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今后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城市圈”的发展模式很可能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即以大城市为核心带动整个地区,在城市圈中,周边中小城市受到大城市的辐射,大城市又从中小城市得到供给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转型是大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趋势,包括经济、人口、用地、交通、景观等方面特征的具体转变。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嘉禾组团为例,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现状发展特征。结合大城市主城区空间和功能拓展等趋势,分析边缘区城市化的普遍趋势:产业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用地从城乡交错向布局有序转型,交通功能从对外通道向内外网络转型,景观环境从杂乱污染向山水融城转型。进而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在边缘区城市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核心城市功能地域应科学合理划定发展范围、培育具有功能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城市功能、构建与主城区紧密联系的城市快速交通设施和构建满足城市功能和城市活动需求的景观设施。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但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却不多见。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大城市发展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①大城市规模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明显;②大城市增长的重点区域转向亚、非和拉美等新型工业化国家;③非正规城市区域的扩大成为发展中国家大城市扩张的主导城市形态;④巨型城市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导致典型的二元化城市格局;⑤单极城市化、都市区化与网络城市化并存发展。并从世界和中国两个层面上,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大城市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检验了"全球化导致了更大的城市发展"的观点同时,还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与大城市增长的波动性关系,结果表明:世界大城市增长的波动性总体上要小于经济要素流动的波动性;而中国经济要素流动的波动性与大城市增长的波动性均较大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大城市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该如何走,该采取怎样的城市发展战略?在第八届科博会的“2005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国际论坛”上,中国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视点     
正01中国城市化存在四大结构性失衡,要改革住房制度杨伟民(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化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任务。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含义是城市集聚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均衡发展。因为中国城市化存在四大结构性失衡。一是经济与人口失衡,人口向大城市集中,但户籍制度限制其落户。二是财力和人口失衡,经济发展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财政体制导致地区和城市之  相似文献   

6.
何小娥  殷毅  柳少杰 《城市规划》2005,29(10):48-51
城市的区域化发展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城市的区域化发展造成了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的巨大变化。本文分析了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在大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困难的根本原因,指出既适应大城市区域化发展需要,又要发展自身社会经济,是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然后,结合总体规划的实施,阐述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从大城市规划实施、区域协调以及小城镇自身发展要求等方面来解决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困难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和企业集聚,尤其是人口快速向大城市聚集,出现了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首尔等大型城市。这些城市规模庞大,集多职能于一体,受人口和经济活动扩张影响,特别是城市核心区,产生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降低了城市宜居度。各个大城市根据自身情况,长远规划,采取将工业企业向郊区转移,改造和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核心,重构新的城市空间格局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发展中的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市对长三角的带动为例,通过分析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在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旅游一体化中等城市发展建设事业中所发挥的龙头带动效应,进一步得出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中的带动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据联合国统计分析,下个世纪将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具有特殊国情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3%,未来城市化的任务将十分繁重。如何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验,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这将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而艰巨的课题。 1、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问题 1.1.让大城市释放发展的张力。大城市往往是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其发展状况对周边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大城市中国有的一些矛盾,如人口压力、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以及无限制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讨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路,第一步是了解世界城市化的历史,可以从美国和欧洲两类国家模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已经在上篇评论文章中讨论过);第二步要庖丁解牛,将中国数量众多的城市分门别类,依据不同的城市规模和特点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之路。我认为中国城市化要遵守的最高原则是:土地至上原则。在大城市建设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控制住大城市的规模,集约化高效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在向城镇居民转变的过  相似文献   

11.
徐大陆  陈吾 《中国园林》1993,9(1):60-63
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所在地区范围内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发挥着该地区范围中心城市的作用。“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小城市处于“发展”的态势。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农村商品经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广大农村的关系更加密切。小城市是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三大差别的缩小,对商品生产和流通,控制大城市规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城市群及卫星城的发展是当前世界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城市群是由中心城市及其卫星带构成的。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周围发展卫星城市,不仅是控制大城市的用地,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和职能的可靠途径,而且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发展遵循着“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原则。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对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目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搞活经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现阶段城市化指导思想应该是:适应参与国际经济交流和产业分工的需要,以综合化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特色产业为龙头,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国际性大城市,积极完善并推动省会城市升级,合理发展一批中等特色产业城市,鼓励建设小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也进人了比较活跃的发展时期。据国家统计…  相似文献   

14.
半城市化地区一般指城市核心区域以外的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渡性地区。半城市化现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特(超)大城市中表现最为突出。作为城市人口、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具有过渡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的基本特征,然而相关研究通常都从静态视角研究半城市化现象。以上海为例,基于"时空过程"的视角,通过定量方法对2000年至2015年上海市半城市化地区进行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并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检验半城市化对地区发展的作用,旨在为我国其他特(超)大城市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半城市化地区的管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发展缓慢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城市化水平低、增长慢,城市现代化低,中小城市成长滞后,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缺乏等特征。因此,加速西部经济发展,必须加速城市化进程,建设多极的、不同等级的区域中心,增强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具体对策:第一,以资源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城镇成长;第二,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城市等级;第三,依靠已有的市区、县区和镇区,集中布局和发展地方企业;第四,因地制宜发展大城市,努力提高现有大城市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直接导致经济活动日益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带来了大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城市空间不断蔓延,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高、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就业困难、工业污染严重等.于是,在大城市周围大力发展和兴建"郊区城市"、"边缘城市"、"新城"就成了缓解大城市压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进程中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达  张捷 《城市规划学刊》2000,(1):63-66,78
人城市周边地区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敏感性、社会敏感性和环境敏感性最强烈,空间利用方式变化最大的地域实体。本文将主要讨论中国大城市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其周边地区的变化发展,以探求大城市周边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合理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徐斌 《南方建筑》2006,(7):39-42
中国城市发展政策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不断演进,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当前国情发展需要的新的城市发展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到提出“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是在不断摸索城市建设道路.本文试图从城市化发展规律入手,论述如何正确把握我国城市化进程,并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城市化发展政策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茂林 《规划师》2002,18(7):73-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36%①),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来源由一元向多元转化,沿海地区外资导向型城市化不断发展。在以集中型城市化为主的阶段,主要应依托城乡经济的发展来推进城市化。在肯定大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全面认识大城市,城市建设要以紧凑城市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世界发展新趋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建设混合社区和多中心城市,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已步入城市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的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城市化与郊区化二元并存的特殊情况。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纷纷兴起新城规划和建设的高潮,以此来扩展原有的城市空间,向外疏散人口转移产业。但是,如何在新城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盲目的郊区蔓延则成为城市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