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特殊的配制方法获得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自问世以来凭借其优越性能,如超高抗压强度及耐久性等,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与应用市场,深受工程材料界人士的青睐。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RPC的配置理论、相关性能的研究应用进展,分析了RPC目前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RPC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活性粉末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河南建材》2003,(4):18-20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已经开始进入应用领域。本文介绍RPC的设计原理、力学特性、着重阐述它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上海建材》2003,33(4):12-14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已经开始进入应用领域。介绍RPC的设计原理、力学特性,并着重阐述它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结构工程应用及发展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山东建材》2004,25(1):46-48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已经开始进入应用领域。本文介绍RPC的设计原理、力学特性,以及它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赵晶石  张明波 《山西建筑》2006,32(19):151-152
介绍了RPC的材料组成及主要性能,阐述了RPC的主要工程应用情况,论述了RPC在人行天桥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列举了工程实例,显示了RPC具有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6.
用超细工业废渣取代60%的水泥,用普通黄砂取代磨细石英砂制备生态型RPC材料.生态型RPC材料的各项静态力学性能达到国际上RPC200的水平,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断裂能分别为200MPa、60MPa和30 kJ/m2.生态RPC具有优异的动态力学性能,极限应力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提高.钢纤维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大大减少了材料在冲击荷载下的破坏程度.通过X射线衍射和环境扫描电镜观测从基体和纤维2个角度揭示了生态RPC材料超高性能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7.
活性粉末混凝士(RPC)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新型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质,优异的耐久性、较低的收缩和徐变性能。本文介绍RPC的基本设计原理、力学特征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着重阐述它的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潜力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崔凯  冯淑芳  李杰 《山西建筑》2007,33(11):179-179,194
通过对钢纤维超高强混凝土抗侵彻试验研究得出,钢纤维RPC混凝土是一种高强高韧、抗裂能力强、抗重复打击强的新型防护材料和钢纤维的体积率为5%比较合适的结论,从而为RPC在工程中应用提供实践数据。  相似文献   

9.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新型超高强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简要同顾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冲击性能的试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材料组成、试验方法、加载方式、应变率等因素对RPC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一种新型超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它具有超高的力学性质,优异的耐久性、较低的收缩和徐变性能。本文介绍RPC的基本设计原理、力学特征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着重阐述它的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潜力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5.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6.
高善学 《山西建筑》2011,37(30):127+211-127,211
为了预防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因铁芯多点接地导致接地电流超标而造成的铁芯发热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铁芯接地智能保护原理,并通过对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实时监测,在检测到接地线电流超过国家标准后采取自动启动限流装置的措施,实现将接地电流限制在规程要求的范围之内,并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在线检修、评估、预警和风险分析,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玉玲 《山西建筑》2011,37(11):56-57
以锚索框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锚索框架支护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框架形式,阐述了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锚索材料,岩体条件,张拉器具和工序,外界自然条件和人工作业因素等,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对湿陷系数、本构模型和弦线模量等几种计算湿陷变形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对比原位浸水和载荷试验结果,湿陷系数计算湿陷变形误差很大,本构模型尚未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弦线模量计算湿陷变形最为准确.由于能够准确计算湿陷变形,因而能够按变形控制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中环线大柏树立交桥工程中需拆除预留两联高架桥。该文介绍了该工程采用人工破碎方法拆除的施工流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混凝土凿除,预应力释放,箱梁支撑系统设计和箱梁变形控制。经工程实践,使拆除工程在不影响周边环境及该处交通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得以实施,为市中心交通枢纽处拆除高架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