,超薄规格钢板淬火后的板型不平度稳定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抗层状撕裂性能差的钢板进行了显微分析,发现造成Z向抗层状撕裂性能差的主要原因是钢板的中心偏析的存在,进而造成钢板厚度中心位置产生了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并且由于热应力,使得裂纹在中心区域萌发并扩展,严重影响了钢板的Z向抗层状撕裂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断口分析的方法,对探伤不合格的中板进行分析,发现了MnS夹杂物、中心线裂纹和气泡,分析证明,这些缺陷是影响中板探伤不合格的因素。检验还发现中板中心存在异常组织,这使钢的脆性增加,轧制时这些缺陷得以扩展。  相似文献   

15.
借助于LS—DYNA有限元软件,对钢板的待温以及轧制过程进行了热力耦舍模拟。通过计算得到了钢板中心和表面在待温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待温时间对轧后钢板中心压缩应变的影响,以及经过不同待温时间后的轧制过程所需的轧制力。结果表明,如果待温时间小于60s,轧后钢板中心的压缩应变随待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李连任 《宽厚板》2011,17(5):38-41
调质型容器钢板生产过程中出现大批量探伤不合,通过运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探伤不合钢板的组织进行观察,发现夹杂物、中心裂纹、偏析等缺陷,分析认为中心裂纹是导致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并对钢板中心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法对厚钢板层流冷却过程中的断面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在连续冷却和间断冷却两种不同冷却方式下,找出了厚钢板在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规律.与连续冷却相比,采取间断冷却时,钢板的芯部与表面的温差较小,有利于提高钢板z向组织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徐永  赵刚  肖欢  高建文  熊韬 《特殊钢》2016,37(6):1-4
模拟CSP工艺试制的含铜Hi-B取向硅钢(/%:0.06C,3.38Si,0.14Mn,0.013P,0.003S,0.37Cu,0.019Als,0.0087N)由实验室15 kg真空感应炉熔炼铸成60mm×120mm板坯经5道次热轧成3.95 mm板,终轧温度870℃。研究了(轧后870℃水冷)直接水淬和(870℃水冷至580℃空冷)阶梯冷却工艺对热轧板表层和心部抑制剂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中析出的主要抑制剂为Cu2S球形颗粒,和析出一些MnS等;在热轧板表层析出的抑制剂比中心层少,但平均尺寸比中心层大;阶梯冷却钢中的析出抑制剂尺寸大于直接水淬钢中的析出抑制剂尺寸。  相似文献   

19.
王小勇  潘涛  王华  李云  苏航  李向阳 《钢铁》2012,47(6):79-83
 为了改善Ni-Cr-Mo-B超厚钢板的心部性能,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不同保温时间以及循环淬火处理对Ni-Cr-Mo-B超厚钢板心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Ni-Cr-Mo-B超厚板最佳的淬火温度区间为890~920℃;在最佳淬火温度区间内,淬火保温时间延长为3h,可获得更为理想的心部性能;采用循环淬火处理可以显著改善超厚板的心部性能。  相似文献   

20.
连杆用C70S6钢的胀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了传统连杆用非调质钢F38MnVS(/%:0.37C、1.32Mn、0.18Si、0.008P、0.060S、0.12Cr、0.12V)锻坯的胀断性能和胀断连杆用非调质钢C70S6(/%:0.72C、0.57Mn、0.32Si、0.020P、0.060S、0.17Cr、0.03V)锻坯的胀断性能。结果表明,C70S6钢的胀断性能明显优于F38MnVS钢。C70S6钢的组织以片层状珠光体为主,铁素体的含量极低,胀断面以脆性断裂为主,达到胀断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