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家窑彩陶纹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文化,将马家窑彩陶纹饰符号进行提取,并将其运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对丰富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创产业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马家窑彩陶纹饰的相关概述,然后分析了马家窑彩陶纹饰符号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马家窑彩陶纹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革带作为我国舆服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符号象征内涵,同时传承至今。中国传统元素逐渐融入现代国际时尚设计及古装剧作创作中,在革带现代再设计中不难发现其包含符号象征性及形制错乱等现象。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符号学的角度对革带变迁及文化符号学内涵进行总结性研究,基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研究革带装饰造型以及纹饰背后的文化寓意及符号学象征。通过此研究,可更好地把握革带发展变化及符号学价值内涵的脉络,同时为今后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革带设计给予灵感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摘要:战国时期,中山国器物的形态、纹饰等元素能够直观表达其独特的符号特征和文化内涵。从器物元素的典型性和符号的独特性出发对形态、纹饰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诸多器物中甄选形态生动、文化寓意明确的器物代表,以中山国文化为本源,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进行设计实践,在包装中融入传统剪纸技术,能够增加产品的趣味性,生动表现其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器物文化符号与文创设计的融合,也可以丰富剪纸纹样库,持续促进传统器物元素与现实的交融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服装等级礼仪体制中占据了重要的部分,服装和文字、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首服词语入手,通过概述理清首服中最为主要的冠、冕、巾、帽的分类和定义,将包含首服字词的词语进行归纳整理本义与引申义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从中探究中国古代首服词语所包含的蕴意和希冀,大致分为封建等级、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三部分。首服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古代首服文化缺失的今天,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人们对古代首服的重新认识和定义,推动今人对古代首服的研究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符号学思想,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符号学系统,深入探讨青铜器纹饰的文化内涵和逻辑演变。从符号学视角,结合青铜器实际案例,分析纹饰的形式结构和符号系统。通过对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阐述,揭示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青铜器纹饰的逻辑系统分析,突显其在礼器、容器等不同器类中的使用规则和文化内涵。强调母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阐释青铜器纹饰的符号演变过程,并将其置于商周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层次的哲学符号学解读。通过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青铜器纹饰的理解,还为维特根斯坦的符号学理论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马家窑文化是中华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同时也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其彩陶纹饰极富变化,流传至今,仍值得作为远古马家窑文化时代的一个符号。这款项链选用了马家窑彩陶纹饰,将之进行现代化变形设计,在其文化内涵之上赋予简约的现代风格,寓意远古时代的中华文化在当前未曾为人所遗忘,而更添时代光彩,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苏童 《西部皮革》2021,(9):108-109
满族刺绣历史悠久,有明快艳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纹饰,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原始文化特征,是本原文化和文化符号的集中呈现。探讨满族刺绣的本原文化因素,能够帮助认识其内蕴含的原始文化内容、了解其发展状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的吉祥装饰纹样中,蝙蝠形纹饰几乎无处不在,以蝙蝠形纹饰的起源,发展,直至成为吉祥符号为基础,论述了从古到今民间运用于庭院大门、日用器皿、丝绸织物上蝙蝠形纹饰的意义,从而探索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国航天文化符号为研究对象,依据文化层次理论划分,探讨梳理其具有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及所指内涵,通过相关案例归纳分析其在服装中的应用表现形式,从而得出反思及见解。研究认为:航天文化符号可概括为物质文化(包含器物造型符号、色彩标识符号及工程命名符号)、行为文化(人物代表符号)、精神文化(航天精神符号)。在服装设计应用中,以工装及军旅风格为主;图案应用更为丰富;色彩上常用航天标识色、五星红旗标准色、军旅色调以及未来风色彩。通过总结分析,为中国航天文化符号在服装中的应用做一点补充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古越大地上,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过程孕育了纹饰,将自然事物提炼形成图案,用作生活装饰和点缀。探讨古越图腾文化与纹饰发展之间的联系,并就蛇纹饰、鸟纹饰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演变进行详细阐释。梳理古越纹饰的主要形式及文化内涵,把握古越先民文化和中华传统精神,寻找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应用灵感,对传统纹饰进行传承创新设计,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并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发饰、颈饰、耳饰、手饰、冠饰、带饰、配饰这些中国古代首饰所蕴藏的吉祥寓意.中国古代首饰通过寓意、谐音、感悟、指物会意、禅意宗教等方法创造吉祥寓意与图形的完美艺术结合,把一些自然景观与现象理想化、人格化,使天地与人的关系始终贯穿审美、道德和伦理中.作为艺术品,它们集合了高超的工艺技术、饱含了创作人的心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恩施猫儿堡出土明代金银首饰一组二十余件,用材讲究、做工精细、式样丰富,是湖北明代藩王墓之外不多见的一批实物资料。遗憾的是并非科学发掘,因此缺失相关的信息,只是推测出土地点为一处土司家族墓地。仅就这批金饰本身来说,至少可以断定此非有力者莫办,或是官宦,或是富绅。鬓钗、挑心、满冠、花头簪子,正是明代女子头面一副的基本构成。选取的题材和式样,皆为明代中后期所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建筑窗饰是一种尤具文化意蕴与审美魅力的重要建筑部件,在整个建筑发展史上表现的异常活跃,它以其精悍的做工工艺与美观大方的艺术外型,传载着古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和精神向往。窗之起源问题也因此广泛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本文依据具史料对古窗的艺术成型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奥运首饰设计理念——中国印与首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奥运徽宝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她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以奥运徽宝之中国印为线索,首先介绍了悠久而深远的中国印文化,继而与珠宝首饰相联系,阐述了印章是中国古代的佩饰之一,探求了中国印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迪.最后,与奥运徽宝之印章造型相呼应,构思出一种新的奥运首饰设计理念,以更好地纪念北京奥运这一重大的盛会.  相似文献   

15.
解读民间服饰绣花图案中的民俗寓意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荣荣  高卫东 《纺织学报》2006,27(5):101-103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的传统民间绣花服饰和服饰品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民间服饰图案尤其是绣花图案的题材和装饰部位进行了分类整理,结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手工艺装饰艺术解析了这些绣花图案的特定文化和符号含义,有美丽的象征,有喜庆的内涵,有吉祥的祝福,有民族的图腾符号意义,有民俗宗教教义的寄托。其民俗寓意的主题表现了古人向往和追求美好愿望的渴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服饰文化的秀美和雅致,是中国古代民间女子心灵手巧和智慧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王玥 《纺织报告》2020,(2):109-110
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强烈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若将民族服饰文化中的元素如图案、色彩、面料、装饰等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丰富现代设计的民族文化内涵,增加服饰的艺术美感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壮族服饰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是民族服饰文化应用到现代设计中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酿酒遗址及出土的酒文化对研究古代酿酒技术及酒史有重要价值。1.河北藁城商代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3000多年前)的酿酒实物资料——黄酒挥发后的残渣及蒸锅——“将军盔”。2.徐州楚王陵出土的兰陵美酒距今已有2148年。3.河北平山县的战国(公元前310年)墓中,发现密封的铜壶中有透明液体,经分析,有乙醇、乳酸、丁酸等成分。4.青铜烧锅的出土,证实了我国在元代就有自制蒸馏烧酒锅。(丹妮)  相似文献   

18.
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的客家民居历来讲究装饰,在居室中绘制壁画有悠久的历史。本文拟从文化意识形态、题材内容、布局、风格、艺术表现和艺术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客家民居壁画的艺术特色,意在传达客家建筑绚丽多彩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较系统地总结了砗磲的种类、历史、使用价值以及市场开发,主要介绍了砗磲的宝石学特征,砗磲饰品在佩戴和使用过程中的养护,以及当前市场上砗磲仿制品的鉴别方法。结合砗磲的某些宗教意义,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有机宝石资源,制成佛珠项链或贝类饰品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0.
童玲 《食品与机械》2023,39(10):118-122
通过对梅山文化的探寻,发掘梅山傩面文化作为一种本土为主、多元共存的独特文化形态,其特有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借鉴其原始、夸张、诙谐的艺术设计手法,将之应用于新化地方特色食品公用品牌“梅山屶”的设计中。从视觉到内涵的表达,剖析了该公用品牌标志在新化地方特色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案例,展现了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在地方特色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