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4.
5.
6.
7.
AM50A镁合金激光表面熔凝层的强化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CO2连续激光对AM50A镁合金表面进行熔凝处理,分析激光熔凝层的组织、性能和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激光熔凝层晶粒得到高度细化,且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晶粒细化更为明显;熔凝层内合金元素Al的固溶度增加,β(Mg17Al12)的含量有所减少,但β相的分布更加均匀弥散;熔凝层的显微硬度(Hv55~75)明显高于基体的显微硬度(约HV40).磨损实验表明,激光熔凝试样的磨损体积是未处理试样的35%,耐磨性有了较大提高.熔凝层的强化机理主要是细晶强化,此外合金元素Al固溶度的增加及β相的弥散析出也有一定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纤激光对45钢表面进行了激光熔凝处理研究. 结合熔凝层深度、组织、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研究了多道激光熔凝的激光功率、激光扫描间距对熔凝工艺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在改变激光功率的研究中,熔凝层深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加,熔凝层的显微硬度呈周期性变化,后道激光处理对前道熔凝层存在回火热处理作用. 在改变激光扫描间距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了后道激光熔凝对前道的热影响作用,同时适当增大扫描间距,获得软硬相间的熔凝层表面,有利于改善钢材表面的耐磨性能,同时可适当提高激光熔凝处理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球墨铸铁凸轮轴的激光表面熔凝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激光表面熔凝处理后球墨铸铁凸轮轴硬化层的组织和性能特点,并与其它强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激光表面熔凝处理工艺参数,可以在表面获得搭接均匀、表面硬度大于80HRA和厚度达1.0mm的硬化层;硬化层由熔凝层和淬硬层组成,其中熔凝层的基体组织主要为细小、均匀并且有一定方向性的亚共晶莱氏体,淬硬层主要由石墨球及其周围的硬质环、细马氏体和铁素体基体所组成。与其它铸铁凸轮轴强化方法相比,激光表面熔凝处理具有表面硬度高、组织细小均匀、零件畸变小和不影响心部性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医用AZ91HP镁合金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采用激光熔凝技术对镁合金进行熔凝处理。结果表明,AZ91HP镁合金熔凝层相组成为α-Mg和β-Mg17Al12,凝固组织为典型的树枝晶。模拟体液中腐蚀速率结果表明,熔凝层的耐蚀性较原始镁合金显著提高。在Hank’s中浸泡21 d后,可清楚看到一些絮状物沉积在熔凝层表面;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絮状物中Ca,P比约为1.33,接近羟基磷灰石中Ca,P比(1.67)。原始镁合金的凝血酶原时间(PT)值为11.025 s,激光熔凝层的PT值为12.025 s,熔凝层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性。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培养1 d后,在原始镁合金周围细胞出现破碎和固缩,极少数贴壁细胞。熔凝层表面则存在许多粘附细胞,熔凝层细胞死亡率较原始镁合金大有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RS-7130E型光学显微镜、D8 Focus型X射线衍射仪(XRD)和带有能谱仪(EDS)的S4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不同熔炼温度和时间对AM60B-3Sr镁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70℃保温15min和700℃保温15 min两种熔炼工艺条件下,AM60B-3Sr合金的铸态组织中都有Mg17Al12共晶相,未发现有锶化物新相形成;在730℃保温15min熔炼工艺条件下,合金的铸态组织由α-Mg枝晶和沿枝晶界分布的层片状α-Mg+Sr5Al9共晶组成;在735℃熔炼时,随保温时间的增加,共晶组织的数量增加,晶粒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AM60B合金热裂纹形成的机制,讨论了压铸工艺对AM60B合金热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金成分和铸件形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压铸工艺参数,当浇注温度680℃、模具温度180℃、压射速度3.0m/s、压射比压75MPa时,可以使铸件出现的裂纹最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OM、SEM、EDS、XRD对触变压铸AM608镁合金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触变压铸AM608镁合金组织由球状初生α-Mg颗粒(α1)与颗粒间的二次凝固组织组成.AlxMny相以颗粒状分布于二次凝固组织中.二次凝固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二次凝固初生α-Mg相依附生长(α2),二次凝固α-Mg相的独立形核生长(α3)及共晶相的形成.二次凝固初生α-Mg相依附生长呈两种形态:一是形成初生α-Mg颗粒边缘不规则"锯齿"状二次凝固初生α-Mg相或"次α-Mg"(α3),二是在初生α-Mg颗粒边缘及初生α-Mg颗粒内"液池"周围形成"晕圈".α3相形成细小的等轴枝晶状,共晶反应产生显著的"骨骼"或"岛"状离异共晶β-Mg(17)Al(12)相.此外,在β-Mg(17)-Al(12)相附近还发现少量凌乱层片共晶. 相似文献
15.
16.
17.
真空条件下Nd对AM60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稀土Nd对AM60镁合金组织的影响,并分析析出相及其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M60合金中加入稀土Nd元素能有效地细化合金组织,使Mg17A112相分离变细;Nd元素优先与合金中的A1元素反应生成二元高熔点A111Nd3相:适量的稀土Nd能有效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过量的稀土Nd则会消耗合金中更多的A1元素和导致A111Nd3相粗化,使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M60-0.9Nd具有最高的抗拉强度(230 MPa)、最高的屈服强度(127 MPa)和最高延伸率(14%),分别比基体合金提高28%、48%和250%. 相似文献
18.
19.
在适宜的压射速度和压射比压下,研壳了浇注温度和铸型温度对压铸镁合金AM60B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一定时,浇注温度、铸型温度变化对压铸镁合金AM60B组织与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压射速度为3.0m/s,压射比压为70MPa,浇注温度为685℃,铸型温度为200℃时.压铸镁合金AM60B可以获得力学性能较好的铸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