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单价控制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内容,是工程监理中必然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实际,对单价控制的意义、思想和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贾军 《北京水务》1996,(1):32-33
中央党校汇名园人工湖防渗施工技术贾军中央党校汇名园人工湖是继亚运村人工湖、北辰西苑人工湖和东方不夜城人工湖之后,由北京市第一水利工程处施工的第4个人工湖。它位于颐和园北侧的中央党校内,建成后成为一处集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景观,改善了校园环境。而人工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应用成熟的软基垂直防渗处理技术和国内外软基垂直防渗处理的技术前沿状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结合北京市东南郊水网建设工程中两座控制性蓄水建筑物水南村橡胶坝和师姑庄橡胶坝的施工实践,分别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和混凝土防渗墙两种垂直防渗技术,根据施工应用情况,从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工进度、工程造价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为类似工程的垂直防渗技术方案选择和关键工序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江重要堤防垂直防渗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堤防险情大部分可以归为洪水通过堤身或堤基的渗流在堤身背水面及堤后地表或坑塘、沟渠内出现的渗漏或渗透破坏。根据渗流场的规律,改善堤身堤基渗流状态的措施可以简单概括为“上堵下排”4个字。介绍了垂直防渗工程在堤防加固工程中应用的背景,简述了长江重要堤防垂直防渗工程的规模和实施情况,总结了防渗墙的结构要求,指出了各自的设计指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一些施工工法,讨论并指出了垂直防渗工程实施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以及对相关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垂直铺塑防渗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调兵山市小青堆子段王河堤防渗处理为例,详细介绍其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并建议该项技术在防渗工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堤防加固技术的进步,垂直防渗加固在众多堤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及工程的隐蔽性,在垂直防渗工程完成后,其防渗效果难以检测与评价。依托分淮入沂整治工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垂直防渗体的存在、防渗体铺设深度、防渗体完整性及防渗体缺陷位置等对堤防渗流场的影响,以溢出点水力梯度为评价指标,通过与土层允许水力梯度的比较来评价垂直防渗体的防渗效果。结果表明:堤岸经垂直防渗处理后在防渗体后的水头明显下降;防渗体进入堤防黏土层比防渗体未插入黏土层有更好的防渗效果;垂直防渗体存在缺陷时,会引起防渗体后浸润线明显抬升;在溢出点处所有工况的水力梯度都小于允许水力梯度,整个防渗工程防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永安堤为江西长江段二级堤防。根据该堤Ⅰ期加固整治工程建设情况,阐述了在堤基垂直防渗处理工程监理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并针对有关垂直防渗处理技术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邢坦  秦增忠 《治淮》2013,(11):26-27
垂直铺塑防渗技术是一项实用性防渗技术,由于其所用设备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成本低、防渗效果好且经久耐用,因此在水库、湖泊、江河堤防防渗工程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土石坝及透水地基的多种防渗措施中,垂直防渗是我国采用较多的措施。但是土石坝的垂直防渗由于其技术要求高、工程投资大,以至于长期以来无法广泛推广,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建设方面的投入,技术装备和施工力量不断提高,为把各种垂直防渗技术应用到堤防工程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大规模的工程实践又促进和引导着这些技术的研究开发、不断降低应用成本,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法,以便更好地把堤防垂直防渗技术应用在堤防水利工程建设中。1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深层搅拌法起源于工业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一种用来加固地基,提高承载能力的施…  相似文献   

11.
垂直铺塑防渗技术是一种新的先进防渗技术,其显著的优点是防渗效果好、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在陕西省观音河水库大坝防渗中的应用。通过工程实践,进一步地发展和丰富了垂直铺塑防渗技术,在类似工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朱永华  徐伟  朱云法 《人民长江》2011,42(22):48-50
防洪堤堤基工程地质情况与渗流模式对堤防除险加固与改建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江西赣江丰城段防洪堤除险加固与改建工程的前期设计工程中,对堤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实际勘查。根据地质勘查确定的各类土层分布情况及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了堤基渗流的几种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拟定了堤基防渗处理方案,为该工程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质条件良好的坝址日益减少,许多水坝已经或将要坐落在非均质无限深透水地基或深厚覆盖层地基上,为了在满足大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渗流量,本文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就非均质无限深透水地基上的土石坝微透水垂直防渗墙的深度对坝基渗流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了在非均质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坝前水头不变的情况下的垂直防渗墙的有效深度.当悬挂式防渗墙深度大于10倍坝前水头后,坝基的渗流量明显减少的趋势变小,当悬挂式防渗墙的深度大约为20倍坝前水头时,坝基的渗流量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高喷技术在长江邱家湾段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家权 《人民长江》2002,33(8):48-50
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咸宁长洒干堤邱家湾段防渗工程,因地质条件复杂,防渗墙较深,工程量大,原定“薄形抓斗成槽浇筑塑性混凝土墙”的施工技术方案,在实施中遇到较大困难,后对部分堤段改用“高压摆喷灌浆成墙”方案,实践表明,该项技术施工速度快,有关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不仅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拓宽了高喷防渗技术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伪随机流场法在堤坝渗漏探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随机流场法具有快捷、直接、精确有效等优点,逐步成为堤坝渗漏探测的主流方法。利用该方法,在漏水区域、库区无穷远段进行高压供电,库区内网格状布置测点,可查找渗漏入水点。通过对各异常区域的区域面积、异常区域内各测点的异常平均值以及对于严重渗漏的临界值进行计算,可判断水库渗漏通道和各渗漏点的渗漏量比例。此外,由于该方法快速便捷的特点,可以运用该方法进行实时监测。应用于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探测结果表明,利用堤坝周边已经存在的监测孔或在灌浆帷幕下游进行钻孔,进行伪随机电位差或者电流测试,可在无损条件下判断渗漏来源和通道发育方向,检测防渗处理效果。该方法可为堤坝渗漏监测预警、拟定防渗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闫滨  强丽峰  郭超 《人民长江》2011,42(10):25-29
通过对柴河水库大坝长期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坝右坝段及坝肩部位存在渗漏破坏的危险性。为提出合理的防渗加固措施,首先,根据渗流正常坝段实测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得到坝体渗透参数;按得到的渗透参数推求坝体渗流量,并与实测数据对比校核,验证反演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然后,把正常坝段的合理渗流量作为设计渗流量,通过反分析法,得出渗漏坝段的渗透参数,为水库土坝的防渗加固提供设计依据;最后,针对大坝的渗漏状况,提出了土工膜和排水棱体的防渗加固措施,并对加固前后的渗流量进行了对比,证明了防渗加固方法的有效性。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堤防中的渗流问题,中国和荷兰两国对堤防渗透破坏模式和管涌机理的分析方法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荷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用于结构上的水头与管涌侵蚀长度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渗透破坏模式和土颗粒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水头与渗径关系的确定,Sellmeijer公式较传统的Bligh和Lane经验公式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在渗透稳定分析中,有限元渗流计算结果应结合渗流比降与土体抗渗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于堤防的渗流控制,应采取上游防渗铺盖、下游盖重、反滤层、减压井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碾压混凝土坝的渗流特性和渗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已有碾压混凝土渗流特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自制的适于进行碾压混凝土渗流试验的实验装置 ,对现场取样的碾压混凝土试块进行了碾压混凝土本体及层面的渗透试验 ,着重研究了碾压混凝土层面的渗流特性 ;对应力、水头对碾压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研究 ,获得了碾压混凝土不同工况、不同层面处理方式的渗流特性。对碾压混凝土坝的渗流控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长江重要堤防的防渗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长江重要堤防主要座落在第四纪冲积平原上,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巳1600多年。长江中下游堤防多数也有数百年历史,系经历代不断加高培厚、由小垸联成大圩、溃决后再修复逐渐扩大形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基础渗流导致渗透破坏;②堤身隐患多,主要是土质杂乱不均、填筑质量差(压实不匀)、断面杂乱、生物洞穴以及人类活动残迹等;③河岸崩塌。解决的办法主要采用防渗墙截渗。重点介绍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防渗工程中的应用。对其它类似工程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万家口子水电站拱坝坝基渗流进行了模拟研究,用六面体单元精确模拟了排水孔孔径、孔深和孔距及帷幕的空间分布,同时对影响渗流场主要的渗流通道,如不整合面、断层、裂隙带等进行了精确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坝基渗流场分布规律。综合评估了坝基渗流场的主要渗流特性、宏观渗流控制能力和局部渗流控制薄弱环节。研究表明,不整合面对坝基渗流特性影响很大,建议施工时应尽量开挖到不整合面以下,或将帷幕穿透不整合面以提高帷幕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