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玉梅  庞惠文  刘美琴  杨静  张鑫  庞新星 《安徽化工》2021,47(2):143-144,147
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山西多个化工企业合作举办"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调研结果,制定"基础化学"课程标准.鉴于现代学徒制班中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参加课堂面授学习时间有限,生产任务重,学习时间不集中等特点,故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基础,依托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导师开发了《煤化工装备操作与维护》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旨在开发高质量课程资源,打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团队以培养操作与维护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坚持“岗位上做什么,课程就讲什么、技能就练什么”的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创新“4精神+2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实施学分认定与转换,实现岗课赛证融通等,使学生(员工)收获了专业知识、提升了技能水平、具备了一定职业素质,掌握了专业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现代煤化工企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传统的"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现代煤化工企业岗位技能进行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了"1+X"复合型煤化工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构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为地方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鄂尔多斯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全国示范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就当地企业对煤炭深加工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当地煤化工产业主导主流技术的分析,形成了课程体系,创新实践了“四级技能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校企深度合作、深度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冠名班”的培养,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化工过程与设备"是高等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核心必修课.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建立具有思政能力的教学团队,从不同角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自然而然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成为有素质、有理想的新型化工高技能人才,同时为化工类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于新疆煤化工的发展机遇,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在"十二五"期间,开设了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结合新疆煤化工企业生产特点,建设大型煤化工仿真实训工厂,将煤化工技能大赛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认识实习与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相结合,生产实习与煤化工工艺仿真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可以更好的培养符合新疆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达到培养煤化工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建设煤化工仿真实训工厂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分子生物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新时代下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根据分子生物学的课程特点与性质,探索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探讨两者融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学习,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煤化工工艺学课程为例,进行了专业课教学的思政教育探索。具体来说,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在介绍专业历史和进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与国家能源需求相符的职业目标,使他们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奋发学习的青春活力。从而培养具有扎实煤化工工艺专业知识和家国情怀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职业学校与其他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实行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着力推进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模式",进而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这方面,唐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诸如组建区域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校企携手订单培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职业院校自办企业、横向联合引企入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等,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现代学徒制是学校理论教育与企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与浙江华海药业合作进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提出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华科技按照“1+1”模式设计的利民选煤厂的工艺流程、供配电及自动控制系统、经济技术指标;该工艺仅用一台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一台煤用喷射式浮选机作主选设备;生产实践表明,该选煤厂取得了建厂投资省、分选精度高、电耗低、洗水闭路循环等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阐述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技术进展;介绍了浓盐水的来源、性质、特点及国内外处理技术进展,对比分析了各种浓盐水处理技术如膜浓缩、膜蒸馏、正渗透、蒸发及结晶等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结合我国典型的煤化工"零排放"项目中浓盐水的处理工艺以及博天环境研发的浓盐水"零排放"组合处理工艺,阐明组合工艺处理及废水综合回用将是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Molecular fluorine has been used for the study of coal and a small number of model compounds. It is shown that direct estimates can be made of the carbon aromaticity and of the sensitive carbon in cyclic form. The value for a high-volatile Illinois bituminous coal agrees well with that commonly accepted on the aromatic/aliphatic structural hypothesis and suggests that the polyamantane model is unsatisfactory. The reagent also results in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sulphur from coal.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对煤化工项目的水耗要求、煤化工废水的特点出发,总结概括了当前对煤化工产业有机废水、高浓盐水的处理方法,结合一些煤化工项目的实际水耗,提出了煤化工项目水系统实现"近零"排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A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the coking properties and technological value of coal from newly identified beds or new sections of existing mines. The coking properties are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predictions of the strength and reactivity of coke obtained from batch containing coal from single beds and coal blends. The prediction of coke quality is based on the chemical and pet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l.  相似文献   

18.
简要讨论了原料煤特性对煤直接液化的影响,在煤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等与煤液化关系之间建立良好的对应关系并总结了适合直接液化用煤种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9.
Danuta Bodzek  Anna Marzec 《Fuel》1981,60(1):47-51
A high-volatile bituminous coal was extracted at room temperature by various organic solvents. The yields of the extracts ranged from 4.5 wt% daf (ethanol/benzene extract) to 38 wt% daf (pyridine/ethylenediamine extract). The extracts were analysed by Fl mass spectrometry; the volatile part (75–80 wt%) was composed of substances of molecular weight in the range 70–800 amu, but the compounds in the 200–600 amu range predominated. Over 300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ounds < 800 amu constitute at least 30 wt% daf of the analysed coal.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