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设置多层环路往往成为很多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方法.通过分析环路、射路与城市用地发展的关系,进而分析了环路的交通作用、多层环路间的相互影响、环路与射路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于多层环路如何进行交通分流进行了数学上的分析,提出临界比例的概论.最后提出了大城市规划建设多层环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几年经济建设发展与城市人口用地规模的日益扩大,许多大城市干道系统出现高峰期交通拥阻,怎样结合我国大城市交通现状、特征出发,从交通发展战略上考虑,采取合适措施来缓解道路系统不适应交通需求的矛盾,已日益引起关注,本文着重从调整与改善干道系统、加强干道交口渠化分流,提高通行能力、实施必要单点自动化信号灯控制、逐步建立起以快速路、轻轨为骨干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以及将静态交通设施纳入城市用地规划,做到合理协调布局;及早制订大城市中、远期交通规划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导读: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动,我国大城市面临的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转变大城市交通发展理念和建设重点,构筑高效集约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已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借鉴香港与新加坡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经验,可以清晰地剖析出我国大城市交通当前发展的困境,也因此可以探寻大城市交通发展的优化路径,即大城市优先发展轨道交通是破解交通困境和根治城市雾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证明,轨道交通构成大城市交通骨干网络,发挥便捷快速、大容量的优势,是有效疏解城市交通拥堵的良方.轨道站点是客流聚散的重要节点,使其他交通方式与之有效地衔接,提供乘客便捷的换乘环境至关重要.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的调研数据,分析出行者在选择轨道交通基础之上的衔接方式选择行为,建立分层Nested-Logit模型,提出针对轨道站点的交通衔接设施布设建议.  相似文献   

5.
工程资讯     
我国城轨交通建设将迎来黄金十年本刊讯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和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伴随投资额度的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望成为继铁路大规模投资之后新的投资热点,成为"十二五"基础建设投资的新增长点。最近,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有望超过3万亿元。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6个城市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已有2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对大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分析,认为解决大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静态交通的政策与管理、实施城市交通综合发展战略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通过分析城市静态交通地下化的特点与综合效益,提出了城市静态交通地下化的规划原则与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北京静态交通的具体问题和北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结合北京总体结构布局特点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出了北京静态交通系统的规划布局和发展建议,并认为北京应采取限制城市中心区内部停车的城市停车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探讨出多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这些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各有不同,并且我国大城市交通形势又出现了小汽车进入家庭速度加快,交通拥堵日益突出,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黄金时代等新的情况。针对这些新形式,提出了宏观和中观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宏观层次为考虑车辆出行吸引和车辆使用率的总体停车需求预测,弥补了以往未考虑未出行车辆停车需求的不足;中观层面为考虑公交可达性和多种性质建筑综合开发共享停车需求预测,可减少配建停车泊位,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进行实例分析,丰富和扩展了交通规划模型技术,为我国大城市开展停车交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选址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枢纽导向型规划理念为指导,提出宏观总体布局,微观分级建模的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选址规划方法.研究与我国大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和空间结构相适应的换乘枢纽概念性布局规划,在分析枢纽选址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提高居民出行效率为目标,使枢纽与高强度开发的商业、办公、居住用地及城市客运交通需求走廊紧密结合的选址模型.该模型可为大城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布局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交通拥堵成为各大城市的普遍问题.在此背景下,轨道交通作为新型交通方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BAS系统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系统之一,是用于地铁设备与环境监控和管理的系统.本文笔者将基于BAS系统,分析BAS系统的构成要素与技术性能,探究轨道交通BAS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单向交通条件下的公交优先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向交通是一项提高道路运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交通管理措施,正越来越受到各大城市的重视.公交优先已成为发展我国城市交通的一项基本原则,单向交通的实行势必影响公交的运营,通过对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单向交通对公共交通的影响及单向交通条件下的公交优先适应性,为公交规划和设置单向公交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的发展是否可持续,直接关系到城市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关键,对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中原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城市用地与道路网发展、公共交通发展、停车发展、城市交通环境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等六个方面,探讨中原城市群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为中原城市群区域整体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大、中型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途径,合理的公交线网布局对于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重庆市公交路网现状,建立符合城市发展的公交线网优化模式,给出相应的程序算法以实现公交线网的布局优化,提高公交线网布局方法的科学程度,有助于得到最优的公交线网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空间的形成要求借助于区域或城市间的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许多城市群建立以大容量的快速轨道客运系统为骨干,地面辅以常规多类型公共交通网络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立体化的客运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并以此城市群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战略。本文在此主要研究我国城市群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中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带交通网络形态特征是衡量其整体发育水平和发展需求的重要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皖江城市带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组成的交通网络进行集成度、协调度、线密度、选择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合肥和芜湖在区域内交通核心作用显著,同时沿江城市交通网络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不明确,其作为皖江城市带发展主要轴线的重要性未能凸显;另外南京市对于皖江城市带东部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皖江城市带未来应注重与南京市交通网络的连通对接。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城市交通流模型仅适用于非拥挤城市交通路网规划,无法拟合路段行驶时间依赖于交通负荷变化的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网络问题的缺陷,运用GERT随机网络对城市交通流进行仿真模拟.将普通动态交通规划模型无法反映的各路径交通流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考虑在内,使得动态交通规划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对贵阳喷水池交通枢纽路段的实际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有力地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研究针对当前控规交通规划断层及容积率确定技术理性不足的现实问题,提出在控规中以建立交通供需平衡量化关系来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的创新理念,并从实施层面对该量化关系建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通过OD反推技术与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分别对城市新开发片区与旧城更新片区交通供需平衡状态下的土地开发强度控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具体实施的技术路线,实现了控规中交通规划技术与容积率指标确定的契合。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土地利用再谈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城市交通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论述了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前提,是解决21世纪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是实现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体化的市域高等级路网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市域高等级路网的规划布局,构建全市统一路网平台,协调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落实“双快”交通体系,支持战略规划确定的“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促进广州范围城乡一体化和“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多中小城市格局和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应的城市道路网运输体系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运用较多的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适合于大城市的道路网规划。因此,需要合理的适宜于中小城市的公路网规划方法。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咸宁市公路网运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采用"节点重要度法"和"直线连接法"相结合的中等城市公路网布局方法,并对咸宁市2010—2020年公路网进行合理布局,提出完整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20.
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对应的交通需求特征也不尽相同,量化地分析土地利用对交通的影响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引入区位势能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量化评价,本方法可以提高交通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抽象城市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相应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找到了一个新的融合点来衡量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交通规划之间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