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静态吸附规律研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分别使用单一组分的聚合物和单一组分的碱,碱和聚合物、表活剂和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以及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其吸附能力增强,对表活剂的吸附影响也随之加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呈现先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规律。碱和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主要表现为聚合物的吸附和与大量碱发生水解反应。而在三元复合体系中,表活剂对聚合物的吸附量影响较小,聚合物与大量碱发生水解作用仍然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聚合物与碱和表活剂二元体系交替注入驱油机理的调研,结合区块实际注采状况,对三元-M#注入站地区实施该类型交替注入,实施后井区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动态反映特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大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强碱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二类油层的天然对接岩心和二类油层的天然去油油砂组成4个模型,绘制3种化学剂产出与注入相对浓度和注入孔隙体积倍数(C/C0~PV)曲线,采用突破注入量和等比浓度注入量差两个指标来描述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色谱分离程度,通过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二类油层的三元体系色谱分离特性。实验表明,三元复合体系中3种化学剂在二类油层中存在色谱分离现象;HPAM最先突破,碱和表活剂随后一起突破;各类驱油化学剂间色谱分离程度从强到弱依次是:HPAM与表活剂、碱与表活剂、碱与HPAM;三元复合体系中碱、表活剂与HPAM 3种化学剂的突破时间随渗流距离增加而延迟,同时也增大了色谱分离程度;渗透率较小的二类油层比一类油层色谱分离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三元复合体系吸附性变化规律研究,本文以大庆采油五厂弱碱三元采出水为研究对象,从矿化度和见剂浓度两方面依次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钙、镁离子含量高的水样,油砂对聚合物、表活剂吸附量较高;若降低矿化度或碱用量,则体系抗吸附能力增强。随着采出水见剂浓度增加,聚合物吸附量减小,当矿化度和见剂浓度均较高时,其配制的三元体系中聚合物、碱、表活剂的吸附量都较大,且污水中见剂情况越严重,其配制的三元体系抗吸附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5.
3万t/a磺酸盐装置生产采用表活剂-重烷基苯磺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碱形成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在油田三次采油中效果显著,在水驱基础上平均提高采收率18%。实践证明,驱油用表活剂产品对大庆油田4000万t稳产有重大意义。磺酸盐生产的关键原料为重烷基苯磺酸。磺酸质量的稳定与否关系着磺酸盐配方是否能够成功调配、生产、注入。  相似文献   

6.
目前油田使用的碱/表活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虽然洗油效率和扩大波及体积能力都较强,但碱的加入会导致结垢,对地层、注入设备和管线造成严重影响,碱还能严重削弱聚合物溶液流度控制能力。因此开发出增黏性、耐温性、抗盐性良好和洗油效率高的驱油剂已经成为油田生产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优化引发体系,引入合适的功能单体,成功制备出适应于复杂断块油藏条件的活性乳化型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庆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对三元复合体系静吸附规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同时对聚合物以及碱对表活剂吸附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碱的损耗对三元体系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元体系的吸附量,聚合物的吸附量最小,碱居中,表活剂吸附量最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呈现先迅速降低而后平缓的规律。碱可以有效的降低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吸附量,并且碱浓度越高其平衡吸附浓度越低。碱在三元体系中消耗量较大,应当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8.
缔合聚合物是一种具有抗盐、抗碱、抗剪切和抗温等性质的新型聚合物。通过室内实验对比,分析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浓度及矿化度对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缔合聚合物溶液体系在无碱或无表活剂条件下,单独增加碱或表活剂浓度,粘度变化较小,在碱和表活剂的协同作用下,体系粘度有显著上升。碱和表活剂浓度固定时,缔合三元体系粘度会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升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三元复合驱化学剂成本,选择一种价格更加低廉的生物表活剂与国产烷基苯磺酸盐复配,通过室内研究确定合理的复配三元体系配方及注入参数,同时在大庆油田NLD区块葡Ⅰ1-4油层开展生物表面活性剂与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复配三元复合驱试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程序相同、生物表活剂与烷基苯表活剂按1:1复配的条件下,复配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与单独使用烷基苯表活剂三元体系相当。通过与其他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区块开发特征对比,复配三元体系能在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基础上降低化学剂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缔合聚合物三元体系在油层运移过程中剪切、吸附、稀释作用对体系粘度的影响开展室内实验研究,并与常规聚合物三元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粘(粘度95m Pa.s)前提下,缔合聚合物三元体系剪切前后粘度保留率可达到50%与2500万分子量聚合物粘度保留值相当。无论是等浓(聚浓度1300mg/L)还是等粘(95m Pa.s)前提下,5次吸附后碱与表活剂浓度均显著降低,缔合三元体系粘度下降的幅度均高于2500万分子量三元体系粘度下降的幅度。同时稀释聚合物、碱与表活剂至初始浓度的50%,2500万三元体系粘度下降70%,缔合三元体系粘度下降83%。目的点浓度相同前提下,缔合三元体系粘度大于2500万三元体系。建议现场配制过程中提高三元体系中碱、表浓度或者增加前置碱段塞。  相似文献   

11.
目前油田处于高含水期,三元复合驱技术日渐成熟。三元复合驱在挖潜剩余油过程中,地层砂岩对聚合物和表活剂存在滞留损耗作用;随着复配体系溶液向生产井运移,溶液中聚合物、表活剂的含量逐渐降低,这将影响孔隙中残余油的洗油效率。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砂岩对聚合物和表活剂滞留损耗规律,并分析不同渗透率情况下砂岩对聚/表二元体系滞留损耗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聚/表二元体系溶液中药剂浓度与运移距离成指数递减关系;砂岩对聚合物、表活剂的滞留损耗量均与渗透率成反比关系;由于聚合物分子链远大于表活剂,对于小孔隙表活剂更容易被吸附,因而砂岩对表活剂的滞留损耗强于聚合物,且渗透率越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达到注水开发油田中后期稳油控水的目的,通常采用深部调驱方法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水驱采收率。针对渤海油田储层特征,开展了聚合物微球与表活剂复合调驱的研究。通过驱替模拟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与表活剂复合体系的注入方式对调驱效果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复合调驱体系较单独注入微球可提高采收率3.1%~8.3%,并且采用交替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要优于混合注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碱三元复合驱是目前提高油田采收率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但是随着三元液的注入,注采系统结垢日益严重,成为制约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文在配制用水中加入碱剂(A)、表面活性剂(S)、聚合物(P),考察了矿场条件下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成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碳酸钠加入体系后30 min,72%的钙沉积成垢,成垢速度较快,成垢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呈现增加趋势。弱碱三元复合驱成垢的核心因素是碳酸钠的存在,聚合物和表活剂对成垢减缓作用且减缓作用具有叠加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油田上三次采油方法主要有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但聚驱注入液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很高,对原油基本上没有增溶和乳化能力,因而该技术受到限制。三元复合驱由于注入大量碱剂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中去掉了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聚合物的黏弹性,减弱由于碱的存在引起的腐蚀结垢现象,保持超低界面张力的同时,驱油效果也能接近三元复合驱。但不同组分化学剂的混合物在油藏多孔介质中的吸附、扩散和运移等性能特征差异较大,导致在油藏孔隙中驱油时的"色谱效应"和不理想的"协同效应",因此对二元复合体系性能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易沿裂缝突进、含水上升快、水驱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开展了水驱后凝胶与表活剂交替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室内凝胶体系成胶特性和稳定性评价,筛选出与实际油藏区块注入水配伍的凝胶体系。选择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用于活性剂驱,开展了双管并联岩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凝胶与表活剂交替注入可明显提高注入压力,该体系的采收率平均值为12.03%,低渗岩心的采收率略高于高渗透岩心采收率。与表活剂驱、聚合物与表活剂交替注入相比,驱油效果更好,可以作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水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是大庆油田在勘探开发后期实行三次采油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由于聚合物、碱、表活剂等化学剂的引入,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1],其中随着注入三元及注聚时间的延长推移,注入端注入能力下降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示范区正常供液开采的最大阻碍之一,对三元复合驱扩大应用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示范区注入质量及注入能力俩方面入手,通过对注采俩端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引起示范区注入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为今后油田改善类似现象提供参考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手段,分别研究了三元复合体系的剪切稀释性和黏弹性。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复合体系属于幂律流体,并回归出了三元复合体系流变数学模型。在黏弹性研究中,当聚合物浓度变化时,当耗能模量大于储能模量时,体系呈现黏性为主。随着聚合物浓度增加,震动频率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逐渐从黏性向弹性转变。当表面活性剂含量相同,聚合物浓度不同,碱含量不同时,随着碱含量的增加,三元体系逐渐表现出只有黏性。但是,当聚合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碱含量或表活剂增加,三元复合体系从黏弹性逐渐表现出偏黏性。  相似文献   

18.
在贝雷岩心上开展不同化学驱体系的驱油实验,确定了不同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强碱三元体系效果好于弱碱三元体系,三元体系效果好于二元体系,二元体系效果好于高浓度聚合物驱,高浓聚合物驱好于普通聚合物驱。对影响三元复合驱效果的因素进了分析,三元体系碱和表活剂浓度越高,段塞越大,体系黏度越高,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杨磊  王立军 《当代化工》2016,(8):1687-1689
大庆油田二次采油后还有很多含剩余油油藏,针对这种油藏进行三元复合驱室内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次采油后进行三元复合驱油即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原油的采收率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聚合物浓度以及表活剂浓度对剩余油开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整聚合物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采收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开采浓度进一步提高油田剩余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三元复合驱中的“三元”指的是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碱三种化学剂。该方法可以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左右,但由于注入体系中碱的加入会使注入、采出系统出现结垢情况,造成垢堵、垢卡等故障,严重影响生产。阐述了三元复合驱油井的结垢规律、结垢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并结合大庆油田情况介绍了有效的清垢、防垢方法。以期为一线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