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8,(1)
现时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专业课程越来越多,所教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武术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很多高校都将武术作为必修课程。在高校开设武术课程,不仅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弘扬了中国武术精神,促进我国文化发展。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高校武术教学并不如人意,还存在很多不足与问题,主要体现在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比较缺失,其原因在于教学的内容、方法比较单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加之学生对武术失去兴趣,教学注重"竞技"轻"文化"和新体育项目的冲击等,导致武术中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传承与弘扬。对此,作者基于自己的武术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我国地理环境、古代军事活动和武术文化的资料。对我国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武术文化产生的背景以及古代武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地理环境和古代不同时期的战争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休闲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休闲常常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养生延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武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儒家、释、道及其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内含着丰富的富有人文关怀的休闲思想。与休闲有着文化相同文化渊源。在休闲体育兴起的今天,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理应成为人们运动休闲的一种方式。本文旨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起点,挖掘武术内含的休闲文化,丰富武术休闲理论。更好地促进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
中华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促使中国武术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
中国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艺术化一直是中国武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客观地阐述了当代武术的艺术化现象,详细介绍了武术艺术化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从而提出随着人们审美的日益成熟,武术的艺术化将成为武术发展的明显倾向。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9)
在高校开展武术课教学,意义重大。开展武术课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还有利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还存在学生基础差、学校不重视等问题,要想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学质量,就需要高校充分认识武术课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科学全面的把握武术的文化、理论和套路训练技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9-11
先秦时期是武术形成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武术体系的形成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基础,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先秦时期武术体系的形成进行分析整理。这一时期,武术从军事武艺中分离出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体系,并开始展现自己的竞技、表演、娱乐功能;并开始有了关于武术技击内容、武道论述的记载;同时武德也有了初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高校武术教学是对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武术教学不同于其他知识性学科,其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大学生优秀的道德素质。文章从实际出发,结合武术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探究如何在高校开展武术教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5)
武德教育是高校武术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武术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我修养和拥有高尚的情操。但在实际高校武术课教学中,比较重视武术课技术方面的教学,忽视学生武德教育,造成部分学生对武术课学习目的认识片面,无法形成正确的习武观,部分学生利用所学的武术对社会造成危害,与儒家所提出的"礼"文化相违背,一定程度阻碍了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儒家"礼"文化与武德关系,并提出如何有效借助儒家"礼"文化开展高校武术课中武德教育活动,希望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武观。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9)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高校进行传承和传播是一种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学现象,对其进行价值工程分析:认为高校武术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是没有实现武术的健身、防身功能,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不相符合。为实现高校武术教学的价值,应着重强调武术健身、防身功能的提高,针对学生喜爱和武术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节奏既可寓于体育运动之中,同时也是体育运动的要素之一。武术是一项节奏感很强的运动,通过武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而武术教学中的节奏处理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对比中国、美国及欧洲排名前列的土木工程专业高校在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中的差异,统计了2014-2015年网络上公开的中国、美国和欧洲共26所排名前列的土木工程专业高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总学时数、课程结构、通识课程以及实践教学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各高校提倡文理结合的通才教育,美国各高校则相对注重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而欧洲各高校比较重视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关于实践教学环节,中国高校主要是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和课程实验,而美国和欧洲高校往往倾向于采用更加紧密的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筑院校美术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术教育是建筑学专业整体教学体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我国建筑美术教育存在着重技能 ,轻素质的现象 ,这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以及未来建筑事业发展的要求。作者结合亲身教学体会对此进行了剖析 ,并从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筑美术教育应当采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储乐 《山西建筑》2014,(31):270-271
介绍了建筑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了课程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美术造型能力不扎实、艺术审美不敏感等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塑造理想的建筑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建筑学的特殊性,探讨了在CDIO教育模式下的建筑学美术基础教学,提出"艺科交融"的建筑学教学特色,强调建筑学美术教学的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的统一,重视美术对学生的陶冶作用,对应CDIO教育模式的各个层面,提出了在建筑学美术教学中构建"大美术"教育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建筑学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美术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其强项,而数理的学习能力是其弱项,通过教学改革,培养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艺术和应用型人才。尝试部分理论架构与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接轨;纵向知识的讲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授技术类课程时,与设计类课程实施捆绑式教学,强化与设计类课程的融合;横向知识的讲授注重各门课程的交叉渗透,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戴秋思  张兴国 《中国园林》2012,28(2):109-113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容纳多种艺术门类的文化载体,在其发展中与诸多门类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线条作为中国古代艺术中反映自然形态的一种最简洁、最概括的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书法作为高度成熟的艺术门类,是线的艺术的不二代表,且为构成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将中国传统园林和书法置于共同的文化语境中,以线条情感审美作为审美通感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园林与书法在审美情感引领下的线条形式美通感,揭示出二者在情形同构下创作与赏析中所体现的情感智慧。研究内容有助于把门类艺术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索,促进门类艺术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丰富园林创作与赏析之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建筑师执业注册制度下艺术类院校建筑学专业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发展,国内近年来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大幅度增长,各大艺术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建筑学专业。建筑教育的国际化接轨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引发了国内各传统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改革。作为一门强调实践技能与艺术结合的专业,艺术院校下设的建筑学专业应该针对建筑系列课程重艺术、重表达、重形式等问题,结合注册考试制度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其艺术学科平台优势,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艺术修养的同时,增强工程技术、实践技能教育的力度,培养具备人文艺术修养并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复合型建筑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9.
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对美术基础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了紧密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美术基础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建筑院校的水彩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系统讲述了水彩画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