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满足城乡日常用水需求量和安全饮水要求,在分析新疆城乡供水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城乡安全饮水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实施方案。指出解决影响安全饮水的隐患问题是供水运行管理的目标,介绍实现自动化监控管理的关键技术,详细分析5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的具体过程。通过饮水自控系统可以对城乡安全饮水工程的水源、水质、管网及生产过程,进行监测、控制、监视和管理,以实现对涉及安全饮水的信息实时监测、报警和应急处理,达到安全饮水目的。通过在新疆巩留县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管理运行效益,实现对供水的智能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将合阳县申都供水更新改造工程建设成为管理体制和机制现代化、管理技术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的数字化工程,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子系统划分,提出结构合理、技术易于实现、满足实际应用及性能优良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运行管理效率。此系统可为供水工程安全和高效的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是保障农村供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面临的短板与不足,建立了以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创新融资、建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思路,并针对安徽省提出了推进县域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思考和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乌鲁木齐市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在结合 C/S、B/S 架构的基础上,采用 SOA架构,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技术,将已经、正在和筹备建设的水利自动化系统工程无缝对接,形成包括源水管理、供水管理和安全保障等3个自动化系统的乌鲁木齐市水业自动化系统集成支撑平台.着重阐述安全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各子系统的构建、实现功能,结合 GIS 地理信息平台进行开发,为洪水灾害预警、大坝安全监测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尝试进行洪水风险图制作和管理.通过集成支撑平台的建设,将提升乌鲁木齐市水业集团对乌鲁木齐的水源和供水等城市水务管理能力,为乌鲁木齐市的经济与城市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孙迪 《中国水利》2015,(6):45-47
2005—2010年北京市全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村发展环境。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与中心城区相比,农村地区在供水保障、供水水质和管护机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为实现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增效,建议尽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约化管理,引入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稳步提高农村地区供水保障率和水质合格率,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利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当前农村供水站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农饮水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在设备运行监控,节能降耗运行、饮用水水质参数在线监测、安全防护、运营费用管控等方面,做出了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运行中提高了供水管理水平,降低了运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系统概述"农饮水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是一个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集成了多种业务应用,并以信息网络统一  相似文献   

7.
为破解城乡供水二元化壁垒,莒县创新建设、融资、管理模式,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做好供水、资金和管理运行保障,初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覆盖,解决了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我国水务管理相继走过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和自主发展3个阶段,在提高行政效能、统筹调配多种水源、保障城乡水安全、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改善城乡水环境、推进水务市场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的具体体现,是符合水资源自然属性和开发利用规律的新型水管理体制。未来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将在统筹解决水量、水质、水生态问题,实现城乡供水、排水等基本水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水公共服务要求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及通讯技术在供水系统管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现了供水行业"监控、调度、资产、收费、客户关系"等多维度一体化管理模式.因此,构建供水系统信息化管理体系,有助于科学合理地整合有效资源,提高管理者决策科学性,实现优质低耗的供水理念,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了供水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阐述了应用于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决策应用各层级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探讨了信息化管理体系在供水管网漏损监测、优化调度、水质保障中的应用,提出现阶段制约信息化管理应用推广的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水库位于浙江省苍南县藻溪镇吴家园村,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2 164万m2,是江南平原70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其重要性可想而知.2008年进行除险加固,除对主要建筑物进行改造加固外,还增设了自动化管理系统.介绍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吴家园水库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指出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工程管理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云华 《东北水利水电》2004,22(7):13-14,17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水旱灾害各因素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及物理成因,对今后一段时间洪旱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辽宁省防灾减灾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人类与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解决淤泥质基础大荷载下的稳定问题,出现了一种适合淤泥质滩地建筑的新桩型-夯扩桩.文中对夯扩桩的特点、施工工艺;设计和计算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夯扩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据2005年完成的《绥宁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资料表明:该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70690人。该县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落实省政府八件实事后,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做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2004年以来,共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4处,解决3.3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141.245万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汶河河流污染严重,不仅污染了东平湖,不 危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鉴于大汶河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原因,应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等多项措施,恢复大汶河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与植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植被破坏对水土保持的危害,详细论述了水土保持与植被的内在关系,认为植被不仅具有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是土水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张家口、承德地区风沙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河北省不同类型区的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风沙治理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黑土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沃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由于每年的自然侵蚀和过度的人为开垦,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不少地方的黑土已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抢救性地治理和保护黑土资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对沙尘暴的形成、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严格执法等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荒漠化的措施,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