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们在西西伯利亚盆地已识别出两个主要油族,被分析的32种油样中有26种出现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中,而且是在油族和生油岩提取物的地球化学对比基础上由缺氧海相的上侏罗系Bazhenov生油岩衍生的,这些油广泛分布于鄂毕河南北两岸,其生物标志物比率说明生油岩热成熟度范围很大:从早期石油窗到中期石油窗到峰值石油窗,到晚期石油窗。某些储层中发生中度降解有的甚至深度降解。Bazhenov源油族显示各种不同的组分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晚第三幼坳陷的特点,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的低凸起比大规模的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凹陷内聚烃条件差,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的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与主断层相交的次数断层晚期活动强,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的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为中—新生代超巨型克拉通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含油气盆地.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分析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将西西伯利亚盆地划分为3个含油气系统.通过综合分析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储集层和圈闭类型等要素,认为巴热诺夫—纽康姆含油气系统主要为上侏罗统—森诺曼阶的常规油气藏和巴热诺夫组的自生自储式非常规油气藏;托尔古—秋明含油气系统主要为中—下侏罗统秋明组的常规油气藏和基底顶部风化壳油气藏;北部中生代复合含油气系统主要为阿普特—森诺曼阶波库尔组的天然气藏和侏罗系—纽康姆阶的凝析油藏.  相似文献   

5.
50多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研究控制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油气分布的构造因素。М.Я.鲁德凯维奇、Ф.Г.古拉里、А.Э.库特罗维奇等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认为,油田分布在新构造运动沉降区或很弱隆起区,而气田分布在较微弱的隆起带;大型油气田分布与组成1级隆起的构造圈闭有关。长期稳定沉降的大型盆地和坳陷是生油气带;原油聚集带分布在含油气盆地中部和较低部位,天然气聚集带分布在盆地边缘。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共有巨型和大型油气田249个,其油气储量占了含油气省总储量的90%以上。将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划分为3个区域性大地构造单元:外带、亚马尔半岛-喀拉区域沉降带和鄂毕区域阶地。后两个构造单元组成了台向斜的内带。在这些构造单元中分布着大型和巨型油气田。详细研究了这3个大地构造单元的巨型和大型油气田及其储量。  相似文献   

6.
7.
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盆地是俄罗斯联邦面积最大、油气储量最大和产气量最高的一个含油气盆地,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新开发的特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截至2007年年底,西西伯利亚盆地天然气的已发现可采储量为16.1×1012m3,其中未开发油气田中的储量占9.96×1012m3,未发现资源量为31.6×1012m3。以盆地中57个大气田的资料为基础,结合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应用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盆地北部生、储、盖等油气成藏要素,认为上侏罗统巴热诺夫组及其相当的层系是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最重要的生气层,其有机碳含量超过7%;白垩系顶部的赛诺曼阶砂岩是大多数大气田(80%的天然气)的储层,平均厚度达800m。盆地内发育了大量复杂的构造—地层圈闭,已发现的大气田主要分布在努尔明长垣、梅德韦日长垣等盆地北缘的隆起区。未来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与储量增长区仍是南喀拉—亚马尔、纳德姆—塔兹含油气省。  相似文献   

8.
孟加拉湾含油气盆地--南亚潜在的烃类储藏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加拉湾含油气盆地是南亚巨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它的面积达40×104km2,其中15×104km2以上面积位于孟加拉湾海区。目前,对这个有高度前景的含油气盆地研究较少。已进行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发现一系列证明盆地内存在巨大石油和天然气聚集的特征,而厚沉积盖层中浊流层的产出和其中烃类含量的评估(超过12×108t)证明了这个地区的巨大潜力。本文基于不同作者的研究成果、深海钻探计划“格洛玛·挑战者”号在陆坡和坡脚处进行的217号和218号钻孔所获得的资料、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以及科考船“库尔恰托夫院士”号第32航次中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9.
10.
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藏形成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二连盆地具有形成岩性、地层油藏的良好条件。通过对油气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岩性、地层油藏主要沿地层不整合面、最大湖泛面和断面分布;岩性、地层油藏既可以分布在低位体系域,也可以分布在高位体系域;既可以分布在高势区,也可以分布在低势区;在有利的沉积与储集相带内,可以形成富集油藏。因此在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很低的二连盆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
构拟了西西伯利亚板块构造图及其主要构造形成带,论述了西西伯利亚盆地发育的地球动力条件,指出了该盆地油气田的带状分布与地球动力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喜马拉雅运动在新疆中、新生代盆地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分析了中国新疆维吾 自治区境内沉积盖层中的不整合及不同时代形变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并评价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对新疆现今构造的影响。指出,塔里木盆地(地台)在晚第三纪和喜马拉雅运动期就成为新疆主要的油气生成区。塔里木盆地仅受到了谐振运动的影响,这种谐振运动与四周活动区的构造活动有关(使塔里木克拉通盖层的同沉积构造及岩相带复杂化),但这种谐振运动在靠近褶带的范围内也未能形成褶皱山。只是新生代晚期的形变作用  相似文献   

14.
西西伯利亚盆地中部上侏罗统巴热诺夫(Bazhenov)层为一典型的海相黑色页岩单元,含有大量的Ⅱ型干酪根,具有很高的生油潜力。在西西伯利亚盆地中,90%的石油来源于这些页岩。在这些页岩中存在非常规自生自储式油藏。储层发育带一般较小,并沿断层面分布。石油的初次运移主要沿邻近断裂带的裂缝网络进行。Bazhenov层中的石油的聚集作用发生于第三纪,该层中石油的生成和排出作用导致形成超压。在位于盆地中部的Surgut和Nyalinsk区域性大背斜之间的研究区内,断裂和破裂作用发生于始新世到第四纪。断裂作用导致Bazhenov层中有机质的热成熟度局部增加。Bazhenov层中自生自储式油藏勘探风险主要与用地震勘探方法确定的区域断层或横断层有关。  相似文献   

15.
北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北康盆地20000余千米多道地震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该盆地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演化史。北康盆地为陆块裂离后的被动边缘断坳盆地,经历了早期断陷(E1-E2^2),中期断拗-走滑:、挤压隆升(E2^3-N1^2)和晚期区域沉降(N1^3-Q)三大演化阶段,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Tg、T5、T3等3个主要不整合界面。  相似文献   

16.
西西伯利亚巨型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有机质的成熟度取决于地层的埋深和这一时期它所经受的最高温度。沉积盖层中的温度分布与古生代基底局部断块的褶皱时代、深大断裂的形成时间,以及岩浆岩的成分、侵入时间有关。这些控制着温度场和西西伯利亚沉积盖层中有机质成熟度的因素是全球性的。划分出了3种基本的断块类型,它们与根据基底固结时代而划分的构造区划相对应。第1类断块与贝加尔褶皱带的断块相一致;第2类断块与海西运动期、加里东运动期的断块相一致;第3类断块为巨型盆地基底中的三叠纪裂谷,大型花岗岩体、某些流体输导断裂与此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大量泥页岩样品化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页岩油气富集的条件,探讨了陆相裂谷盆地页岩油气分布特征和分布模式。研究认为,西部凹陷古近系沙四段和沙三段泥页岩累计厚度大、连续性好,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发育一定量的腐殖型;有机质丰度高,TOC平均2.67%,热成熟度中等,Ro值0.4%~1.5%;泥页岩孔隙和裂缝较发育,孔隙以粒间孔和溶蚀孔最为发育,裂缝以构造缝和页理缝为主;储集物性好,含油气量高,具备页岩油气富集的基本条件。受沉积相、有机质类型与热成熟度联合控制,西部凹陷以发育页岩油为主,同时局部地区发育页岩气,页岩油气在纵向上和横向上有规律分布。纵向上,沙四段底部到沙三段上部地层依次发育页岩油气—页岩油—页岩气;横向上,断陷沉积中心以页岩油发育为主,盆地斜坡区为页岩油气频繁互层区域。  相似文献   

18.
19.
在综合分析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东海陆架盆地、渤海湾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的性质(基底性质、深部结构特征、盆地类型)、沉积—构造特征(构造单元特征、构造演化阶段、沉积特征、沉积沉降速率)和油气地质特征(烃源岩特征、圈闭类型、生储盖组合、油气藏类型)等方面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研究认为中国近海主要含油气盆地基底性质相似,同属于陆壳之上的刚性基底,深部结构特征与盆地宏观构造形态相耦合;盆地发育受断裂控制作用明显,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阶段,沉积、沉降中心具有类似的迁移规律;均发育多套烃源岩层系,存在多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类型均以构造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古地温与油气形成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包裹体测温、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测定等方法恢复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古地温。磷灰石裂变径迹显示,北部凹陷为增温型,最大古地温与现今地温一致;南部凹陷和种马场断裂构造带属于冷却型,古地温高于今地温。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显示,北部凹陷包裹体均一温度明显分为两组(101~110℃和121~130℃),南部凹陷只有一组(101~110℃)。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表明,油气生成及成藏有晚白垩世(燕山期)和始新世以来(喜马拉雅期)两期。根据古地温恢复结果,北部凹陷有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早期和第三纪以来两期生油过程,燕山期古构造和喜马拉雅期新构造均是有利构造;南部凹陷主要生油期仅为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早期,燕山期及其前形成的古构造是有利构造。图5表3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