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产城融合”是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从空间、交通、设施和生态四个方面的理论研究总结了“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北流市工业园区为例,综合分析其在空间、交通、设施和生态建设的现状,判断其适应于“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并对北流市工业园区提出其发展模式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2.
产城融合背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振  周剑峰  肖时禹 《规划师》2013,(12):46-50
当前我国产业园区面临着配套不足、环境恶化及产业低端等诸多问题,产业能级提升、产业园区转型十分迫切,尤其是以中低端制造加工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园区面临着转型与重构的巨大压力。研究在分析传统工业园区发展瓶颈的基础上,以产城融合为目标导向,从功能、产业、生态和实施路径等方面为传统工业园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并结合衡水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提出功能复合、工业共生、内生循环和平行互通等规划策略,为衡水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也为其他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宇琴  洪世键 《城市建筑》2022,(19):72-75+91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程产生了许多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问题,国内学者在此背景下开始对城市开发区、产业新城、产业园区进行产城融合研究,但目前相关研究中缺乏以县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山区县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行政单元,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困境,更不能忽视产城融合。本研究以三明市将乐县为实证案例,深刻地分析山区县面临的产业同质化、人口劳动力资源不足、产业用地零散低效困境,并探索相应产—人—城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其他山区县产城融合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下产城分割之殇及其治理方式引起了学术界热议,从透析产城分割的"病因"入手,将产城融合视作一个动态演进过程,提出了一个工业园区从初建到成熟过程中历经生产功能扩张、服务功能集中、服务功能串联、主体功能渗透四个阶段的空间形态演化观点。同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各类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产城融合的理念随之产生。但经历多年发展后,产业单一、功能失配、空间散乱等问题在许多开发区屡屡发生。从发展动力、产业、功能、空间4个方面阐述了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实证案例,提出产城融合的实质是我国开发区转型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之一;开发区作为特殊时期的政策性产物,其发展动力应该是由初期外部政策推动向内生动力提升的转变过程,对其政策指引亦要分阶段分要素引导。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7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出台,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特色小镇"这个概念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其实,浙江省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特色小镇"这个概念,该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一直以来,广西对小城镇建设工作非常重视,近几年,更是侧重于小城镇的特色和示范性建设,简称"特色小城镇建设"。特色小城镇,是指城乡地域中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优势独特、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建筑特色明显、地域特征突出、历史文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新城成为容纳新型城镇化人口的重要基地,截止到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4.77%,为了适应城市常住人口的数量激增,新城新区的建设刻不容缓.然而许多新城的建设停留在作为聚集资源、发挥经济价值的工具上,却忽视了对整体生态环境的把控,也忽略了产业、城市与人口的结合.当前的新城建设不能再缺乏绿色生态和人文关怀的思考,而是必须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注重产业、城市与人口的结合,最终走上产城人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产城融合体现了园区和城市发展的动态协调关系,它不仅仅是园区发展的目标愿景,更是一个围绕经济产业、功能空间、设施配套三大核心任务的渐进式更新过程。研究认为,传统工业园的产城融合发展基本遵循产业园区到专业化城市功能区或产业新城的发展逻辑,但具体转型目标需要结合城乡发展需求、园区发展阶段、园区用地规模等综合确定。规划实践中,经济产业融合应给予制造业足够重视,功能空间融合应强化园区的城市功能培育,设施配套应通过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方式补齐各类设施短板。  相似文献   

9.
当下旧区更新方式已无法适应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引入产城融合理念指导城市旧区更新。基于旧区与新城发展的差异性,笔者对产城融合内涵进行了广义扩充,认为生境(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修复与文化融合是旧区产城融合的必要前提,"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的互融共生是其基本要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旧区产城融合的更新策略,同时引入正仪片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产城融合规划与发展策略是近年来学术研究与规划实践的重点领域。既有的产城融合规划多注重于多元混合功能空间的打造,缺乏对于各片区间产业联系及空间关联的关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无法有效解决产城分离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产业联系及其空间关联的视角对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产业一体化来带动产城空间一体化的新思路,并以西宁南川片区整合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产城融合的规划实践过程中,适时把握价值链空间形态的演变趋势,建构价值链的空间关联模型,并以此为逻辑线索对产与城之间的各类生产要素进行有机串联是推动产城融合的有效策略。在价值链的空间关联模型引导下,价值链各个环节在空间上得以有机衔接,在不同片区间建立经济联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片区间的有序流动,实现各个片区之间的分工与统筹,以产业一体化带动产城空间一体化,并最终实现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区作为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河北省邢台市邢东新区为例,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对其核心区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分析邢东新区核心区的战略困境,明确其城市新核、产业引擎、战略绿芯、枢纽门户的战略定位,确定空间发展采取组团放射发展模式和“双核引领、轴线驱动、一带串联”的规划设计。本文为在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模式下进行空间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城市新区与老城割裂的现象非常普遍,存在着潮汐式交通、交通拥堵及交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绿色交通是对传统城市交通发展理念存在弊端的反思和改革,其目的是使城市交通的发展更加符合未来环保、健康、安全和高效的共同需要,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面对这一发展趋势,研究首先在剖析产城融合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产城融合理念将有助于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同时绿色交通也是实现产城融合的有效手段;其次,结合呼和浩特市东部新城案例,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系统规划、道路系统设计和交通管控措施四个方面提出绿色交通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上山和山地工业园区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园区这一微观单元中,采用工业总产值密度、人均用地规模,人均产值等经济密度指标,估算工业园区的用地规模。并进一步研究总产值密度,人均产值,人均用地等不稳定因子的确定方法,和对比分析的要点,增强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钱锋 《城市住宅》2021,28(2):190-191
我国特色小镇存在功能定位同质化、定位不全面的问题,导致现阶段特色小镇缺少特色.从特色小镇与产城融合的概念入手,探讨以产城融合理论为基础的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并针对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构建产、城、人、文、景多方面融合的高质量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15.
城市的建设与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城市出现产城分离、职住不平衡等问题。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一城两镇"为例,梳理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空间布局优化方案,探索产城融合发展路径,期望对大城市周边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冉建波 《城市建筑》2023,(17):119-122
文章以仙女山旅游度假区为例,针对度假产业产品单一化、度假城区功能不完善、度假景观过度城市化等问题,从产城融合、产景融合、城景融合三个方面,探讨并提出了旅游度假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的规划策略,旨在让度假游客既能享受“城市”配套服务的便利,又能感受到“景区”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以期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宁 《四川建材》2020,(5):26-27,33
基于“产城融合”概念及其内涵认识,分析“产”与“城”互利共生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及思路。力图通过对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对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产业区统筹管理控制、城市配套完善发挥参谋作用,并为工业区今后面临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
临港地区是上海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新的综合性节点城区。临港地区开发已有十年,但目前产城融合发展的矛盾突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气不足,城市功能严重落后于产业功能,各功能区之间联系薄弱。究其原因,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滞后是影响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临港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目前存在的建设滞后、多式联运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研究提出树立高标准的规划建设理念、建立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大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和建立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议,以期推动临港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汽车城正处于蓬勃发展和快速建设时期,但面临着汽车产业和城市建设模式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产、城的发展及共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对汽车城的产业和空间特质进行梳理,并以产城融合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产业升级、功能融合、服务植入和品质提升四项核心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汽车城为例,结合其现状特征和问题,提出具体的规划策略,以期能够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