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舵机被动式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多余力矩的产生机理,研究液压动力元件的结构及电液伺服阀与多余力矩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多余力矩的本质特征,探讨抑制多余力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三类伺服阀(流量伺服阀、压力伺服阀、流量-压力伺服阀)控制的电液负载模拟器数学模型,分析了它们加载和克服多余力矩的机理,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为设计和选用被动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中的伺服阀,更好地克服多余力矩以提高系统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被动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新型补偿结构和非线性PID控制器的被动式电液伺服加载复合控制方法.提出了将加载马达输出轴角位移作为输入信号的多余力矩前馈补偿方案,在有效抑制多余力矩的同时降低了系统阶次.研究了一种带调节因子的非线性PID控制器,克服了常规PID控制器难以解决的快速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仿真与试验结果证明,该复合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载荷谱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4.
从正开口阀的阀系数入手,分析其抑制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矩的机理。给出流量伺服阀、压力伺服阀、流量一压力伺服阀控制电液负载模拟器时阀正开口量的确定办法,并对和正开口阀有相似加载特性的加载马达两腔开连通孔进行了多余力矩抑制实验,为正开口阀用于电液负载模拟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液压缸位置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类液压控制系统中,常采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模拟其运动过程中的真实负载。该文首先建立电液比例位置控制和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力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多余力的相关因素;最后采用"PID+速度前馈补偿"来改善加载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高电液负载仿真台控制性能的动态补偿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电液负载仿真台存在多余力矩的特点及其对加载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在结构上采用同步补偿、并利用同步马达和加载马达的角速度差进行顺馈的综合动态补偿方案,实现对多余力矩的二次补偿,以提高加载系统的控制性能。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克服多余力矩、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加载控制器角度出发将BP神经网络算法引入加载系统削弱多余力矩对系统的影响,提高加载精度。建立了电动伺服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多余力矩产生的原因以及基于结构不变原理存在的局限性。介绍了BP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具体控制结构及相应算法,设计了一种BP/PID复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控制器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多余力矩,降低跟踪误差,改善加载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了跟踪精度,增强了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多余力矩问题,以阀控摆动马达电液负载模拟器为对象,在分析研究多余力矩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同步结构解耦新方法,具体实现是将加载执行元件设计成复式双层结构,外层同步马达用于跟踪承载对象进行位置同步控制,内层马达用于加载,通过复式结构加载执行元件实现变被动加载为主动加载,从根本上解决了多余力矩问题。给出了复式摆动马达的参数匹配原则、密封及结构设计方案,仿真分析了内外层马达油道配流方式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小梯度加载下电液负载模拟器性能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同步结构解耦新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零开口流量阀在电液负载仿真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开口流量阀在电液负载仿真台中的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裴忠才苏东海吴盛林刘庆和哈尔滨万昌本州制鞋有限公司单伟1引言电液负载模拟器是模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舵面所受空气力矩的加载装置,是典型的被动式电液力伺服系统,根据该系统的特点,其伺服阀应选择大预开口的压...  相似文献   

10.
双阀控制在电液负载仿真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压力伺服阀和流量伺服阀在电液负载仿真台中的应用特点,提出一种由压力伺服阀和流量伺服阀组成的双阀控制加载方案。对比结构不变性原理补偿方法可知,此双阀控制方法在克服多余力矩及提高性能指标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主要用于轻型轿车的新型减振器的设计方案,它采用高性能永久磁铁的磁场作为弹性介质,是一种很好的非线性弹簧,可根据负载自动调整刚度特性及车身高度.分析比较表明,它的综合性能优于螺旋弹簧和油气弹簧振器,能进一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2.
油气弹簧集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于一体,以惰性气体为弹性介质,因单位质量储能比大,从而使车辆固有振动频率低,减振和缓冲性能好,并且具有优越的非线性弹性特性,能够满足工程越野车辆的平顺性要求。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悬架系统,油气弹簧采用的油气悬架系统具有非线性可变刚度、结构紧凑和可调节车姿等显著特点,是一种性能比较理想的悬架系统。本文对某型越野车悬架系统中油气弹簧气体初始压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应用到试验中,然后通过对气体初始压力的调整,使油气弹簧得到较低的固有频率,以易于实现对车身高度的调节,这些优点使其在越野汽车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刚性质量块撞击情况,对弹性直杆在线性缓冲材料防护下的动态屈曲进行分析,得到撞击条件下杆体屈曲发生的临界弹簧刚度。以杆体整个长度发生轴向应变的最小弹性屈曲载荷为判据,分析了临界弹簧刚度与载荷作用时间、载荷幅值、缓冲材料及杆体长度的关系,以及缓冲材料位置对于杆体屈曲防护的影响等。结果表明:撞击初速和刚性块质量是引起临界弹簧刚度改变的两个因素,缓冲材料的安放位置在一定条件下影响着弹性杆屈曲防护。所得结论对于在刚性质量块作用下弹性直杆的动态屈曲防护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装缓冲器是减少供水管道系统振动的主要措施之一,根据搭建的管道系统模型,确定了缓冲器的结构和尺寸,并对其进行了测试。计算和测试结果在实际工程改造中的应用表明,该计算方法简单,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摆动系统是混凝土泵的关键部件,用于实现泵料和吸料的切换。通过分析摆动系统的液压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摆缸缓冲数学模型,分析缓冲腔压力冲击的影响因素。基于AMESim平台建立摆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摆动系统的运动特性,得到蓄能器体积、摆缸缓冲结构对摆动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摆动系统的参数,使换向时间由190 ms缩短到160 ms,同时摆动冲击并未明显增加,满足快速摆动的要求。为混凝土泵摆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仿真平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冲裁缓冲原理,基于这一原理设计了2000 t液压机的缓冲装置。对这一缓冲装置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对缓冲缸结构与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缓冲装置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传感器弹性元件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以力学分析和机电耦合系统建模理论为基础,以有限元结构分析和优化算法相结合为手段的结构型传感器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以应变计式引伸计弹性元件的结构优化为例,建立了引伸计弹性元件的力学模型、优化参数模型、优化数学模型,用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编制了分析文件和优化控制文件,经计算获得最优结果。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传感器的弹性元件结构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弹性元件的优化设计工程。  相似文献   

18.
液压弹簧操动机构是高压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断路器的分合速度和工作稳定性,而缓冲结构在操动机构动作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研究和优化800 kV超高压断路器的缓冲结构,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利用SolidWorks和ADAMS软件建立内阶梯形缓冲结构的数学模型,建立基于AMESim和ADAMS软件的联合仿真模型,并对分闸缓冲进行试验测试。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缓冲结构的动态缓冲油压及流体特性,对五级阶梯形缓冲结构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液压弹簧操动机构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离心式旋转机组轴向力在线监控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大型旋转机组由于轴向力过大所引起机器的损坏 ,保证生产的自动化和连续化 ,我们研制出了一套用于日产 TP— 4113— P5— 1.2型碳黑洗涤塔给水泵的轴向力在线监控装置。此装置包括测力弹性元件和轴向力智能监控仪表两部分 ,作者采用有限元法对弹性元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弹性元件做了动态标定 ,采用 89C5 1单片机系统进行轴向力在线监控 ,此系统已在几个大、中型企业使用 ,效果良好。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对此套装置在其他大型机组上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快速反射镜两轴柔性支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集中柔度的柔性铰链单元的柔性支承结构,研究了这种柔性支承静动态特性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首先,从快速反射镜的工作机理出发,分析了系统对柔性支承的特性要求;然后,结合现有两种柔性支承结构的特点,提出基于集中柔度的柔性铰链单元的柔性支承设计;在分析单个柔性铰链刚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两轴柔性支承的设计方法;最后,以通光口径为Φ90 mm、行程为±2 mrad、工作带宽为300 Hz的两轴快速反射镜为例,进行了两轴柔性支承的设计和特性计算。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建立了两轴柔性支承特性实验,对柔性支承的转动刚度进行测试,并对由设计的柔性支承组成的快速反射镜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设计的快速反射镜系统的一阶机械响应频率为78 Hz,闭环控制带宽为340 Hz,满足设计要求,表明基于集中柔度的柔性铰链单元的柔性支承可以满足行程若干mrad,工作带宽数百Hz的两轴快速反射镜的应用需求,且具有加工工艺性好,转动中心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