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Planning》2013,(20)
河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古村落文化极源远流长。目前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破坏古村落文化为代价,本课题组研究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古村落文化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古村落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的关系出发,在认清古村落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惠州市秋长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乡土建筑,期许为当今的乡土建筑保护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材与装饰》2007,(7X):1-1
围绕文化名市建设,近年来肇庆市加大文化古镇古村的保护利用力度,把文化古镇古村保护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民间民俗文化保护相结合,与乡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许多原来沉寂的古村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对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岭南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古村落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护古村落的现实意义,并从社会层面、经济层面、建筑层面三方面深入分析古村落保护的价值,从而使古村落的保护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罗艳霞 《山西建筑》2010,36(36):36-37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出现的难点问题,以期使古村落的保护能够更好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乡土建筑的特点出发,针对当今现代化发 展进程中乡土建筑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保护原生态 营造宜居性的方式来保护乡土遗产的新倾向,并结合实例提出  相似文献   

8.
张勇 《云南建材》2010,(8):93-96
黄埔村以及与其相依的黄埔古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窖镇东部,旧属番禺县茭塘司管辖,其西面是琶洲岛,东面濒临珠江,北与天河区、东与黄埔区、南与番禺区隔江相望,面积2.5km2,是广州市海珠区新活镇辖内的16个行政村之一,属于历史港口村落,西有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琶洲塔;南面隔沙尾、官洲有大学城、岭南印象园;西南有古村落——小洲村、瀛洲生态公园;东南有深井古村,历史文化景区——黄埔军校旧址:东面隔水长洲岛有南海神庙,等等。  相似文献   

9.
楠溪江流域具有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圈,在我国乡土文化宝库中闪烁着特殊的光辉。然而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村民们纷纷建造新屋,大量乡土建筑被拆除,建筑环境被破坏,乡土文化的见证飞快地消失。笔者分析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的类型与特色以及建筑文化的特点,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楠溪江流域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保护的几项措施,以期把源远流长的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及其特色文化长远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的。“乡土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属性。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充分理解认识乡土文化对于营建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人性化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燕  边防  王婧磊 《城市建筑》2014,(11):281-281
近年来,中国逐渐重视乡土建筑的保护,但相关的方法论还比较缺失。本文从欧洲的乡土建筑保护领域的方法论出发,介绍并阐释了欧洲乡土建筑保护及其再利用模式,探索对于中国西北地区发展有所启发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再审新乡土建筑--读维基·理查森的《新乡土建筑》有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晓 《新建筑》2003,(6):62-63
在解读《新乡土建筑》一书导论的基础上,从概念、渊源、特征等方面入手,再次审视了当前多元化思潮中的新乡土建筑,旨在修正某些模糊认知。  相似文献   

13.
朱向东  赵志芳 《山西建筑》2004,30(13):13-14
在对尉迟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其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制定了保护管理条例,以实现对赵树理故居古村落进行保护的同时兼顾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4.
李浩然  董璁 《中国园林》2022,38(1):64-69
面对大自然塑造的不同地理空间单元,人类为获得生存的话语权,不断探索出应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生存智慧,营造出各具特色的乡土场景。从营造的角度,首先界定乡土景观营法,分析其内涵与策略,以鄂西南土家族为例,探索在万山稠叠、坡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下乡民创设出的满足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乡土景观营造方法,分述了地法、农法、水法、居法、匠法、礼法的具体措施、营建智慧和相关经验,总结其价值所在,以期让人们重新审视乡土景观营法,留住乡土景观营造之本,指导当前乡土建设,固守鄂西南土家族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15.
波密县地处西藏林芝地区,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里的传统民居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独特的建筑特征。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总结该地区传统民居的选址特征、平面特征和立面特征;并且以波密县扎木路景观与建筑立面整治、波密县群众艺术馆及波密县游客服务中心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镇建筑地域文化传承与设计实践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传统地域建筑设计元素的复制、再造和再利用,营造城镇空间丰富多彩的形象;并且探讨建筑设计在地域性指导因素介入的情况下,如何针对特定的场所需求灵活应变,给出具体而不同的答案,意图能够让地域文化自主的传承下去,最终使传统的地域建筑特征延续到城镇的当代生活环境中来。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1月6日~11月9日,第25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以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为主题,希望根植传统民居文化的同时,面向生活现实需求,探索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当代创新路径。以传统民居与聚落现代技术与民居营造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为四条主要线索,根据会议发言、论文和相关背景文献对主要观点进行了整理与解读,并结合当下乡村发展问题,探讨我国多元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民居研究现状,最后对民居学术研究深化拓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提出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仕瑶 《中外建筑》2012,(11):76-77
中国的古村落是近年来旅游开发的热点,但不合理的发展措施可能会给古村落旅游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当前古村落旅游开发所面临的矛盾,并提出了建立保护式开发的途径,以促进旅游开发与古村落保护的共生。  相似文献   

18.
田银生 《南方建筑》2019,(6):108-111
特色村镇保护改造规划技术革新研究主要包括5个方面。首先,对特色村镇进行内涵界定及类型划分并建立数据库;其次,从文态彰显、生态遵循和形态继承的角度保护传统特色;第三,着眼于资源禀赋与新时期的宜居宜业要求,全面提升村镇功能并发展时代特色;第四,革新规划技术及实施办法以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协调一致;第五,构建全过程的技术平台以支持保护与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9.
蔡凌 《新建筑》2005,(4):4-6
建筑、村落、建筑文化区是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三个层次。针对每一个研究层次,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筑层次应包含载体空间、事件、过程的研究,村落层次应进行村落形态、村落空间与村落历史的研究,而建筑文化区的研究则应建立在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利用文化区、区域共同传统、文化变迁的理论进行综合区划。  相似文献   

20.
马杨悦 《山西建筑》2004,30(12):2-3
介绍了平遥古城民居的概况、类型及特色,针对其在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几个民居改造实例的思考,提出了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