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细胞壁酶活性变化对果胶降解及果实软化影响较大。本文以"半边红"李子为原料,研究0℃和10℃低温贮藏时果胶物质和主要细胞壁多糖降解酶(PE,exo-PG,endo-PG,EG)活性变化,通过相关性研究阐明细胞壁酶活性对果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时,四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变化各不相同,较低的温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各酶活性。0℃和10℃温度贮藏时,PE活性变化在5d之后显著差异,exo-PG活性变化在整个贮藏期差异显著。0℃和10℃贮藏李子endo-PG和EG活性在前10 d贮藏过程中变化差异均不明显。endo-PG和EG活性变化趋势接近,且endo-PG活性峰值出现比EG晚。相关性分析表明,原果胶和SSP与WSP含量变化显著负相关;PE活性与ASP和HSP含量变化显著正相关,PG对原果胶和SSP向WSP转化的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EG对李子果胶降解的影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2.
李子采后软化过程中细胞壁酶活性对果胶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半边红李子为实验材料,利用质构分析仪研究其常温贮藏软化过程,并考察主要细胞壁酶(果胶酯酶PE、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xo-PG、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和葡聚糖苷酶EG)活性变化对果实软化及原果胶降解为可溶性果胶(WSP、ASP、HSP、SSP)的影响。结果表明,李子常温贮藏过程中PE活性变化较小,exo-PG活性一直不断下降,endo-PG活性不断升高,EG活性贮藏前期略有下降,8d之后开始不断升高。李子果肉硬度和粘性降低与原果胶和SSP降解关系密切,ASP降解与粘度降低极显著相关(p0.01),HSP降解与果肉硬度下降显著相关(p0.05)。果肉硬度和粘度变化与exo-PG活性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相关。endo-PG活性变化对果肉硬度下降影响比较明显(p0.05)。PE活性变化与原果胶、ASP、HSP、WSP含量变化均显著相关(p0.05);exo-PG活性变化与原果胶、HSP含量变化极显著相关(p0.01),与SSP、WSP含量变化显著相关(p0.05);endo-PG对原果胶和HSP的降解影响比较大(p0.05)。EG对果胶降解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研究"福眼"龙眼和"东壁"龙眼采后果肉自溶的差异与细胞壁代谢的关系。龙眼果实处理后,在(8±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龙眼果肉自溶指数、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和水溶性果胶)含量以及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活性。结果表明:贮藏14 d后,"东壁"龙眼果肉自溶指数低于"福眼"龙眼,其果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高于"福眼"龙眼,而水溶性果胶含量、PE、PG、β-Gal和CX活性则低于"福眼"龙眼。综上所述,"东壁"龙眼比"福眼"龙眼耐贮藏且不易发生果肉自溶,是因"东壁"龙眼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较低,能减少果肉细胞壁组分降解,从而较好地维持果肉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桑葚采后贮藏品质及细胞壁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0,5,10℃3种贮藏温度对桑葚采后果实品质与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低温贮藏能够抑制果实硬度及色泽L*、a*、b*等品质指标的下降,减缓果实自溶指数和失重率的上升,有效降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裂解酶(PL)等细胞壁代谢酶的活性,推迟酶活峰值出现的时间,从而延缓桑葚果实的自溶进程,延长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银条采后褐变及细胞壁降解的影响,该实验将“两细一粗”银条分别置于4、10℃和常温(20℃)下贮藏,贮藏期间每隔5 d随机取样测定银条褐变指数、L*值、总酚、多酚氧化酶、硬度、失重率、原果胶、可溶性果胶、果胶甲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表明,常温贮藏银条褐变严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较高,细胞壁物质降解严重,硬度下降较快。与4℃低温贮藏相比,10℃低温贮藏显著降低了银条褐变程度,维持了银条较低的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了银条较高L*值和较低褐变指数;显著延缓了银条原果胶的降解和水溶性果胶的上升,显著抑制了贮藏前期银条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贮藏后期果胶甲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了银条细胞壁降解过程,维持了细胞壁结构完整,从而保持了银条较高硬度和品质。综合分析,10℃低温贮藏下银条保鲜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银条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贮藏温度对茄子活性氧代谢及细胞壁降解影响,试验将"上新"茄子在2℃、12℃、20℃下贮藏12 d,每2 d测定其硬度、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_2-)、过氧化氢含量(H_2O_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及果胶质、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时,随着贮藏时间延长,果实SOD、POD、CAT、APX、GR活性不断降低,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含量增加,LOX活性上升,加剧膜脂过氧化反应。同时,2℃贮藏仅6 d,果实发生木质化现象,硬度升高。贮藏期间细胞壁结构变化与细胞壁物质降解程度有关。12℃时,果实硬度下降较慢,抗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而20℃时,果实硬度下降明显,出现腐烂变质,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增强,细胞壁物质发生降解。综合比较,12℃可作为茄子果实短期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7.
鲜切果蔬软化机理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果蔬经过切割处理后,组织极易变软,果实硬度显著降低,产品品质下降.鲜切果蔬的软化主要是由伤害胁迫诱导果胶酶活性上升而使果胶物质加速降解和细胞壁分解酶使细胞壁解体所引起,起主要作用的具体酶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β-半乳糖苷酶(β-Gal)、纤维素酶(Cx)、脂氧合酶(LOX)等.本文通过对鲜切果蔬软化过程中有关酶类活性变化与作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就鲜切果蔬软化的调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以1 ℃冷藏至硬度为52N的“海沃德”猕猴桃果实为试材,将其移入10,20 ℃和先40 ℃处理12 h后转至20 ℃[简称(40+20)℃)]3种条件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果实贮藏期间后熟品质和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0+20)℃处理加速了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的下降,促进了水溶性果胶的生成,果胶甲酯酶(PE)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果实的固酸比最高。20 ℃贮藏加快了果实原果胶的降解,提高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醛酸酶(β-Gal)和α-淀粉酶的活性峰值。结论:(40+20)℃处理为冷藏出库猕猴桃果实短期催熟的适宜后熟温度,10 ℃为延长其货架期的贮藏温度。试验结果为冷藏出库后即食猕猴桃果实的品质调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一氧化氮(NO)抑制采后芒果软化的作用机理,将"台农"芒果果实在0.25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溶液浸泡处理20 min,常温(20±2) ℃贮藏20 d,定期测定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果实相比,SNP处理显著降低贮藏20 d内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p<0.05),显著抑制贮藏10 d内果实纤维素酶(CX)(p<0.05)活性,极显著抑制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活性(p<0.01),但使贮藏15~20 d期间果实CX和β-Gal活性及贮藏第20 d的α-L-Af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SNP处理显著抑制贮藏5 d内果胶甲酯酶(PME)活性(p<0.05),但在贮藏10~20 d期间保持较高的PME活性(p<0.05)。此外,SNP处理极显著延缓原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p<0.01),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增加(p<0.05),从而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的损失。硬度与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CX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可溶性果胶含量、PG、β-Gal和α-L-Af活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溶性果胶含量与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α-L-Af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G和β-Gal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采后SNP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果实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减少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从而延缓芒果采后软化,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阐明热激处理缓解黄瓜冷害症状的作用机理,研究热激处理对采后黄瓜果实冷害指数、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影响,将"金田208"黄瓜经42℃热水处理10 min后,于(2±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水解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激处理可以显著(p0.05)降低黄瓜果实受到低温胁迫时的冷害指数,能够降低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能够延缓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的冷害与细胞壁组分(原果胶、可溶性果胶、纤维素)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与细胞壁水解酶PME和纤维素酶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认为热激处理可以通过降低采后黄瓜果实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而减少细胞壁组分的降解,从而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使黄瓜果实表现出一定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1.
板栗"石灰化"发生与细胞壁代谢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板栗"石灰化"发生与细胞壁代谢关系,测定了不同贮藏条件下板栗的"石灰化"发生率、失重率、呼吸强度、水溶性果胶和不溶性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板栗果实贮藏过程中失重越大、失水越多,石灰化发生比例越大;随石灰化程度加大,果实水溶性果胶、 PE酶、水溶性钙增多;果实的失重和细胞壁的破坏是引起板栗石灰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6):199-204
以"蓝丰"蓝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冷藏对蓝莓果实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的软化与离子结合型果胶(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含量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关系密切,其中,ISP含量和PG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Cx和β-Gal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CSP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冷藏期间,随果实硬度的逐渐下降,CSP含量逐渐降低,ISP含量变化幅度小,PG和β-Gal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种酶均在贮藏的后期活性急剧上升;在冷藏的30 d,果实的细胞壁组分和相关酶活性变化较小,果实硬度下降缓慢;与采后自然后熟的果实相比,冷藏30 d的蓝莓果实常温货架期间Cx活性和β-Gal活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PG活性高峰延晚出现,Cx活性高峰极显著降低,果胶甲酯酶(PE)活性未出现高峰。可见,冷藏30 d的蓝莓果实细胞壁组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一定程度受到抑制,果实状态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3.
气调贮藏对‘红阳’猕猴桃果胶含量及相关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气调对采后‘红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果胶(可溶性果胶、原果胶)含量及果胶代谢相关酶(果胶甲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的影响。在温度(1±0.5)℃、相对湿度80%98%的条件下,以空气为对照(CK),采用了4种不同的气调组分CA1(2%O2+3%CO2)、CA2(2%O2+6%CO2)、CA3(5%O2+3%CO2)、CA4(5%O2+6%CO2)。试验表明:红阳猕猴桃后期贮藏过程中,果实软化与PG和CX有密切联系,而与PE可能无直接联系。气调贮藏可显著延长果实贮藏期,其中CA1和CA3处理的果实贮藏期长达120 d,而CA1可更有效地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更好地保持‘红阳’猕猴桃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与茄子果实采后软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采后茄子果肉硬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贮藏期间果肉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在贮藏前12天不断增加,之后快速下降,而共价结合型果胶(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细胞壁组分含量持续减少。果肉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分别在贮藏至第6、9、12天达到最大值;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且在整个贮藏期间活性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与采后茄子果实软化密切相关,PG和CX在茄子果实采后软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巨峰"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采后葡萄果实在1℃贮藏期间落粒的影响。结果显示:10μmol/L MeJA处理可显著降低葡萄果实贮藏期间落粒率和腐烂率,并延缓果穗离区组织中脱落酸(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上升、赤霉素(GA3)含量的下降以及ABA/GA3比值的增长,并显著抑制离区果胶甲酯酶(Pectinesterase,PME)活性的下降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Golygalacturonase,PG)活性的上升。同时,经MeJA处理的果穗离区细胞壁中胶层中乙醇不溶物(AIR)和Na2CO3溶性果胶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水平,而水溶性和环己二胺四乙酸(CDTA)溶性果胶含量却低于对照水平。实验表明,MeJA处理可通过调控葡萄果穗离区组织中内源激素水平来平衡细胞壁水解酶PME和PG的活性,从而抑制离区细胞壁中胶层的水解,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最终降低采后葡萄果实的落粒率,起到改善果实贮藏品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贮藏对中国樱桃软化进程中果胶及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业采收期的中国樱桃果实为实验材料,测定0、4、20℃三种贮藏温度下,果实呼吸强度、果肉硬度、可溶性果胶(WSP)、原果胶(SSP)、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变化。结果表明,0、4℃与20℃贮藏相比,可显著抑制中国樱桃的呼吸作用,降低腐烂率,延缓PG和β-Gal酶活性上升,抑制果胶的降解,保持果肉硬度,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中国樱桃在0℃贮藏下更能抑制果实腐烂,维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张群  周文化  谭欢  刘伟 《食品科学》2018,39(1):264-272
为研究葡萄采后贮藏过程中自溶软化与能量水平及细胞壁代谢的关系,比较贮藏初期和末期果皮超微结 构的变化。采后葡萄经钙联合涂膜和热处理后,低温((4.0±0.5) ℃)贮藏,定期测定果肉自溶指数、硬度、 腐烂率、膜透性、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含量及能荷(energy charge,EC)、细胞壁降解酶活 力和细胞壁成分的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贮藏初期和末期不同处理果实内果皮的超微结构,以未处理组为对 照。结果显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自溶指数、腐烂率和膜透性升高,硬度和能量物质下降,多聚半乳糖醛 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pectinesterase,P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x)活力上升,β-半 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活力在贮藏30 d内下降,之后急剧升高。细胞壁组分原果胶、纤维素和半纤 维素含量下降,水溶性果胶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葡萄内果皮的超微结构破坏,出现了大的孔洞。葡萄果实 自溶指数与能量水平、细胞壁降解酶活力和细胞壁组分紧密相关,果实自溶指数与ATP、ADP含量极显著负相关 (P<0.01),和AMP显著负相关(P<0.05),与EC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PG、PE、Cx活力极显著正相 关(P<0.01),与β-Gal活力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原果胶、水溶性果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极显著负 相关(P<0.01)。钙联合涂膜和热处理能够维持组织的高能量状态和致密的超微结构,抑制PG、PE和Cx活力的升 高,延缓细胞壁降解,延缓自溶软化,其中涂膜显著优于热处理(P<0.05)。  相似文献   

18.
甘薯在贮藏期间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紫心甘薯、黄心甘薯在贮藏100 d期间果胶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变化情况,以期得出变化规律。以施保克溶液浸泡处理甘薯,置于7℃贮藏,以室温贮藏的甘薯为对照,定期进行生理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贮藏期间,7℃贮藏结合施保克处理能防止甘薯的原果胶过快下降,延缓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升高。7℃贮藏结合施保克处理可以较好保持原果胶含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提高甘薯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抑制葡萄果实成熟软化的关键酶,以新疆红提葡萄为试材,研究双组份SO2-ClO2保鲜剂对葡萄果实中果胶和软化酶系的影响,并对果实内软化相关酶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组份SO2-ClO2可抑制果实内原果胶(TP)水解,减缓可溶性果胶(WSP)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的降低;同时抑制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纤维素酶(Cx)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等几种细胞壁软化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可延缓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较好保持葡萄果实的硬度。  相似文献   

20.
为减缓鲜切双孢蘑菇细胞壁的降解,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研究了不同真空度(0、-20、-40、-60、-80、-98 k Pa)下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贮藏中的硬度、细胞壁组分(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几丁质)含量、细胞壁水解酶(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0 k Pa真空充氮热处理可有效减缓贮藏期间鲜切双孢蘑菇硬度的下降和细胞壁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及几丁质含量的升高。真空充氮热处理可显著提高贮藏期间鲜切双孢蘑菇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但其变化与细胞壁中可溶性糖和几丁质含量呈非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真空充氮热处理可有效减缓鲜切双孢蘑菇硬度的下降和细胞壁组分的降解,是一种有效的物理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