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风 《水利天地》2014,(2):13-14
<正>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且南北分布极不均匀,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08个城市属严重缺水。随着国民  相似文献   

2.
中水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同土地、能源等要素一起构成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环境也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是世界第3大缺水国,我国的668 个城市中,缺水城市约40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约108个。这些城市日缺水量约1600万吨,年缺水量约 200亿吨。每年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约600亿吨,大量的污水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污水回用,是将污水资源化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首先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淡水资源人均只有2 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其次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更是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问题更是越来越引起全社会和全世界的关注。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特别是黄淮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使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已达2300多亿元,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资源关系到城市的兴衰与发展,建国以来,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我国城市水资源日趋紧张。截止目前,我国622个城市中,有500多个缺水,其中300多个普遍缺水,100多个严重缺水,影响了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一、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漏斗出现、地面下沉和海水入侵。由于地表水源的缺乏,许多城市不得不大  相似文献   

6.
王南 《长江建设》2004,(4):22-25
当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水荒威胁。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个,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m^3。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到2030年我国人口高峰时,实际用水量将逼近可用水量的极限。目前,由于我们在用水、节水、再生利用水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近期内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还不可能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江苏作为经济强省与农业大省,水资源保障尤为重要。目前苏南的水质型缺水、淮北的资源型缺水以及沿海与丘陵地区的工程型缺水并存,全省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节约用水是采取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在不降低  相似文献   

8.
1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小城镇已达5万个,其中建制镇15000多个,集镇3400多个。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和适当集中,今后建制镇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多。可以说,小城镇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热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赵曦 《水利天地》2009,(11):23-24
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资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资源。我国河川、湖泊众多,淡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年际问连续洪涝和干旱的现象比较普遍,年内分配和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人口及土地、矿产等资源组合极不协调,是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有600个城市缺水,其中128个城市严重缺水,“重灾区”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王兆鹏  徐振字 《治淮》2004,(1):19-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量不足给国家经济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目前,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100多座严重缺水,城市用水不足导致掠夺式开采,已造成了公路和桥梁变形、地下管道破裂等一系列地质问题的发生,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城市投资环境受到日益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我国有80%的城市防洪标准低于50年一遇,其中有10%的城市基本不设防,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北方及沿海地区有108座城市严重缺水,以致因缺水曾导致人们盲目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失衡,许多地区发生地面下陷,使许多历史名胜惨遭“水枯景败”的厄运,沿海城市则因大量超采地下水而酿成海水倒边的悲剧.城市用水的80%变为污水,大量的城市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目前全国有56%的江河湖泊被城市污水污染,污染河流总长度达10万km.根据上述“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的现象,可以明确…  相似文献   

12.
《水利天地》2003,(12):1-1
甘肃省张掖市、四川省绵阳市和辽宁省大连市是首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在总结张掖等地的试点经验后,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十大要点: 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缺水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环境污染资源匮缺方面的严峻情形,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结合怀仁县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利用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对策,为缺水地区洪水资源利用与河道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环境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使水体的水文、资源与环境特征朝着不利于人类利用的方向演变所致。我国水环境问题,主要有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河流枯萎、河口淤积、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以及海水入侵等。客观评价水环境问题,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  相似文献   

15.
李玉前 《治淮》2004,(4):22-24
江苏省徐州市是全国42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伴随着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地面塌陷、水质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根据徐州市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污染趋势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邯郸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近年,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启动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开源、节流、治污并重,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经济、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缺水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汪恕诚部长指出: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仅为24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5%。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加剧,水体污染严重,城市水资源“开源”、“治污”成本日益提高,而中水回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熔 《治淮》1996,(12):24-25
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供用水矛盾日趋尖锐。目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淮河流域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缺水城市形势严峻 目前,淮河流域片大多数城市都受到缺水问题的困扰,据统计,在流域片65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就达56个,占城市总数的86%,其中属地级市的有24个,属县级市的有32个。根据流域片41个缺水城市现状可供水量与需水量分析,枯水年份(P=95%)缺水量约12亿m~3;有23个城市的缺水率超过20%以上;41个城市中,严重缺  相似文献   

20.
一、小城镇建设事关大局 自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来,小城镇建设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小城镇建设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全国建制镇1978年只有2 173个,到2000年增加到20 312个。我国小城镇数量20年增长近10倍,有2亿多人生活其间。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