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客户细分是企业识别客户类别、把握客户特征的重要方法。文章简单介绍了当前常用的客户细分的方法,针对电信企业提出了基于客户价值和客户行为的客户细分模型,采用K-means算法对电信企业客户进行聚类,并提出提升各类客户价值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熵的蚁群聚类算法在客户细分中的应用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蚁群聚类算法需设置较多参数,且聚类时间较长。基于信息熵的蚁群聚类算法通过信息熵改变蚂蚁拾起和放下数据的规则,减少了参数的设置、缩短了聚类的时间,将其应用于客户细分,并且与采用传统的蚁群聚类算法得到的细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表明。基于信息熵的蚁群聚类算法可以加快客户细分的聚类进程。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蚁群聚类算法需设置较多参数,且聚类时间较长。基于信息熵的蚁群聚类算法通过信息熵改变蚂蚁拾起和放下数据的规则,减少了参数的设置、缩短了聚类的时间,将其应用于客户细分,并且与采用传统的蚁群聚类算法得到的细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表明。基于信息熵的蚁群聚类算法可以加快客户细分的聚类进程。  相似文献   

4.
蚁群算法是优化领域中新出现的一种仿生进化算法,是研究组合优化、通信网络、机器人等许多领域的一种新方法.基于蚁群算法的聚类方法已经在当前数据挖掘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通过此算法对企业的客户消费数据进行分类,以此来获取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首先比较了DBSCAN,CLIQUE,CLARANS,K-means和X—means等聚类算法,接着选用X-means聚类算法建立了金融产品客户细分模型,然后结合关联强度分析,设计了支持交叉营销的金融产品客户数据挖掘系统,并给出了一个系统使用示例。  相似文献   

6.
蚁群聚类算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聚类作为数据挖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蚁群算法是近几年研究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式并行计算和正反馈机制,具有易于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的优点.根据蚁群算法在聚类中的应用及改进型式的不同,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基本的流行的蚁群聚类算法,分析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并对蚁群聚类算法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聚类需要在没有任何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得出数据的规律。为了解决聚类中的局部收敛问题,利用蚁群聚类的优点,结合连续型HOPfield网络构造合适的目标函数,得出融合的模糊聚类模型。运用海量的数据对融合的模型进行验证,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如今,外出旅行占据了人们解压方式的很大比重.拥有一个(些)志同道合的旅行玩伴成为了旅行能否舒心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众包思想,用户发布结伴需求(用户可成为众包的任务发布者也可以成为任务的执行者),平台为用户匹配志同道合的玩伴,用户及其玩伴共同执行出去游玩任务,这样,在保证旅行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省用户的金钱,实现资源共享,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用户兴趣的玩伴匹配算法CGA(Car Group Allocation),根据仿真的用户历史访问数据为用户匹配具有相似兴趣的其他用户,且提出了用户根据意愿选择是否提供交通工具,也可以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同时提供车辆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决定车辆剩余位置等现实因素.该算法采用真实的POIs(points of interest)点,仿真用户兴趣以及结伴需求,结合现实情况下的约束,运用蚁群算法迭代,为用户匹配相似度最高的群体.实验证明了本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聚类算法在银行客户细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聚类算法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的实际情况,基于银行客户数据集,对DBSCAN, K-means和X-means 3种聚类算法在执行效率、可扩展性、异常点检测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将X-means算法应用于银行业客户细分。利用X-means算法建立了一套银行客户细分模型,为银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客户细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宝华 《微型电脑应用》2009,25(10):40-41,44
当前银行的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己从原来的管理系统发展成为当前的分析决策。银行数据需要通过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细分银行客户群体、分析交易内在规律、保障银行服务等。该文阐述了细分银行的数据仓库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聚类算法具体应用于细分用户市场,为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客户化配置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感性工学理论及产品平台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产品客户化配置设计方法.通过感性评价的问卷调查方式及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感性意象与设计参数间的量化关系,同时辨识出平台参数与个性参数;在保持平台参数不变的基础上,改变个性参数进行产品造型以作为第二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通过喜好评价的问卷调查形式,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顾客进行基于喜好相似度的客户群聚类,并采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建立各自的喜好度与个性参数间的量化关系模型,从而得到各个客户群的符合其最佳满意度的个性参数配置.最后,以手机机身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契合”是形态设计的方式之一,它来源于平面图形的“共线共形”手法,被用于中国的很多传统设计中,契合形态实质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在现代社会中,契合形态的产品既满足和扩大了实用功能价值,又具有独特的精神功能,是产品“外形”的契合与“神态”的契合。进行契合形态的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单体形态、整体形态以及单体如何契合成为整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这三者构成系统来设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论述,使产品设计者明白,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时代,设计产品不仅要考虑人的生理性,还要考虑人的心理性、审美性、差异性等。尤其在技术、质量、性能、功能等方面很少有差别的情况下,设计、造型和色彩等因素已成为促进商品销售、发展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改进了LF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蚁群聚类新方法。首先定义了平均距离,其次在“相似”的概念上引入模糊集理论,定义了数据对象与其邻域内对象相似程度的隶属函数,最后该数据对象的拾起或放下由隶属度与置信水平λ相比较来决定。该算法避免了LF算法中不相似的数据对象本该被拾起而可能未被拾起,相似的数据对象本该被放下而可能未被放下的弊端,并简化了LF算法。  相似文献   

15.
蚁群算法的离散性、并行性、鲁棒性、正反馈性特点,非常适合于图像分割.但基本蚁群算法中蚂蚁运动的随机性使得算法进化速度慢且易于陷入局部最小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蚁群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方法,给出了多种信息素的更新方式.针对算法循环次数多,计算量大的问题,综合考虑图像中像素的灰度,邻域平均灰度,梯度等特征来设置初始聚类中心进行蚁群模糊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图像分割中的确能够得到较好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铅酸蓄电池老化程度受诸多因素影响,且蓄电池老化实验受完全充放电时间和样本数量限制,使得基于小样本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集的选择在蓄电池健康状态(SOH)预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对蓄电池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无监督的ACCA-FCM和有监督的SVM-RFE相结合的蓄电池SOH特征选择算法。该算法利用改进的蚁群聚类算法(ACCA)从全局特征集中选取有效的特征值聚类中心,克服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聚类中心敏感和局部最优问题,并根据特征之间相关性排除冗余特征;再通过SVM-RFE特征排序算法剔除非关键干扰(低预测性)特征,最终得到与待测结果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的低维特征子集,且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避开了完全放电过程。经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蓄电池SOH预测模型验证,放电初期特征构成的最优特征子集可准确预测铅酸蓄电池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梯度算子的蚁群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算子的改进蚁群图像分割算法,解决了用传统分割方法很难将目标与背景灰度值相似图像分割的难题.该算法基于经典的梯度算子图像分割,从聚类的角度出发,综合像素的灰度、梯度特征进行特征分割.蚁群算法是一种具有离散性、并行性、鲁棒性和模糊聚类能力的进化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蚁群、聚类中心、启发式引导函数和信息激素来解决蚁群算法循环次数多,计算量大的模糊聚类问题.实验证明,该改进蚁群算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分割出背景和目标灰度值极其相似图片的目标图像,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18.
边缘检测是图像分割和模式识别的必要工作。首先分析了传统的导数算子Sobel和Canny的检测原理及其优缺点。然后针对图像边缘检测的特点,从模糊聚类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根据图像灰度和梯度特征设置初始聚类中心,改进启发式函数,将蚁群算法得到的聚类中心作为模糊C均值聚类的初始中心,再进行FCM聚类,实现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最后对文中提到的各种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改进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自适应快速FCM彩色图像分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广泛用于彩色图像分割,但该算法存在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目、计算量大、耗时长且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快速模糊C均值彩色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蚁群算法,自动获取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数目,然后使用基于梯度的分水岭算法对原始彩色图像进行预分割,得到一系列由色彩特征空间具有一致性的点构成的子集,最后对这些子集的中心进行模糊聚类。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子集数量远小于原始图像像素数目,使聚类样本数量显著减少,大大提高了聚类速度,同时在聚类中以特征距离代替欧式距离,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