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道德  杨文兵 《影像技术》2014,(1):22-23,14
目的:对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以及螺旋CT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CT在I级以及II级病变的检出率上,明显高于X线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T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软组织肿胀以及腰5骶1关节突病变的检出率上明显高于X线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表现及特征,从而提高临床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治效率。方法:选取6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检查,28例给予CT平扫检查,32例给予MRI检查,观察不同方法的影像表现和诊断效果。结果:X线主要表现为患侧关节内、关节旁及周围可见数目不等、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软骨瘤钙化或骨化影,钙化软骨瘤结节体密度不匀,较大钙化或骨化结节可表现为中心低密度,周缘高密度。CT平扫均能清晰显示患者软骨瘤结节,可显示患者的边缘骨质增生、关节积液以及关节滑膜增厚等情况。MRI检查均可见早期关节病变,钙化软骨结节在T1WI和T2WI图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伴有关节软组织肿胀患者T1WI图像表现为低信号,T2WI图像表现为等高信号;伴有关节积液患者T1WI和T2WI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高信号。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滑膜骨软骨瘤病,且软骨瘤结节大小、数目、位置等情况与X线平片、CT以及MRI检查结果基本符合。结论: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在滑膜骨软骨瘤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35例,采用磁共振进行检查,观察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磁共振检查,Ⅰ级共7例(20.0%),Ⅱ级共14例(40.0%),Ⅲ级共10例(28.6%),Ⅳ级共4例(11.4%);Ⅰ级、Ⅱ级主要表现为T2WI滑膜信号增高;Ⅲ级、Ⅳ级主要表现为T2WI软骨信号不均匀升高或者是降低。结论:磁共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诊断中,早期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出现病变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为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6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在入院以后3天内,给予螺旋CT和X线片检查,然后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病变的检出率。结果:经螺旋CT检查显示,关节面侵蚀、骨质增生硬化和关节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分别为83.14%、67.05%、21.84%,明显高于X线片检出率(分别为60.5%、54.41%和3.83%),上述指标检出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在对于患者关节间隙增宽、间隙狭窄和关节强直等检出率对比,螺旋CT和X线片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在提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出现病变的影像评价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MRI、CT、X线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01-2018.12间我院接收的早期AS患者共100例,根据检查方式分成X线组41例、CT组30例及MRI组29例,对三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结果:MRI组检出率明显较X线组和CT组高,MRI在骶髂关节各方面的诊断结果均优于X线组和C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CT、X线均可应用于诊断早期AS,但MRI较CT、X线检出率更高,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疾病诊断中不同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疾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X线、CT、MRI影像学检查,对比三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影像学特征.结果:X线、CT、MRI检出率分别为38.4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在颅内肿瘤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差异。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曾在我院放射科检查后经外院穿刺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为颅内肿瘤的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MRI与CT成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与CT诊断准确性及肿瘤定位方面的差异。结果:经病理检查诊断出恶性肿瘤29例,良性肿瘤31例,观MRI检查方法的灵敏度要高于CT诊断,假阴性率低于CT诊断法,结果差异相比P0.05;MRI检查中良性肿瘤表现为T1WI的等信号、低信号或高信号影像,而T2WI呈现高信号或等信号影像,在进行增强扫描后均呈现强化特征。在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的情况下,实施增强扫描后存在有花环状、斑片状、不规则结节样的强化影像则为恶性肿瘤影像;在CT检查中良性肿瘤的形态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一般边界清楚,如成像结果显示存在高密度的块状或混杂密度块状影像,瘤体呈现低密度改变,实质块影像或伴随散在的钙化灶影像,边界不清晰,则诊断为恶性肿瘤。结论:MRI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低的误诊率,在颅内肿瘤临床诊断应用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CT和MRI方式进行诊断,分析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43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对比检查结果 ,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CT和MRI检查方式各有优势。CT检查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颈椎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以及椎小关节增生硬化;MRI能够确诊患者脊髓受压情况和颈椎间盘突出情况。结论:CT和MRI检查方式都能准确辨别颈椎间盘突出的病变,综合分析,利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能够准确鉴别颈椎病的类型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及时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刘广辉 《影像技术》2016,(4):41-42,56
目的:探讨CT及MRI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共15例。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5例患者的胆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大、胆囊壁增厚现象,其中,局限性增厚共4例,弥漫性增厚共11例。增强扫描后,有6例可见"夹心饼干征",另有7例邻近肝实质一过性强化。采用MRI检查的8例患者中:胆囊壁内结节T1WI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均呈现为高信号。结论:临床上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时,CT显示"夹心饼干征"是重要标志,而MRI则显示胆囊内结石、胆囊黏膜线的完整性及胆囊周围的病变情况更具优势,因此,两者结合用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检查中能够提升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腿腓肠肌急性损伤的MRI表现,提高对腓肠肌损伤的认识,为临床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影像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证实的腓肠肌急性损伤病例影像学资料,共32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有29例行DR或CT检查,MR扫描序列包括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T1WI、T2WI、T2WI+FS。结果:32例中发现腓肠肌1度损伤15例,2度损伤15例,3度损伤2例,3例伴有比目鱼肌损伤,所有病例均未见胫腓骨骨折。结论:小腿腓肠肌损伤的磁共振检查发现病变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及MRI的影像资料,其中CT检查8例,MRI检查6例,同时行CT及MRI4例。结果:8例肿瘤呈类圆形,边缘光整,2例肿瘤边缘呈分叶。肿瘤表现为囊实性结构5例,囊性结构为主3例,实性结构2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分隔呈轻度至中度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肿瘤MRI信号不均匀,实性部分T1WI稍低、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性部分呈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较好地做出术前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李晶  陈静  文伟 《影像技术》2013,25(3):21-24
目的:研究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表现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将选取3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的X线平片、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其中28例位发生于长骨,髌骨、腰椎各2例,跟骨、耻骨、颞骨及肩胛骨各1例,其中CT显示29例患者的骨壳完整,7例患者骨壳不完整,4例患者病灶周围组织边缘出现增生硬化且存在肿块,8例患者见液平面显示。MRI显示病灶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20例于MRI T2WI序列见显著液-液平面。CT或MRI增强显示分隔轻中度强化。结论:通过笔者的对比分析研究,其结果显示CT、MRI检查对ABC内部结构及软组织显示均明显优于X线平片,而MRI对病灶内特征性表现"液-液"平面的显示更显著优于CT,对AB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结节性肝硬化CT与MRI成像临床诊断应用效能差异。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结节性肝硬化患者62例,均分别行CT与MRI检查,比较不同影像手段诊断结节性肝硬化的应用效能。结果:CT与MRI显示再生结节与异形增生结节的能力存在差异,且两种检测方法在显示肝表面、肝实质和门静脉等影像表现上存在区别,MRI诊断肝硬化结节的相关功效指标优于CT,但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衡量肝硬化结节的重要检查方法是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肝硬化结节性病变结节类型可经MRI的多系列多参数成像特点加以显示,且CT与MRI在肝硬化结节病情诊断中无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应用MR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膝关节原发性坏死患者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均取仰卧位并进行MRI检查,统计患者病灶检测情况及病灶在MRI检查时的信号表现。结果:全部64例患者共检出病灶72处,包括内侧股骨踝45处、内侧胫骨平台13处、髌骨9处、外侧股骨踝3处、外侧胫骨平台2处;64例患者均在T1WI序列中显示低信号区域,在脂肪抑制序列中显示骨髓内高信号区域,且53例患者在T2WI序列中可见低信号区域或者高信号带包绕的软骨下骨低信号区域。结论:MRI技术具有敏感、无创等优点,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特征性信号区域,值得在诊断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高场强磁共振(MRI)应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分为实验组(26例,应用MRI诊断方法)和对照组(26例,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影像表现。结果:实验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检查表现:①骨质连续性中断;②移位骨折与局部骨质缺损。实验组检查表现:①T1WI序列像表现为略低信号或者片状不均匀低信号;②PDWI序列像表现为略高信号;③T2WI脂肪抑制序列像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应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患者,详实分析其MRI及CT表现。结果:恶性15例,良性35例。39例卵巢源性、5例盆腔感染性病变、6例子宫源性。诊断定位准确率88.0%,定位准确率82.0%。结论:盆腔囊实性病变采用MRI、CT进行定位与定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一些病变在MRI有特征性表现,便于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和后期处理技术在骨关节病变中的诊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骨关节病变患者93例,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并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和表面遮盖法进行后期处理,将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可以很好的诊断患者的骨病,后期影像技术可以将病变的形态充分的显示。结论:在骨关节病变中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很好的效果,结合三维图像技术可以直观的显示病变的细节。  相似文献   

18.
吴天文 《影像技术》2015,(2):5-7,15
目的:该研究主要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对老年慢性肺炎病人的CT和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8例患者都进行CT和X线检查,并对CT和X线的检查结果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有病人的X线都有局灶性的病变表现,特征为边界模糊不均,密度均匀或不均,类椭圆或不规则型;CT有局灶病变,轮廓不齐或光整,边缘不清楚或模糊,病变密度低。68例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表现准确的有26例,结果和综合诊断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没有特异性,X线联合CT的诊断效果较好,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结合临床采取其他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MRI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2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给予MRI和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特点和准确率。结果:在软组织肿胀、关节软骨改变、半月板变性、滑膜增厚、关节积液方面,MRI检查的阳性检查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而在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囊变、软骨下赘骨、关节面不平方面,两种检查结果近似(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给予其MRI检查阳性率更高,检查结果较为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早期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截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收治疗的确诊为早期腕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8例列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分别行CT检查与MRI检查,并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结果中的异常征象。结果:经比较发现,CT与MRI对诊断早期手腕RA患者腕关节、掌手关节及近端指关节的骨质或软骨侵蚀破坏、骨髓水肿及关节腔积液等病症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但MRI对滑膜增厚、血管翳强化及肌腱炎等病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MRI对于RA所致腕关节骨质病变与软组织病变均有着较好灵敏度与特异度,可用于腕关节RA的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